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4—2012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种群,对其首枚卵产期选择与窝卵数调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山雀产卵期持续时间约90d.大山雀种群中部分个体一个繁殖季节会繁殖两窝,一次繁殖首枚卵产期为4月27日(±0.38d)(n=336),二次繁殖首枚卵产期为5月29日(±1.17d)(n=78).年际间首枚卵产期存在极显著差异,一次繁殖首枚卵产期随着年份推移而显著后延,二次繁殖首枚卵产期随年份推移而极显著提前.大山雀一次繁殖平均窝卵数为11.3枚,变化范围5~15枚;二次繁殖平均窝卵数为8.9枚,变化范围5~14枚.大山雀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不同窝卵数的出雏率及卵成功率都无差异,但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的窝卵数与出雏数、出飞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2004—2006年的3—7月,通过人工招引的方法对大山雀的窝卵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工巢箱内繁殖的大山雀的常见窝卵数为10—12枚,平均窝卵数为10.24±1.87枚(n=157巢),卵重为1.47±0.12克(n=484枚),卵大小为1.646±0.063cm×1.287±0.045cm(n=484枚).卵重差异显著(P<0.05),卵长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短径差异显著(P<0.05).此研究方法为其它鸟类窝卵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和讨论最大生产力窝卵数、最适窝卵数、常见窝卵数和平均窝卵数四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在检验Lack假说时,应该检验常见窝卵数是否等于最适窝卵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性别鉴定分子技术研究易危物种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的初雏性别比例(性比),探讨晚成鸟初雏性比与窝卵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在种群水平上,黄嘴白鹭初雏性比没有显著的雌雄偏向(47.37%雄性,p=0.37);平均窝卵数为3.71±0.09(n=109),其中,拥有4枚卵的巢最常见(57.80%).在巢水平上,初雏性比随窝卵数而变化(p=0.003);拥有3枚卵的巢的初雏性比具有显著的雄性偏向(69.23%雄性,p=0.02),而拥有4枚卵的巢无显著的性别偏向(44.23%雄性,p=0.17),拥有5枚卵的巢则有显著的雌性偏向(31.43%雄性,p=0.04);拥有3枚卵的巢的初雏性比显著大于拥有4枚卵的巢(p=0.005)及5枚卵的巢(p=0.001),而初雏性比在拥有4枚卵的巢与拥有5枚卵的巢之间无显著差异(p=0.17).综上可见,黄嘴白鹭具有晚成鸟特有的性别分配机制,即窝卵数的变化能调整初雏性比.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们利用人工巢箱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对大山雀亲鸟营巢投入对繁殖功效的影响开展了初步研究。大山雀平均巢材重量为33.90±13.44 g,不同繁殖个体的巢材重量存在极显著差异(t=18.336,Sig=0.000),表明大山雀不同个体的营巢投入不同。大山雀种群内个体的繁殖时间存在明显差异(Z=1.422,Sig=0.35),但巢材重量与大山雀产首枚卵日期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较晚繁殖的个体并未减少筑巢投入。大山雀巢材重量与窝卵数(r=0.292,P=0.034)和出雏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294,P=0.033),巢材越重,窝卵数越大,出雏数越多,表明大山雀能通过调节营巢投入增加窝卵数和提高出雏率。但巢材重量与雏鸟出飞数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可能存在其它生态因子影响大山雀育雏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窝卵数为(7.33±0.54)枚(n=12,5~11枚).从8个巢的准确出雏时间推测,研究区内白马鸡产卵期为04-27 05-21.著杰寺附近发现的12巢,1巢在杂木林中,其他11巢皆在高山栎灌丛中.x2检验表明,著杰寺研究区的白马鸡巢址偏爱高山栎灌丛环境(x2=8.333,v=1,P<0.05).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白马鸡巢址偏爱距地表0.5,1,2 m盖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丛直径较大的环境(Mann Whitney U-test,P<0.05);白马鸡对植被盖度、灌木高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木盖度(Mann Whitney U-test,P<0.05)等因子的选择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3—7月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人工巢箱对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的繁殖参数进行了比较,共分析了43窝一次繁殖和19窝二次繁殖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过程中选择了明显不同的繁殖对策,一次繁殖的窝卵数明显高于二次繁殖,一次和二次繁殖的平均窝卵数分别为(11.79±1.34)枚和(8.89±1.73)枚;二次繁殖的筑巢期、产卵期、孵化期都短于一次繁殖;但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的巢材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一次和二次繁殖的孵化率和出飞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出飞数分别为(10.40±2.29)只和(8.05±1.90)只.