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维兴 《科学通报》1986,31(1):21-21
在π介子双电荷交换(DCX)反应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对T=0的核,可观察到很大的非相似态的(π~+,π~-)反应截面。例如氧的同位素,当入射π介子能量为164兆电子伏时,~(16))O(T=0)的截面值和~(18)O=(T=1)的截面值几乎相当,二者比值σ(~(18)O)/σ(~(16)O)为3:1。然  相似文献   

2.
陈全德 《科学通报》1980,25(14):670-670
设级数Σa_(?)的α阶蔡查罗平均是σ_(?)~a,σ_(-1)~a=0.当级数Σ|σ~(?)~a-σ~(?)~a|收敛时,称级数Σa_(?)是|C,a|可和.设f(x)∈L(0,2π),φ(t)=1/2[f(x+t)+  相似文献   

3.
王潍潍 《科学通报》1981,26(18):1105-1105
_(∧∧)~(10)Be的发现,曾引起人们研究双∧超核的兴趣。一般是从势模型出发,用变分法处理三体_(∧∧)~6He(α-∧-∧)或四体_(∧∧)~(10)Be(α-α-∧-∧)问题,结果与实验上仅有的双以超核_(∧∧)~6He和_(∧∧)~(10)Be一致。实验尚未发现_(∧∧)~(10)H,Tang等人认为_(∧∧)~4H不象有束缚态,而Nakumura认为所取的模型不同结论也就不同,这种不确定性与人们对强相互作用的认识以及唯象势模型的可调性等有关,那么,_(∧∧)~4H、_(∧∧)~4He存在吗?本文试图用对称性理论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戴阿灿  许甫荣 《科学通报》2019,64(21):2191-2198
通过基于Skyrme Hartree-Fock(HF)的组态限制推转壳模型方法系统计算了N=100附近同中子原子核的基态带和高-K转动带.采用粒子数守恒(particle-number-conserving,PNC)方法处理对相互作用.计算的基带和边带都很好地描述了实验转动惯量.对~(160)Sm,~(164)Dy,~(166)Er和~(168)Yb同中子核的K~π=6~-转动带,~(168)Er和~(170)Yb的K~π=4~-转动带以及~(170)Er和~(172)Yb的K~π=6~-转动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微观解释.同时,还预言了~(158)Nd和~(162)Gd同中子核的K~π=6~-转动带以及~(160)Nd,~(162)Sm,~(164)Gd和~(166)Dy同中子核的K~π=4~-转动带.深入研究了原子核转动特性,并对将来的实验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WBP和YSOX两种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用壳模型计算研究了~(10)Be和~(12)Be的激发能谱.为了解激发态的结构性质,用轨道角动量分解方法对~(10)Be和~(12)Be的激发态波函数进行了分析,预言了可能存在的转动带结构.研究了中子数N=8壳层下~(10)Be和~(12)Be中的跨壳效应与转动带之间的关系,比较了WBP和YSOX两种相互作用计算结果的异同.此外,还研究了~(10)Be和~(12)Be核的转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实验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朱重远 《科学通报》1978,23(3):154-154
在文献[1]中,我们从重层子模型中介子波函数满足的位势近似下的Bethe-Salpeter(以下简称B-S)方程出发,在对位势作了某些近似后,分析了介子波函数及位势的旋量结构。该文中证明了如果要求算得的Γ(π→ιν):Γ(κ→ιν)以及Γ(ρ→ι~+ι~-):Γ(ω→ι~+ι~-):Γ(Φ→ι~+ι~-)与实验符合,对波函数的旋量结构及位势有很强烈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裂片的发射是高能核反应的重要特征之一,裂片化过程的研究对于了解原子核结构与高能核反应机制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电荷为Z=3的~8Li裂片的产生特征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电荷更高的重裂片的研究却很少。就~8Be裂片的研究情况而言,虽然早期Crussard与Perkins曾对宇宙射线星中的~8Be裂片进行了观测,后来Pretis,Deka与Baumann等又对4.5Gev/cπ~-及25Gev质子与乳胶重核相互作用产生的~8Be裂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其统计性一般都不高,对于~8Be裂片的选择标准与产生特征缺乏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继续开展工作。基态~8Be裂片是不稳定的,其寿命很短  相似文献   

