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智能超声波物位仪的工作原理,阐述了井下煤仓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及其对井下工作环境的适应和安装要求,最后对可能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智能超声波物位仪在井下煤仓监控中的应用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一种适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物位测量的新型仪表DJ-V数字式智能料位计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利用单片机技术对同位素仪表的技术性能进行改进.在探头、主机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两种发射方式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发电厂煤仓物位监测系统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存在的不利因素,介绍了用无线模块对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煤仓物位监测系统的组成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现代机械产品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现代机械产品的智能优化设计法.该方法以智能机器为研究对象,以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为理论基础,可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对现代机械产品的工作参数、工作过程、工作状态以及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智能优化.通过对现代机械产品设计特点的具体分析,建立了智能优化设计法的理论结构体系,包括智能优化设计法的含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特点等内容.以工作在非结构环境下的打磨机器人为例进行了智能优化设计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全面提高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实现渔船柴油机工况智能监测,特征参数选取、采集与技术处理是进行渔船柴油机工况智能监测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就渔船柴油机工况智能监测特征参数选取、采集和相关元器件的选取作了阐述;针对特征参数的技术处理,设计了特征参数采集、处理与特征参数超限报警处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抛开了传统的电容式物料位传感器检测原理,通过对水泥、沙子、煤粉等弱导电物料特性的研究,利用电信号测量的方法设计发明了“智能数字式物位传感器”,并对物料位进行直接开关量取样、开关量输出,是物位传感器采样方法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桥梁主动防撞视频监测系统在精度、鲁棒性和效率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基于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目标检测的桥梁主动防撞视频监测系统框架,建立并使用海量船舶图像数据集对SSD模型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生成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船舶目标检测模型,通过样本选取、数据增强、广域划分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航区船舶目标的稳定、智能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船舶目标检测方法在稳定性、准确性、高效性和智能化方面优势明显.以上海松浦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实桥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桥区航道长期稳定监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航迹跟踪预测、防撞预警和航道监控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8.
数控机床发展到今天已极为成熟,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也逐渐向先进制造方向发展,为适应其发展,提出了智能化数控机床设计理念.从智能三维识别建模、智能专家系统、智能数控程序编制系统、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几个方面对智能化数控机床的设计研究进行分析,实现了数控机床的状态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并利用专家系统来替代有丰富经验的操作人员,使其性能得到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人化工厂智能自主巡逻功能的实现,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无线监控巡逻机器人。基于巡逻机器人工作环境和上下楼梯等越障过程的分析,设计了机器人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机器人的稳定性,测试了基于LABVIEW的视觉智能识别系统在识别并分类障碍物时的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智能识别系统可满足巡逻机器人智能越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超声物位测量精度 ,从超声物位测量原理出发 ,分析了声波速度、声波传播时间以及反射波强度对超声物位测量精度的影响 .提出了用声匹配、声速修正和峰值点检出技术提高物位测量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激光位移计、光纤智能测斜管、光纤光栅表面应变计和水位计开发了边坡和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表沉降与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内力和水位,并成功应用于深圳地铁10号线凉帽山车辆基地工程。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原云峰 《太原科技》2010,(2):98-100
介绍了智能水位计上位机通信程序的设计,并通过实例介绍了VB中一个很重要的串行通信控件MSComm。在试验中,利用该控件编写的上位机程序可以较好的与下位机通信,基本满足了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魏洪  王亮  赵涛  刘云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88-5892,5902
数字化变电站要求智能电子设备(IED)具有网络通信功能。采用传输层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作为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通信协议,可实现过程层监测数据实时高速传输到间隔层。根据设备绝缘状态监测IED要求和UDP协议的特性,结合光纤数字化技术,设计了变电站设备绝缘状态监测智能终端硬件及系统通信方案。采用以控制和测试为主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了系统软件。应用开发的监测终端在实验室对一支现场替换下来的CT进行介损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监测终端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绝缘状态监测IED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袁伟韬  施昆  李振 《河南科学》2014,32(7):1263-126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提高以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成熟完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对其安全性非常重要,工作的重点是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观测,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要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在所有分析变形监测点稳定性的方法中,平均间隙法比较常见,尤其是分析垂直位移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某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准点稳定性分析为实例进行探讨,利用平均间隙法及F分布整体检验法进行基点点位稳定性检验,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现有基于灰度图像分割的水位线检测方法易受水面耀光、倒影等复杂光照条件的影响,且在高洪期水尺易被漂浮物缠绕引起测量粗大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尺水位智能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同条件下采集并由人工精确标注的水尺、水面和漂浮物三分类样本图像构建数据集,训练深层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水尺图像的逐像素分类预测,最终在语义分割图像中检测水位线的像素位置,将其转化为实际水位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的不足,提升图像分割对野外复杂变化环境的适应性,实现测量有效性的识别,达到水尺水位智能监测的目的,测量的综合不确定度小于3.cm。  相似文献   

16.
现场用测色仪器的多功能、多参数化,高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快速性,是当前便携式测色仪器智能化设计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这些问题,围绕新研制的自动测色色差计,讨论其自测试技术;并分析了误差,提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克服误差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的方法;最后给出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自适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动态变化的分布式环境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软件系统应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系统运行错误及需求的变更调整自身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自适应机制,该机制采用了内置运行时体系结构作为驱动自适应的因素、选择自适应动作的依据以及实施自适应的载体;设计了适合分布式环境特点的三层结构的监控设施,提高了监控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配备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两种触发设施.该自适应机制不隶属于某个或某种运行系统,可为各种应用的运行系统添加自适应能力提供一个比较一般的、可重用的自适应框架.  相似文献   

18.
智慧校园的建设对实验楼宇的节能及环境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高校实验楼宇公共照明及环境监控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实验楼宇LED节能照明和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混合式网络架构,感知层采用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低功耗ZigBee自组织网络实现状态数据采集;网络层则利用GPRS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传感及控制数据的远程传输;应用层客户端可以方便地通过PC机或者移动终端等监控实验楼宇相关环境和照明参数信息.该体系架构灵活且可扩展性强,很好地实现了实验楼宇节能照明及环境监控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智慧图书馆是物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决定了其框架构建主要包括感知层、分析层和应用层,以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为系统目标。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不仅要求图书馆在管理构架和服务模式上发生转变,还要从资金、人才、用户、安全等方面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注水仍是剩余油驱替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字化注采控制更是我国油田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智能配注工具在腐蚀环境下的适应性评价工作不足,大大制约了我国数字化油田的发展进程。为评价缆控式智能配注工具材质在新疆油田井下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通过实验方法评价了用于智能配注工具的两种典型材质在不同温度、不同Cl-浓度条件下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A材料的腐蚀电位下降且腐蚀电流增加,而B材料则腐蚀电位升高且腐蚀电流减小;当Cl-浓度升高时,A材料表现出较强的腐蚀倾向;而在所研究井况范围内,B材料表面钝化层未被破坏。可见,在所研究井况下,B材料耐蚀性能显著优于A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