大山雀二次繁殖主要通过减少窝卵数和缩短筑巢期减短繁殖周期,二次繁殖能增加大山雀的年繁殖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们利用人工巢箱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对大山雀亲鸟营巢投入对繁殖功效的影响开展了初步研究。大山雀平均巢材重量为33.90&#177;13.44g,不同繁殖个体的巢材重量存在极显著差异(t=18.336,Sig=0.000),表明大山雀不同个体的营巢投入不同。大山雀种群内个体的繁殖时间存在明显差异(Z=1.422,Sig=0.35),但巢材重量与大山雀产首枚卵日期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较晚繁殖的个体并未减少筑巢投入。大山雀巢材重量与窝卵数(r=0.292,P=0.034)和出雏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294,P=0.033),巢材越重,窝卵数越大,出雏数越多,表明大山雀能通过调节营巢投入增加窝卵数和提高出雏率。但巢材重量与雏鸟出飞数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可能存在其它生态因子影响大山雀育雏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 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的平均窝雏数为(7 59±0 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 05).  相似文献   

10.
普通(币鸟)不同窝雏数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币鸟)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币鸟)的平均窝雏数为(7.59±0.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05).  相似文献   

11.
大山雀(Parus major)巢箱和天然洞繁殖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天然次生林内悬挂巢箱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大山雀在人工巢箱和天然巢洞的繁殖情况.结果表明,悬挂的113个巢箱中,有75巢大山雀筑巢成功并产卵孵化;与同一地点的19巢天然洞繁殖的大山雀的几项主要繁殖参数进行比较后发现,窝卵数、孵化率、出飞率和繁殖成功率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T-test,P>0.05),但上述指标巢箱均优于天然洞,尤其体现在窝卵数大、生产力高、捕食水平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白冠长尾雉孵卵行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在陕西佛坪县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先后遥测了4只雌性个体,对5窝正在孵卵的雌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的平均窝卵数为(8.86±2.11)个,产卵间隔约为24h,产下最后1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期26~27d;巢温为(34.5±0.1)℃;雌鸟单独孵卵,平均每2.3d离巢1次,平均离巢时间(110±24)min,79%的离巢行为发生于16:00之后;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列联表检验表明,天气状况对雌鸟是否离巢觅食有显著影响(χ2=9.089, ν=3, P=0.028).多元线性回归表明,离巢时间早晚与离巢时间长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t=-2.146, P=0.046). 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F=32.03, ν=35, P=0.000).孵化过程中,卵在巢中的位置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5月在人工巢箱条件下,对河池学院校园的麻雀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收集的数据有麻雀的窝卵数、卵的特征值、雏鸟生长发育特征等。统计分析表明:麻雀4月初产卵,卵长径为18.85mm±0.98mm、短径为13.76 mm±0.54 mm、卵重为1.89 g±0.31 g、窝卵数3.33枚±1.00枚,育雏期15~18 d。雏鸟体重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体重、翅长、跗跖、嘴峰长及18日龄前的尾长均呈"S"型。  相似文献   

14.