8.
自然信息     
粲重子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首次观察到粲重子Ac 直接生成的事例.这是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其粲量子数等于1,质量已被确定为2254±12MeV. 早在1975年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就获得了Ac~ 存在的证据.那时所发现的事例被解释为另一个粲重子——带两个正电荷的Σ_c~( )的生成.Σ_c~( )迅速衰变为Λ_c~ 和π介子,而Λ_c~ 再衰变为中性超子Λ~0和π介子.  相似文献   

9.
应明生 《科学通报》1988,33(16):1275-1275
Schweizer、Sklar提出了如下未解决的问题(见文献[1],问题7。9。10):将共轭变换的理论推广到半群(△~+,τ_(T,L))上去,这里T为连续的Archimedean t范数,是交换的、结合的、且满足文献[1]中(7。1。9)、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的有关术语和记号请参看文[1,2]。定义设S={L~(x_σ),G_ρ~σ,Σ)和S′={L~(x′)σ′,T_ρ′~σ′,Σ′}分别是空间族{(L~Xσ,δ_σ)}σ∈Σ和{(L~X′σ′,~′δ_σ′)}σ′∈Σ′的逆系统。若i)φ:Σ′→  相似文献   

11.
朱清时 《科学通报》1985,30(3):197-197
分子光谱中的微扰现象是复杂而又重要的,目前从实验上研究它们仍十分困难。我们用四种不同的激光激发荧光(L1F)光谱法研究了CaOH A~2π—X~2Σ跃迁在16530—16730cm~(-1)区域内重迭且存在Fermi共振的△V_1=1和△V_2=2谱带,得出了它们的初步归属。结果表明,综合使用这四种LlF光谱方法对于分析较复杂的重迭和微扰谱带是十分有效的,而且荧光“差频”法还可以作为鉴别微扰能级的新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扬国 《科学通报》1982,27(13):776-776
对(K~-,x~-)反应产生的超核的研究,已经得到了A-核相互作用有价值的知识,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最近,在BNL又第一次测量了13(?)C的激发谱。在入射K~-的动量为800MeV/C的~(13)C(K~-,x~-)13(?)C反应中,在动量转移从50到330MeV/C的范围内,测量了相应于13(?)C五组不同的激发能的角分布。发现,随着动量转移的改变,优先激发的13(?)C超核的状态是不同的。这使我们要问:目前我们对超核激发方式的认识究竟怎样呢?测量的角分布与  相似文献   

13.
王志强 《科学通报》1993,38(3):287-287
钛、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水相化学是极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我们曾报道钛的稳定水溶体系和应用这水溶钛体系合成茂钛金属有机化合物.本文首例报道茂锆的水溶体系与芳基羧酸钠盐水溶液的反应,得到一类新型的含有一个μ_3-O的三核茂锆羧酸离子型配合物,[Zr_3(μ_3-O)(μ_2-OH)_3(μ_2-ArCO_2)3(η-C_5H_5)_3]~+ArCO_2~-,测定了配合物(I)(Ar-O-ClC_6H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Cp_2ZrCl_2与乙酰丙酮在水中制备的水溶  相似文献   

14.
张奠宙 《科学通报》1985,30(3):168-168
本文指出,对于正常算子组,其Taylor谱与Sleeman的多参数谱是一致的。此外还推广了Putnam的一个结果,给出联合予解式的增长估计。最后证明了Taylor谱的Weyl定理。1.本文始终假设H是Hilbert空间,A=(A_1,…,A_n)是H上交换算子组,Sp(A)为A的Taylor谱,σ_π(A)为联合近似点谱,σ_p(A)为联合点谱,‖A‖为联合范数,r_(sp)(A)为  相似文献   

