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琦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4):112-114
依据暗示的心理学依据及暗示教学的特点,将暗示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暗示对于普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理清心理暗示的内涵及相关知识能增强我们对心理暗示的理解,这对于人们灵活应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结合竞技项目武术套路专项,谈心理暗示在武术套路中的应用,以实用性的例子充分说明心理暗示的应用,并对武术训练和比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心理暗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们若能遵循目的性、权威性等原则,灵活掌握和运用言语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等方法,就能更好地利用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提升读者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多与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积极起来,因为你周围的人会给你积极的暗示。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积极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失败!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追随积极的人,他们会不断给你…  相似文献   

5.
心理暗示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有些暗示是积极的,而有些暗示则是消极的。本文就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笔者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例举了一些值得借鉴做法。  相似文献   

6.
朱宁海  许志惠 《科技信息》2007,(34):41-41,59
本文对撑杆跳高训练过程中心理暗示的作用、操作程序以及运用心理暗示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撑杆跳高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有效地缩短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体育专业不同专项学生编制暗示套语时暗示目标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运动项目第一暗示目标存在差异,反映出学生专项心理的重要特质;同一专项中暗示目标排序有一定差别但存在共性,反映出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以及体育教学和竞赛的心理共性;而学生暗示语的运用既体现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也显现了内部言语的共性。通过对暗示训练效果的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效果与个体接受暗示的程度相吻合,并显示暗示训练对近50%的人有作用,同时反映出暗示训练对学生多种心理问题有效。文章建议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帮助学生制定操作性强的暗示套语,引入暗示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项心理素质,以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水平。  相似文献   

8.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并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着的意志相符合.现代社会中,心理暗示是十分普遍的,一方面暗示者通过暗示的方法使他人发生自己所希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者接受暗示而发生符合于暗示者所要求的行为.暗示与受暗示不断地相互作用着,使得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也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别人.  相似文献   

9.
暗示教学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法,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暗示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指出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应用“暗示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浅述了课堂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几种形式及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武爱菊 《甘肃科技》2010,26(9):159-160
探讨癔病性双下肢无力的暗示治疗及护理;对13例癔病双下肢无力患者进行大腿内侧皮下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心理暗示等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全部恢复行走,效果满意;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对癔病性双下肢无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保强 《科技信息》2012,(36):472-472
教学中的暗示,目的是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对学员进行暗示,而教员对学员的不同暗示,将产生不同的救学效果。教员只有对学员施以积极的暗示,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燕 《科技信息》2011,(30):89-89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极易对别人的暗示做出反应,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激情,促进学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侯继军 《科技信息》2009,(14):271-271,273
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暗示术的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暗示术使运动员在大赛前以及大赛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指出在运动训练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暗示传递回路,不仅有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也能够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大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所谓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其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这是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先发现并倡导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充分利用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心理潜方,特别是无意识潜能,在学生身心放松、增快自信中学习知识,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开放心理接受器,拓宽思路,施放记忆能量,从而快速高  相似文献   

15.
刘淑英 《科技信息》2010,(33):I0196-I0196,I0166
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实际能力低下,而是主观夸大现实中的危险和困难,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导致做事不能尽心尽力,最终得不到理想的结局。消极的心理暗示就像我们精神能源的泄露点: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我们精神能源的补给站。相信自己能力极限的人则丧失自信心,使现实中很多能够解决的问题无法解决;不为自己的能力设置底线的人就能够主动创造条件,感觉做事情易如反掌,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触觉、味觉、嗅觉等外部特征是人们在与植物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人们在感受植物触觉、味觉、嗅觉特征时常会有心理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并产生一定的暗示效应。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的这三种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其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暗示成因及现象,分析在园林景观中的暗示效应,使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更能贴近人们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7.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于70年代初首创的,主张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简要说明暗示教学法的原理及策略.并回顾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思考暗示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排球战术设计中运用心理暗示技术,并探索其运用的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心理暗示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排球战术水平,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谈心理暗示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具有一般动物所不具有的高级智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的智力,用更高的标准来考虑我们的运动训练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就心理学中心理暗示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将心理学引入运动训练不仅能提高训练效果,且能促进体育竞技运动达到更高水平。当然心理暗示训练是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只有把心理暗示训练同实际运动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方能获得良好地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因而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充分挖掘。针对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点,探讨了心理暗示的原理及其应用,并提示了影响心理暗示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