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流动法测定了在308.15K和8.0~23.0MPa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含纯和混合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纯夹带剂为丙酮,混合夹带剂为丙酮+环己烷(其摩尔比为1:1),夹带剂摩尔分数为1%,2%,4%。分析了夹带剂效应。用膨胀液体模型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平均相对偏差为3.01%。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percritical CO2, the characteristic of shale gas and shale gas reservoirs. The technologies of drilling, production, fracturing using the supercritical CO2 in shale gas exploration are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penetration rate, decrease the damage to formation while fracturing, and enhance the recovery of shale ga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huge economic benefits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with the supercritical CO2 fluid will be obtained, and it also can initiate a new technology field of CO2 in the petroleum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3.
高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溶解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得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碳酸氢钠型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对两种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及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机制不同,导致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值随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具有不同的演变特征;综合前人低温(小于90℃)测试的溶解度数据,可将甲烷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演变关系划分为缓慢递减(0~80℃)、快速递增(80~150℃)和缓慢递增(大于150℃)3个阶段;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大,其溶解与析离能力受压力影响更为明显;实际地层中,两种气体间溶解度的差异演变影响了天然气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Conclusions The initial slope of A/ light curve became steep under high CO2 (700 μmol · mol-1) compared with that under low CO2 (350 μmol · mol-1) for the C3 species growing in very high CO2(>2 200 μmol · mol-1) for a long period.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s remained unchanged, but the light saturation points were found increased.
The ϕm,app and Amax of the C3 species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79 % and 80 %, while those of C4 species decreased by 10% and 14%, respectively. The shape of A/light curve of C4 species did not change. Su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3 species increased the capacity of photosynthesis, while C4 did not change, otherwise it decreased a little.
This work only compared the changes of capacity in photosynthesis of some species under different CO2 levels in Biosphere 2. We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high CO2 on the same species outside Biosphere 2, in order to fully undertand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response of plants to the
elevated CO2. 相似文献
5.
ZHOU Yongsheng AN Xueqin SHEN Weiguo ZHANG Yinghua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6,51(9):1138-1140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s as a cheap and efficient green solvent replacing the conventional organic solvents. These technological ap- plications increase rapidly especially in food-relative industry, such as extractions of beer h…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绿色新型分离技术的特点,选用适合超临界体系特点的状态方程、混合规则及方程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计算溶质在含和不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7.
考察H2 S、CO2等酸性气体在液体介质中的溶解度对同区块不同井或同井不同井段油套管腐蚀、开裂及氢脆等环境断裂情况的影响,基于模拟油气井环境下CO2溶解度的测试装置,开展CO2在不同温度、压力及矿化度下的溶解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从温度、压力及矿化度3个方面对CO2溶解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CO2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并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方法 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设计,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产物表征.结果 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CO2压力对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和共聚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总的影响规律符合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经分析比较,推测出产物的可能结构式.结论 超临界CO2 丙酮体系是合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较为理想的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可控制备分散性的Au纳米粒子,研究Au纳米粒子在溶剂中的界面结构及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氟化的硫醇十二烷钝化的Au纳米粒子在超临界CO2中的界面结构和相互作用自由能。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略微提升纯排斥的特征。通过自由能的分解,发现Au纳米内核与吸附的有机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完全决定了自由能的排斥特征。焓熵分析结果表明自由能的排斥特征是由熵贡献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以穿心莲内酯中间体为试验原料,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穿心莲内酯过程中结晶的特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结晶产物的纯度测试,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法考察了晶体的晶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穿心莲内酯同时在结晶板上形成梯度结晶分布;压力越高,晶体的结晶度越高,且晶体定向生长的趋势越强;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趋向更多晶面生长;浓度越高,衍射峰越杂乱.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了丹参酮ⅡA,讨论了压力、温度、时间、乙醇流量对丹参酮ⅡA提取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乙醇流量1.0 mL/min,并与乙醇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乙醇提取法.而后用液质联机分析得到其结构式. 相似文献
12.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聚合物-溶剂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压情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聚合物-溶剂二元体系相行为的影响,探讨了超临界流体含量、聚合物性质、浓度以及溶剂对其温度-压力相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2含量的增加,温度-压力相图上L-LV边界线会向低温高压方向移动,随着压力的提高,曲线斜率出现突变点,发生由L-LV边界线向L-LL边界线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20 MPa, 318.15 K条件下水超临界二氧化碳界面的微观结构及其自扩散性质,模拟采用TIP3P (transferable intermolecular potentials 3P)水分子模型和EPM2 (elementary physical model 2)二氧化碳分子势能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相和二氧化碳相形成明显的界面,界面层的分子有特定的取向;自扩散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点,并且在界面层二氧化碳与水的扩散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353.15 K下多个氟化的硫醇烷烃钝化的Au纳米粒子在超临界CO2中的分散行为。结果表明:在单分子自组装层的钝化下,Au纳米粒子在超临界CO2溶剂中可以得到稳定分散。通过对径向分布函数、有效平均力势能、渗透压第二维里系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超临界流体中,自组装单分子保护层(SAM)的存在可以有效阻止纳米粒子间的团聚,增加溶剂密度和链长,可以提高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从而有利于纳米粒子的分散。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倒退溶解模式的化学热力学基础——与CO2有关的溶解介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酸盐岩占据了油气储层的"半壁江山",次生孔隙是碳酸盐储集空间的主体,相对浅埋藏条件下碳酸盐矿物更容易溶解的倒退溶解模式在碳酸盐油气勘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化学热力学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为基础,计算了与CO2(g)/CO2(aq)/H2CO3/HCO3-/H+/CO32-系统有关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包括不溶于水的CO2气体分子(即CO2(g))和溶于水中的CO2(即CO2(aq))之间的平衡反应(CO2(g) CO2(aq))、溶于水中的CO2(即CO2(aq))和碳酸(H2CO3)之间的平衡反应(CO2(aq)+H2O H2CO3)、碳酸(H2CO3)的一级电离反应(H2CO H++HCO3-)和碳酸(H2CO3)的二级电离反应(HCO3- H++CO32-).同时,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过程,获得了碳酸盐矿物溶解过程中地层中流体的H+离子浓度(或pH值)与p CO2,地层压力和埋藏深度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埋藏成岩系统中,地层流体温度的降低、地层压力或p CO2的降低以及埋藏深度的变浅,碳酸盐矿物都可能会从饱和状态进入不饱和状态.该结果支持碳酸盐的倒退溶解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计算二元混合物临界温度Tcm的公式和温度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kTij的表达式,用这两个表达式计算了超临界CO2分别与甲苯、环己烷、乙醇、甲醇、正丁醛、异丁醛等组分六对二元复合体系的临界温度,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表达式能够较好地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证明了公式的可靠性;同时还根据混合规则am中kaij的表达式,确定了表达式系数并结合RK-EOS对六组超临界CO2的二元复合体系的临界压力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