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运动损伤的发病率相当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损伤多发生在踝、膝、腕关节以及大腿等部位;损伤的类型主要为急性闭合性损伤,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拉伤为主;致伤的主要运动项目是体操、田径和足、蓝、排球等。分析认为: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技术不合理、疲劳或伤病、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从解剖学角度阐述了关节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体操教学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本文通过对我院体育系224名本专科学生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探讨其易伤部位、特点、规律和致伤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体育系科体操教学训练中有效预防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预防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方法。方法:以4896名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本体感觉康复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统计两组踝关节韧带损伤人数,并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实验组踝关节韧带损伤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教育能够有效预防踝关节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4.
浅谈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踝关节机损伤是运动员,学生和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锻炼时的一种常见损伤,踝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的发病率约为8%,在所有关节韧带损伤中占第一位,约为21%,尤以球类,田径及运动中各种不正确的落地为最多,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冰敷与按摩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鸿涛 《科技信息》2013,(26):306-307
在篮球运动中会经常发生运动损伤,是因为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和膝关节自身的生理解剖结构特征导致。篮球运动中膝关节部位的损伤以撕裂伤和劳损为主要类型,多见于半月板以及韧带等部位,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合理是导致篮球专业学生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膝关节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损伤的部位、类型以及致伤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合理的预防建议,以期在今后的篮球运动、教学、训练中预防和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MRI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伟 《甘肃科技》2009,25(3):151-152
探讨MPd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80例膝关节外伤病史的患者,经MRI检查单纯骨挫伤15例,合并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5例,韧带损伤20例,关节腔积液60例。韧带损伤65例;单纯骨挫伤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地图状,病变内部信号欠均匀,边缘模糊不清,未见骨皮质的断裂,骨轮廓未见改变。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肿胀,其中部分断端有移位。T1WI上信号轻度增加,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或局部肿胀增粗,信号增高,仍可见连续存在的纤维低信号。交叉韧带损伤在矢状位他研显示最佳;MPd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的敏感性为100%,能全面评估膝关节的损伤,减少患者误诊及漏诊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女子体操运动员具有训练周期短、专业化早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所延长,但仍然存在大量因伤病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较早结束运动生涯的运动员。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周期中江苏体操女子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江苏体操女队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教练员对损伤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运动员技术掌握不精确;局部负担过重等,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江苏江苏体操女队运动员训练时避免损伤提供参考,更好地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艳  龚子飞 《科技信息》2009,(16):251-251,253
为了解体育专业女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对吉首大学体育系三个年级的女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女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高达87.0%。主要以关节韧带的扭挫伤、肌肉拉伤为主。损伤集中发生在平时技术训练和竞赛时期。多由身体机能水平低下,技术动作不规范,场地因素和一些陈旧性损伤复发而引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比较分析了某校体育系105名学生和非体育专业235名学生大学一、二年级期间运动损伤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和人均受伤次数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依次是球类,体操和田径。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依次是踝关节、大腿和足、膝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均为技术动作有缺点、准备活动不足以及场地器械有问题。最常见的损伤种类是关节韧带损伤,其次为肌肉拉伤、擦伤和挫伤。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冻土单轴压缩损伤特征与细观损伤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冻土单轴压缩的CT动态测试,提出冻土单轴压缩下的损伤由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组成:其一是塑性硬化下的塑性损伤,其二是由于新产生的裂隙造成的微裂纹损伤。对两种不同损伤阶段下冻土微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各阶段损伤计量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分别对饱水冻土试样和未饱水冻土试样的损伤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塑性损伤和微裂纹损伤阶段的损伤量及总附加损伤量。得出饱水冻土的塑性损伤和微裂纹损伤产生的应变条件门槛值分别为0.75%和5.0%,未饱水冻土的分别为0.70%和4.5%。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员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中外统计数据反映,多年来运动损伤严重困扰着足球运动员,导致其科学系统训练和比赛难以正常进行,严重阻碍了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世界各足球强国都把防治运动损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足球运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足球运动常见损伤的部位,种类以及各种预防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运动员在套路训练中的运动伤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受伤的概率几乎与持续训练的时间长短成正比,踝关节、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及小腿肌周围的肉群和腰部关节、肌肉的损伤率较高,受伤的性质以韧带扭伤和肌肉拉伤最高,其次为肌腱炎,胫骨损伤,擦伤,从而提出预防手段和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计算目标毁伤程度是迫击炮仿真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运用统计试验法计算目标毁伤程度,减小计算量,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对兰州市中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市第一中学、第十中学、第十四中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问、类型、项目、原因等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损伤率与场地器材、准备活动和学生自身的技术、素质等因素有关,因此,提出了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椭圆偏振技术研究骨骼肌受损伤时肌纤维内部分子运动状态的变化。实验测得,无论是完整的单根肌纤维还是去膜的单根肌纤维,衍射光的退偏率r都呈增大的趋势。这一结果,可以用它造成肌纤维的膜损伤,破坏了兴奋耦联系统,导致肌质网释放钙离子的能力下降,从而使肌动蛋白上结构位点暴露减少,因此与横桥结合的几率小来加以说明。对损伤肌肉的完整单根肌纤维的张力测试结果证明这一假设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与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由于基本技术不够扎实、运动场地条件限制等方面原因,导致学生在参加足球运动时,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提出了预防损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我院应用硬脑膜下外引流在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 ,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者 ,在行病灶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时 ,同时做硬脑膜下 ,低位枕后方向外引流(引流时间为5~7d)。结果 :本组80例中 ,存活58例 ,存活率72 5%;死亡22例 ,死亡率27 5%。每日引流量少于50ml者全部死亡 ,死亡20例 ;每日引流量超过50ml者且在术后5~d内逐渐增多达300ml以上者58例 ,仅死亡2例。结论 :在术后观察引流量 ,能够评估颅内压的高低以及患者的预后。每日引流量少于50ml者预后不佳 ,每日引流量多于50ml并逐渐增多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2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等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亚低温疗法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是安全有效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死亡率,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剖析了田径运动常见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并对其预防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骨骼肌急性拉伤的生物力学原因.对骨骼肌损伤与修复的组织学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论表明:预防为主是减少肌肉拉伤最有效的方法;冰敷疗法无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使用时一定要十分谨慎;热疗法是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