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征军 《广东科技》2007,(10X):262-263
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以下简称“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对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均有明确的规定,但两规范均没有具体的评价标;隹和;隹则,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价时也显得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处着手,笔者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及其报告的编写工作,试图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对地基的均匀性提出一些浅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康洪涛  王兴洋 《科技信息》2013,(14):383-383
<正>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对"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有不同的定义。抗震措施(规范2.1.9条):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规范2.1.10条):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伟  杨新滨 《科技信息》2010,(18):I0362-I0362,I036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自1995年发布实施以来,已于1997年、1999年、2001年和2005年共进行了4次局部修订,始有现在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但近些年来由于单体建筑的规模日渐增大,建筑层数越来越多,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高规》已显得难以适应。  相似文献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颁布和实施,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与关注.本文主要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在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场地分类、土壤液化公式、地震影响系数等方面作了对比分析,表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提高了我国建筑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有利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国际的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已执行三年多了,本文阐述了在检查和验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彦爽 《科技信息》2007,(1):111-111
多层住宅建筑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的规定是指四到六层的住宅建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相继发展和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多层住宅建筑在我国的县城和县级城市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建筑在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多层住宅建筑指的是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住宅楼、底层或一至二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和底层设置车库的住宅楼。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四节,第8.4.1条的规定:“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应设计室内消防给水”。从这条规范,很多设计人员得出“不超过六层的所有住宅(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不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计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这一结论。另外,《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版)第一章,第1.02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从而使绝大部分的多层住宅建筑处于完全不设防状态,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是生活在这种不设防的六层及以下的住宅中的。因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层住宅建筑也应设计消防系统。  相似文献   

7.
影响框架结构设计中实现“强柱弱梁”机制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续 《定西科技》2009,(3):37-38
汶川地震后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表现在:1)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严重开裂和破坏;2)几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2008年版)6.2.2条文说明指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密切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梁先屈服,  相似文献   

8.
张婷 《科技信息》2010,(21):J0132-J0132,J0107
根据长期工程设计经验并结合国家标准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阐述了高层建筑设计中排水系统的选择、排水管道的敷设要求及排水设备、管材选用应注意的问题,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10min时距和3S时距下通过风洞试验进行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差别,对中国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美国的“Minimun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7-02)中关于风荷载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工程实例,给出了通过风洞试验方法进行围护结构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以下简称《高规》),对1995年版进行了局部修订,根据新版规范,对于防烟分区的划分问题,浅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工程界存在的中美钢结构规范差异,我国规范无法走出国门的现状,对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美国《钢结构建筑物荷载及抗力系数设计规范》LRFD-2001中轴心受压构件,利用可靠度理论对两者的可靠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一些关于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轴心受压构件可靠度设置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刘健 《甘肃科技》2013,(19):147-148,9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都对采暖部分作了一些规定,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就此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除掉边跨底层中柱为实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用结构设计软件(PK)计算结构的配筋,并从中取出模型梁进行了线性与非线性的动力响应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动力响应系数。  相似文献   

14.
徐厚东  殷浩 《科技信息》2010,(15):301-301,390
防火间距是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关于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是工程建筑国家标准的强制性条文,也是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工业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越趋紧张,  相似文献   

15.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砖砌房屋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这一话题,就现有的抗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针对设防目标、水准、抗震可靠度、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等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制订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修订的指导原则、新增和重大改进的主要内容;探讨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一步修订的主要趋势等.  相似文献   

18.
致作者     
本刊自2000年起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7714—2005),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欢  王小超 《科技信息》2009,(19):254-254
结合地震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建筑物震害现象。以典型的结构破坏为例,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所规定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就场地选择、建筑结构平立面布置、结构材料选择与结构体系确定、多道抗震防线布置、结构刚度和承载力控制等方面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探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震害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灵活运用概念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保证施工质量,房屋建筑才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震与耗能减震技术的发展,抗震与耗能减震技术已经从研究领域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已经正式编入了关于耗能减震的条文。橡胶支座抗震结构以其安全、稳定和经济的特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抗震技术。本文主要探讨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