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霞 《奇闻怪事》2007,(1):69-70
儿子今年上初中。由于我家就在中学院内,因此儿子一般到学校上晚自习.我们倒也非常省心。可是,最近儿子却总是嘀咕.说不想去学校上晚自习了。我很诧异,盯着他问:“为什么?”儿子的眼神有点躲躲闪闪,似乎还有泪光在闪动。看我问急了,就嗫嚅地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晚自习都有规定的课程.老师不让写其它科的作业.所以很多作业没时间做。”我反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怎么有时间写?你肯定是时间抓得不紧,只顾玩了。”儿子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言语。  相似文献   

2.
【教育背景】 开学了,我想了解新接班学生的情况,就安排大家写一篇《自我介绍》。文章收上来,我一看,一阵心酸。学生大多不自信,其中朗琦的文章简直就是否定自己的流水帐,如,上语文课被老师批评;上数学课又被老师罚重写作业;上英语课受责怪……有些好学生也很伤感——“我不知道为什么同学们这么不争气?这个班从一年级起就没有得过年级第一,各项比赛名次总是排在最后,我做梦都想让班级拿第一……”。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科学探索》2009,(7):F0003-F0003
疑问 为什么不选我?我已经给“幻想世界”栏目写过好几次文章了,可是每次都没被选上。看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和照片印在杂志上,我好羡慕哟,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写好“幻想世界”的小窍门呢?  相似文献   

4.
这学期开学不久。我们斑一名刚刚转学来的女生李倩茹到办公室找我,她进来时.只有我自己在办公室。她那样羞怯,很不自在。我以为她是来问题的,没想到她小声对我说,她写了一首小诗,说着,顺手递给了我。其实那是一首只有我和她才称为“诗”的小诗,题目是《星星》。她是这样写的:“星星一闪一闪\我就静静地看\仔细看星星\星星慢慢地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蒋建林 《奇闻怪事》2005,(10):19-19
刚在黑板上写好“I love China.”,一个声音响起来:“China,瓷器。”我一看,是班上的“机灵鬼”丁浩。“我们在社会书上学过。”见我看着他,丁浩补充着。“是吗?大家把社会书拿出来看一看吧。”学生们纷纷拿出社会书,找着,看着,我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China和一个china。过了一会儿,我说:“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两个词,哪个是瓷器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命,有三个很古老的哲学命题: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着?我将要到哪里去?而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也常常拿这样三个问题来追问我的老师:课堂是什么,我们要将课堂引向何方,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三年级是从写一段话向独立成篇的作文过渡的阶段。它既是低年级写话的继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但是学生在学习中一听到写作文,反应都可以用“谈虎色变”来形容。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写作文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材料可写,心里很害怕,越害怕就越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就越不想写。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一天,上午第二节刚上课,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名女生喊了声“报告”后进来,在小赵(我的徒弟)的办公桌前站了一会儿,然后坐了下来。我当时并未在意。过了一会儿,她还在那。我就问了一句:“这位同学是高二的吗?”她说:“是。”“为什么不上课?”“是老师让来的。”“老师为什么让你到办公室来?”“和老师顶嘴了。”她说着眼泪流了下来。看得出,她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说:“咱俩能聊一会儿吗?”她点点头,走了过来。原来,她是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因为他们班政治作业完成得不好,所以小赵让他们在课堂上重做,而她却在做语文作业。老师问她时,她却气呼呼地说:“我的政治作业做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不给优……”  相似文献   

9.
廉慧 《少儿科技》2010,(7):30-31
最近市长总是收到许多市民的来信,大多数信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天上的星星去哪里了?既不是阴天,也没有下雨,为什么晚上连一颗星星也看不到了呢?诗人沮丧地说:“没有星星,我再也写不出美妙的诗了。”  相似文献   

10.
张基益 《科技信息》2012,(32):27-27
一、研究缘由 在偶然的一次见习时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举手,但一直在认真听讲,表现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中规中矩,老师也很少提问他们。我感到很奇怪,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生挺爱发言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这种疑问,我与其中的一个小女孩进行了交谈,我问道:“你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呢?”/卜女孩(小孩是三年级)怯生生的说:“我以前也举手,但老师从来没有提问过我,后来也就不想举了,反正老师也不会提问我。”听了以后,感到很心酸,三年了,竟然有的学生没有被提问过一次,一次次的举手期待,一次次的失望,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科学探索》2009,(6):F0002-F0002
游逗学院来了一位神秘女生。:嘿嘿,原来她就是游逗俱乐部的兜兜姐姐!叽叽喳碴最近为什么老是一副“横眉冷对”的样子?玉米博士很纳闷:“这俩孩子一向是自来熟,这次怎么了?”豆芽一脸无辜:“还不是因为博士您!”“我?”  相似文献   