15.
Akitt等曾用~(27)Al核磁共振谱研究铝酸钠溶液的结构。结果认为除Na_2O极浓(Na_2O680g/l)的溶液外,~(27)Al的主化学位移峰均在79ppm附近,被指认为Al(OH)_4~-的谱。我们用高纯铝溶入化学纯的NaOH溶液配成铝酸钠溶液,置入聚乙烯塑料瓶保存,用Bruker  相似文献   

16.
林金坤 《科学通报》1987,32(22):1685-1685
球面稳定同伦群π_*(S°)_P的第一周期性元素就是在Novikov谱序列中具有滤子1的元素。众所周知,它们和imJ的部分量群的生成元一一对应。但是,关于π_*(S°)_P的第二周期性元素,近年来只有一部分已经确定,如Oka在文献[1—4]中得出的β_(tp)~n_(tj)∈π_*(S°)_P,当P≥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2021,66(27):3537-3543
弱束缚区原子核传统幻数的消失和新幻数的产生一直是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前沿研究方向.近年来,基于世界各地大科学装置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在远离稳定线的轻丰中子区,人们已经发现8,20,28传统中子幻数的消失和新中子幻数14,16,34等的出现.在中重丰中子区,已有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显示,50和82传统中子闭壳随着中质比的增大,有减弱直至消失的趋势.利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装置,我们开展了对~(123)Pd和~(125)Pd核的β衰变实验研究,在衰变子核~(123)Ag和~(125)Ag的低激发能区发现了具有β放射性的同核异能态.利用新发现的同核异能态,讨论了奇质量Ag同位素核中由πg_(9/2)和πp_(1/2)两个轨道形成的Z=40亚闭壳能隙在N=82附近的演化,发现在N=82处,Z=40亚闭壳能隙可能存在明显的减小.为进一步了解壳演化的微观机制,使用包含张量力的壳模型计算了这个质量区单粒子轨道的演化.结果显示,相比于N=50处,Z=40亚闭壳能隙在N=82处存在明显的减小,张量力对Ag同位素中πg_(9/2)和πp_(1/2)轨道以及Z=40亚闭壳能隙在接近N=82时的演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卢绍芳 《科学通报》1986,31(13):987-987
在研究三核钼原子簇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具有双齿螯合功能的[S_2P(OEt)_2]~-配基既可作端基螯合配体,又可桥联两个金属原子,因此有利于金属原子簇的形成。利用这一配基,我们曾经合成出一个类立方烷型的四核钼原子簇化合物{Mo_4(μ_3—S)_3(μ_3—O)[S_2P(OEt)_2]_6}。随  相似文献   

19.
Ge_(15)Te_(81)S_2Sb_2薄膜的直流电导与温度的关系.观察到两个线性区域并遵从如下关系式:σ_(dc)=σ_(01)exp(-△E_1/kT) σ_(02)exp(-△E_2/kT)式中k是玻耳兹曼常数,T是绝对温度.实验得到:两个线性区发生转折的温度是244K左右.△E_1(0.494eV)为载流子在扩展态(T>244K)中输运的激活能,它与样品厚度无关;△E_2(0.267eV)为载流子在定域态(T<244K)中输运的激活能. σ_(01)=1.5×10~(-1)(Ω·cm)~(-1),σ_(02)=1×10~(-3)(Ω·cm)~(-1),σ_(01)/σ_(02)≈10~2表明扩展态与定域态中载流子的迁移率相差很大.在201~400K温度范围,测量了硫系  相似文献   

20.
一、奇异原子X射线的产生和特性当低能(1~2MeV)质子入射到靶物质中时,会激发出特征X射线.利用这种射线对元素进行分析,叫做质子激发X 射线荧光分析.由于轻元素激发所放出的X 射线的能量太低,所以用这种方法不能对轻元素进行分析.与质子激发X 射线荧光分析相类似,当一些负的“基本”粒子,如负μ介子(μ~-)、负π介子(π~-)、负K 介子(K~-)等入射到物质中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