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三种基本粒子观关于什么是基本粒子这个问题,恐怕要在基本粒子论完成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吧。但是,当我们研究基本粒子时却不能不对它抱有一种观点——基本粒子观。由于基本粒子观和物质观、自然观、世界观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它也有力地制约着如何研究基本粒子的方法论。现代的物理学家所持的基本粒子观是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G.F.丘(Chew)代表目前基本粒子研究中的一个較为流行的派别。他們希望通过S矩陣的解析性質(卽色散关系)来解决基本粒子研究的問題。丘在本文中,主張抛弃时空和場的观念,用S矩陣这种数学形式代替物質。这反映了現代部分西方物理学家的唯心主义观点。現在发表此丈,以供我国理論物理工作者和自然辯証法工作者作为研究和批判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粒子不是物质的初始元素1.引论甲:在战后,许多新的基本粒子一个接一个地被发现了.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知识迅速地完善起来,到现在,更深刻地揭示出基本粒子本质的前提已经创立了.在这次谈话中,我想谈谈自己关于基本粒子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天使粒子     
<正>基本粒子在物理学领域是指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种。1928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M.Dirac)预言:宇宙中每一个基本费米粒子必然有相对应的反粒子。这一理论曾被视为真理。1937年,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E.Majorana)预言了存在这样一种粒子——反粒子就是其本身,即马约拉纳费米子。目前的基本粒子中,除了仍缺乏本质了解的中微子外,尚无已知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相似文献   

5.
一、物质到底是不是无限可分的? 《庄子·天下》篇中有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物质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永无止境。科学史上根据“无限可分”的思想批判了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不可再分的思想,认为这些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九六六年,我国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层子模型”,指出基本粒子是由层子(外国叫夸克)组成的,而层子本身也还是无限可分  相似文献   

6.
这本论文集以物理学方法论问题为中心,收辑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在1947—1965年间的论文十五篇。这些论文分别选自他的两个文集:《物理学与方法》(岩波书店,1953年版)和《科学与和平的创造》(岩波书店,1963年版)以及他近几年发表在日本《料学》等杂志上的论文。这些论文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物理学和方法论,二、基本粒子理论的历史,三、基本粒子理论的方法论问题。从这些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坂田是如何长期地注意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总结物理学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反复地批判了以哥本哈根学派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思潮及其对物理学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背景 1.二介子理論的实驗証实以及“V粒子现象”的发现。在近代基本粒子理論史上,1949年是以輝煌发展著称的一年。自1942年以来由坂田、井上以及谷川所发展的二介子理論,被布列斯特耳(Bristol)的研究团体鮑烕尔(Powell)、拉太斯(Lattes)等在实驗上加以証实了,同时所  相似文献   

8.
汤川秀树(1907—)是日本有名的物理学家,“素粒子论学派”的元老。这个学派是日本专攻原子、原子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物理学家,以汤川等为中心自然形成的。汤川的思想,一般地说是比较保守。但他在研究基本粒子理论的具体工作和有关的思想方法上,也包合有某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他和许多有成就的理论物理学者一样,有哲学的兴趣,读过莱布尼兹、伯格森、西田几多郎等的哲学著作。他自己说,他酷爱中国的老庄哲学;特别是庄子的思想。尽管是这样,汤川并没有什么专门的哲学论著。这里只能通过他有关基本  相似文献   

9.
自《红旗》1965年第6期发表坂田昌一《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以来,在我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报》对此十分重视。《赤旗报》1965年6月18日的《科学》栏内,以《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研究工作就能正确进行》为题,报道了我国《红旗》和《人民日报》刊载坂田昌一的文章的消息,指出:“《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一文彻底地批判了曾统治世界物理学界的、妨碍了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发展的、所谓‘基本粒子是物质的终极’这种形而上学的、错误的物质观,强调了唯物辩证法是保证研究工作正确发展的唯一理论。坂田的文章,不仅是科学工作的总结,而且是更广泛地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材料。”《赤旗报》还同时全文刊载了《红旗》为坂田的文章所写的《编者按》,摘要刊登了《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1962年4月,在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举行了基本粒子物理学哲学问题理论会议.这个会议是由《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综合问题学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联合召开的.苏联举行全国性的讨论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会议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高能物理是研究基本粒子本身性质和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目前,高能物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高能物理发展中,实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本文想着重从高能物理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来说明实验和理论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实验所起的主导作用,并指出高能实验物理的重要性及现代高能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最后再对如何准备高能实验和未来展望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汤川理论和哲学自汤川秀树博士发表分子论以来,已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今天,π介子可以算作是最普通的基本粒子之一,汤川理论已成了基本粒子论的中心;但是在三十年前,愿意坦率地接受介子论的气氛却可以说一点也没有。回忆起来,由于中子的发现和接着而来的伊凡宁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基本粒子理論方面有較大的进展。其一是发現了大批基本粒子,其二是由古典(?)論演变出了重正化的理論,并进一步发展出色散关系的理論,第三是发現了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下不守恆,并由此发展出一整套有关弱相互作用的理論。以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正确地評价这些重要的发現。并加以哲学上的总結,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基本粒子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这个任务是十分巨大的,笔者們限于水平和能力,不拟对这里面的全部哲学問題加以探討,只想对其中若干問題做初步的討論。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北京时间6月22日),国际顶级物理学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及其合作者率先观测到物理学家寻找多年的神秘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的论文。在物理学领域,基本粒子有两大家族:费米子家族(如电子、质子)和玻色子家族(如光子、介子),分别以物理学家费米和玻色的名字命名。一般认为,每一种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就像一对长相一模一样但脾气完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发表于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9期,作者是М.Э.奥米里扬诺夫斯基.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基本粒子相互转化的物理现象导致了对物质的"结构"、"基本性"、"复杂性"等概念的新理解.现将作者的看法摘译如下:在探讨基本粒子理论时,  相似文献   

16.
坂田昌一(1911-1970)是日本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毕生从事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勇于革新的科研教学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维护和倡导日本的学术自由、研究自治以及废除核武器、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本文简要介绍坂田的生平以及他参与的主要社会活动,并评述其在发展介子理论和基本粒子结构模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原子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已推进到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例如,在物质的微观结构中连续性和间断性、场和粒子、波动性和微粒性的相互关系如何?在原则上能否存在初始的最简单的物质形式以及在一切转化中都保持不变的最终实体?适用于基本粒子的结构概念含义如何? 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全面而且深刻地证实了列宁关于微观世界的不可穷尽性、复杂性的原理。但是,古希腊的最简单的、无结构的  相似文献   

18.
“宇称”是研究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微观物理现象时引进来的概念。宇称分正负雨种,在一定的意义下,可以认为它象电荷一样是基本粒子组成的物质体系的一种属性。由于“宇称”的概念反映的是微观物理现象的特点,它不能像电荷,质量,能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在宏观物理现像中,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找到与相对应的概念,但是不论“宇称”,还是“宇称守恒”却都是从空间具有“反射对称”这一普遍看法推导出来的,宇称守恒的动摇也直接动摇了“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6月19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该所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该发现从理论预言、样品制备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均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可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费米子是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的基本粒子,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一  相似文献   

20.
甲:最近在《红旗》杂志上刊登了日本坂田昌一教授所写的《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这篇文章,编辑部还相应地加了一个按语,你读了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