12.
这篇小说我读了四遍。读第一遍时,我要求自己尽量不带任何想法,以免先入为主,也避免作任何分析,只追求直观的“第一感”。读完第一遍,我只模模糊糊地觉得,这篇小说与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相似之处,但又明显感到不同。二者究竟有什么相似与不同?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遍,结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小说开头写后花园那部分,采用儿童视角,可以看作是《呼兰河传》的延续,孤立地看,写得很精彩,甚至是得心应手,但并没有比《呼兰河传》提供更新的东西,而且在整篇小说里也只占很小的篇幅:显然这部分不是这篇小说的主要追求。于是对作者跳…  相似文献   

13.
牛刀小试     
Nono:Key,你喜欢看短跑比赛吗? Key:非常喜欢。比赛很精彩! Nono:今天我以来看一场瓶子短跑赛吧。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体育迷,非常爱看体育比赛。有一次,我看到颁奖仪式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泪流满面。我很奇怪:人不是难过时才流泪吗?为什么高兴了也会流泪啊?  相似文献   

15.
四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当走到入口处大牌子下面时,“豆芽菜”警察伸手拦住了我:“站住,站住……”“怎么啦?”我抬头问。心想,莫非我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豆芽菜”警察指着牌子说:“这里出不去,你没有看见牌子上写着‘本街无出口’吗?”“我刚才就是从这里进来的,这不就是出入口吗?为什么不让我过?”我有些生气地问。“反正你是出不去了,不然你试试!”说完,“豆芽菜”警察“嘿嘿”冷笑了两声。我听了,不禁打了个哆嗦。“试就试,我就不信从这儿出去会死!”明明可以看见通向我家的巷子,还愁出不去?于是,我大步向街外走…  相似文献   

16.
小刀小试     
Nono:Key,你看过隔空取物的魔术表演吗? Key:当然看过啊。怎么,你想给我表演一个吗?  相似文献   

17.
100分是什么?     
一次女儿放学回家讲到老师今天在全班表扬了她,说她写的作文很好,无论是文字还是立意。但她似乎还有点不高兴,我一看作文本上扣了0.5分,老师也没有写什么理由。她问我为什么扣0.5分,我看了一看,一下子还真想不出怎样回答她。后来讲了一句,那0.5分可能是老师鼓励你吧,希望你继续努力。她信以为真。接着她要我在本子上签家长意见,我就在边上写了一行字:文章写得尚可,建议要加分,而不减分。孩子当然不懂我写的何意,写完后我却想了许多。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件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孩子做完试卷没事了,就在…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想很好地进行教学,就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妥善地处理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驾驭教材。一、疏通教材疏通教材是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通读全文,疏通文字,了解作品全貌,掌握文章中心。特级教师钱梦龙“六步读书法”,对我们疏通教材是有很大帮助的。其作法是:⒈认读:解决学生新字生词问题。⒉辨体:辨别文章体裁,根据不同的体裁确定不同的阅读方法。⒊审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辨别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理解作者命题意图。⒋自问自答: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等等。⒌质疑:在…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直销培训中有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我问大家:“各位觉得自己的时间大多浪费在哪儿?”一位小姐递了一张纸条过来,上面写着:“我家住在二郊,公司在市区,每天来回必须花三小时在车上。虽然有座位,但是车上很吵,摇晃得很厉害,所以我不能在车上听音乐、看书。我不想搬家,也不想换工作,更不愿自己开车,前一天我总是睡得很饱,所以不必在车上补眠。请问我该如何节省这每天三小时?”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2):85-85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障碍重重:为什么和他打招呼他居然不理我?为什么找他办事却总说没有空?为什么电子邮件发过去他却没有回复?为什么找他借钱竟说没有?为什么评优时他没投我一票?为什么他们总是这样对我?为什么我从来碰不上像天使那样的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