草原沙晰(Phyrnocephalus frontalis)生殖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原沙晰(Phyrnocephalus frontalis)每年产卵一次,平均窝卵数为3,平均生殖投入(卵重/体重)为0.164,生殖投入与体长、体重、年龄不相关;窝卵数与生殖投入显著正相关,y=0.025x 0.095,r=0.462,即生殖投入随窝卵数增加而增加;体重与窝卵数显著正相关y=0.35x 0.86,r=0.65;体长与窝卵数刀显著正相关,y=0.1x-2.45,r=0.51。根据繁列期前后性比(♀/♂)的变化,推测部分雌晰繁殖后死亡,说明生殖对雌性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根据各项生态学特征的比较,草原沙晰的繁殖策略属K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和2007年,在人工巢箱条件下对大山雀(Parus major)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窝雏数不同,大山雀雏鸟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不同;两个繁殖高峰期的生长参数除尾长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生长参数(体重、体长、翅长、嘴峰长和跗蹠长)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4属15种雀形目鸟类的生殖参数,发现其窝卵数和生殖力都随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卵的大小和卵重随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只有伯劳属随经度升高而增加),即雀形目鸟类在北方和东部地区产多而小的卵,其生殖对策倾向于r选择,相反在南方和西部地区则倾向于k选择.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4属15种雀形目鸟类的生殖参数,发现其窝卵数和生殖力都随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卵的大小和卵重随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只有伯劳属随经度升高而增加),即雀形目鸟类在北方和东部地区产多而小的卵,其生殖对策倾向于r选择,相反在南方和西部地区则倾向于k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81年重新发现朱Huan后,至2000年的20年中,朱Huan的繁殖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朱Huan营巢地由1981年的两处,增加到36处,36处营巢地分属秦岭南坡中山区、秦岭南坡丘陵低山区、汉中盆地区和巴山低山丘陵区四种生态环境。20年中,朱Huan共计繁殖121窝,产卵364枚,窝卵数平均为3.06枚,孵化率75.54%,繁殖成功率85.95%,生产力1.8。死亡雏鸟60只,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疾病、天敌危害、人为因素和不良气候条件。1981年只发现两对亲鸟繁殖,出飞幼鸟3只,至2000年已有19个繁殖对,累计出飞幼鸟216只,种群数量增加了30.9倍,其自然增长率γ=0.9119/(只&#183;a),周限增长率λ=1.220/a。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利用人工巢箱招引白眉姬鹟,进行了其身体条件对繁殖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眉姬鹟雌鸟身体条件与首枚卵产期、窝卵数及巢材重量投入无显著相关性;雄鸟身体条件与首枚卵产期呈显著负相关(r=-0.525,P0.001),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29);雌鸟身体条件与孵化期坐巢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367,P=0.013);雌雄鸟身体条件与递食次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亲鸟育雏次数随窝雏数增加而显著增加(r=0.552,P0.001).研究表明白眉姬鹟可根据自身和配偶身体条件调整繁殖投入.  相似文献   

20.
青海沙蜥雌性生殖对策及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沙蜥是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卵胎生蜥蜴 ,雌性性成熟的最小 SVL是 5 0 .0 mm.窝卵数 1~ 5枚 ,平均 2 .74± 0 .86枚 (n=2 3) ,常见窝卵数 2~ 3枚 ,窝卵数随 SVL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r=0 .70 30 ,P<0 .0 0 2 ) .单卵干重 0 .10~ 0 .2 0 g,平均 0 .14± 0 .0 0 5 g,随窝卵数的增加而显著变轻 (r=- 0 .70 77,P<0 .0 0 2 ) .窝卵干重 0 .2 0~ 0 .5 5 g,平均 0 .38± 0 .0 0 7g,随窝卵数和 SVL的增加而增加 (r=0 .8730 ,P<0 .0 0 1;r=0 .8776,P<0 .0 0 1) .与其卵生的近缘种相比 ,青海沙蜥雌性发育缓慢 ,性成熟较晚 ,年产单窝和较多窝卵数 .其生殖对策及进化是高寒环境选择的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