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Hindmarsh-Rose神经元在非线性耦合作用下的同步问题,进一步讨论了非线性耦合与线性耦合作用下同步的迁移,采用灰度图的方式表示出Laypunov指数,判定了混沌系统的同步;然后给定暂态过程值,通过计算误差函数给出二级耦合下线性耦合与非线性耦合同步参数区域,发现非线性耦合对线性耦合有比较强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研究2个神经元系统的单变量驱动响应混合同步问题,提出反馈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同步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同步方案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同步方案能使部分变量达到反同步,使其他变量达到同步,即只需要单个变量的驱动就能实现2个混沌系统的同步和反同步。 相似文献
3.
大脑的病态同步放电活动会导致一些神经类疾病,如帕金森、癫痫等.采用Izhikevich神经元模型构建一个兴奋-抑制小世界网络,增加网络的耦合强度能够实现网络的同步簇放电.对网络施加非线性时滞反馈控制,网络的这种同步活动很快消失.仿真结果表明:微分形式的反馈控制去同步的同时,保持了单个神经元的固有放电特性,且这种反馈控制不具有侵害性.直接形式的反馈控制通过抑制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来抑制网络的同步,这种形式的反馈控制对刺激参数的变化具有鲁棒性,更适用于实际的深度脑刺激术. 相似文献
4.
在一维规则环链的基础上,构造了小世界网络,研究了其上的Ising模型的相变行为.Monte Carlo方法被用来作为研究的方法.模拟结果发现,所构造的小世界网络上的Ising模型存在相变,模拟结果给出了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互异节点的非线性耦合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基于稳定性和矩阵理论,采用补偿控制,通过低维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给出了所提出的网络同步的充分条件.并且把结论推广到具有相似节点的非线性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最后,给出的数值实例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神经元发放模型实现对视觉系统刺激编码方式的解析是计算神经生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传统线性-非线性-泊松(LNP)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稀疏编码模型训练的基函数作为模型的刺激滤波器,进一步利用小世界网络优化神经元集群的连接结构,构建了一种新型初级视皮层(V1区)神经元发放模型,用于预测神经元在特定刺激模式下的响应活动。利用在LE大鼠V1区采集的多通道发放数据拟合模型参数,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未选择基函数作为刺激滤波器以及未经过小世界网络优化的对照模型相比,该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大鼠V1区神经元在不同朝向光栅刺激下的响应。该研究表明,经小世界网络优化后,模型中神经元的连接结构具有更强的生物相似性,能更真实地反映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群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8.
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研究了一类小世界振子网络的混沌同步问题,并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系统渐近同步的充分性条件,给出的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小世界网络理论为依据,对三相整流电路进行网络拓扑分析,构建各种短路和开路等情况下的小世界网络模型,计算特征参数,并归纳总结其网络特征和特性,探究其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6)
基于WS小世界网络的生成原理及网络社团结构的性质,提出一种具有社团结构的网络模型.在网络生成参数的控制下,可生成社团结构紧密程度不同以及随机化重连程度不同的网络.通过分析聚类系数、平均最短路径等统计特征量相对于模型生成参数的变化规律,明确模型具有的小世界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的一定范围内,所生成的网络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都同时具有小世界特性与社团结构的性质,称为具有社团结构的小世界网络(CWS网络).利用网络效率和网络的可通信性指标,通过调整参数的取值,可使所生成的网络在信息传输方面的性能超过完全随机的网络,表现出较好的信息传输与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加权小世界网络上的演化少数者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回报机制,当经纪人通过模仿获益后.模仿者必须向被模仿者支付一定的报酬.模拟发现在某报酬下系统方差达到最小,表明此时系统的表现较好,系统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且随着d值的减小,系统的方差增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软件安全风险传播难以直观描述的问题,应用小世界网络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软件安全风险的相关概念和小世界网络的性质及模型.其次,在分析软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小世界网络理论建立了软件构件间安全风险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得到软件安全风险的传播结果,并分析影响软件安全风险传播的关键因素.最后,以某型飞机软... 相似文献
13.
考虑振幅效应的Kuramoto模型,当振子之间存在耗散耦合和非线性频率吸引时,系统展示了丰富的动力学行为.数值分析了最近邻耦合系统的同步动力学行为,相同步和耗散耦合与非线性频率吸引之间的关系,非线性频率吸引对于多于2个振子的系统的同步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个分数阶小世界网络模型的稳定性与Hopf分岔延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一个含时滞的小世界网络模型推广到分数阶情形,然后详细讨论了其唯一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切换与Hopf分岔,得到了稳定性区间的显式表达式和发生Hopf分岔的条件,进而采用Pyragas型时滞反馈控制,使得即使在较强非线性因素条件下,通过适当增大增益取值和调节分数阶的阶次,可显著延迟受控系统的Hopf分岔发生,从而大大提高网络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滑模混沌同步问题,并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控制律,构造了切换函数,并证明在适当选取控制律的前提下非线性系统是滑模控制混沌同步的。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类结构部分未知混沌系统,设计了一种舍有补偿器的自适应正交神经网络非线性观测器.这种自适应非线性观测器以混沌系统的线性部分能准确复制为前提,利用正交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实现结构部分未知混沌系统在状态不可测情况下的同步.在所设计的观测器中,正交神经网络的权值和补偿控制器的自适应调节规律都是通过Lyapunov稳定性原理推导所得,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运用stackelberg对策论中的激励原理,研究了网络系统交叉干扰的非线性激励价控策略问题.引用对策论中的相关概念,对多用户两优先级系统的通信量价控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当系统在Nash平衡点不稳定时,建立交叉非线性激励策略,并给出了确定激励参数的方法,推导出互联激励参数矩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