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苦豆草生物碱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用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苦豆碱、野靛碱、N-甲基野靛碱、莱曼碱和总碱配制成生物碱浓度为1×10-4g/mL的PDA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上接种灰葡萄孢菌后再接种松材线虫,观察、记录松材线虫繁殖的情况。结果表明,苦豆碱、野靛碱和总碱对线虫的抑制繁殖作用都较强,其中,苦豆碱能完全抑制线虫的繁殖,且能引起线虫的死亡。对测定的生物碱的分子结构及对松材线虫的活性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关于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松材线虫的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对之间关系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苦豆碱对杨小舟蛾体内保护酶系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杨小舟蛾体内存在着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系统。用1%苦豆碱处理杨小舟蛾幼虫,发现1%苦豆碱扰乱了杨小舟蛾幼虫体内保护酶系统,表现为POD和CAT在前期活力低于对照组指标;而在处理10~46h内,处理组P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处理27~45h内,处理组CAT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处理组SOD活力在前27h内明显高于对照组。即用1%苦豆碱处理杨小舟蛾幼虫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幼虫体内保护酶的活力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苦豆碱处理对杨小舟蛾有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蟛蜞菊茎、叶、花三部分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2~5龄幼虫的拒食和毒杀作用,主要结果如下:蟛蜞菊茎、叶、花三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24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0%左右(72.35%~91.11%)、小于60%(40.90%~56.95%)、100%;各龄期幼虫对蟛蜞菊茎的甲醇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24 h的拒食率随着龄期的增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2龄幼虫的拒食率高达(91.11±3.85)%,而5龄幼虫则下降到(72.35±9.08)%,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龄期幼虫对蟛蜞菊叶的甲醇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弱的拒食活性,其24h的拒食率最高的也只有(57.84±3.68)%;各个龄期幼虫对花的甲醇提取物都很敏感,24 h的拒食率达到100%,且各龄期之间无论是24 h拒食率还是48 h拒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茎叶部位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的毒杀效果都不是很好,而花部位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处理48 h后对2龄幼虫的致死率高达72.7%,但对高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则明显下降,处理48 h后对4龄或5龄幼虫的致死率均低于30%.  相似文献   

4.
薇甘菊对昆虫和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菜青虫Pieris rapae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和拒食作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乙醇提取物对1~2龄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达到80%,LC50=293.4 mg·L-1对2~3龄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达到70%以上,LC50=343.5 mg·L-1.相同质量浓度的丙酮提取物对2种幼虫的毒杀作用略低于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25 mg·L-1的乙醇、丙酮提取物对2种幼虫均具有拒食作用,前者拒食率分别为97.4%和70.4%,后者提取物的拒食率分别为96.5%和98.3%.薇甘菊(干样/培养基)0.02 g/mL的甲醇、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li、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菌丝的抑制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新疆不同产地苦豆子种子中6种生物碱(金雀花碱、氧化苦参碱、N-甲基野靛碱、烟碱、槐定碱、苦参碱)的含量,并运用SPSS 22.0和SIMCA-P 14.1分析软件对不同产地样品中生物碱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苦豆子中金雀花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的含量存在差异,北疆产地的苦豆子种子中金雀花碱和槐定碱的含量普遍高于南疆。以上结果表明,所建HPLC法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良好,可为完善苦豆子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为苦豆子药材的道地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36种杀虫制剂对椰心叶甲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36种不同成分的常用化学农药单剂进行椰心叶甲成虫室内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啶虫脒、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丙溴磷和喹硫磷具有优良的毒杀效果,处理24 h后,每种药剂3种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0%以上;异丙威、抗蚜威、灭多威、虫螨腈、虱螨脲、三氯杀螨醇和噻嗪酮药效较差,难以有效控制椰心叶甲的种群数量;乙酰甲胺磷、乐果、啶虫隆、虫酰肼和苏云金杆菌对椰心叶甲没有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7.
印楝提取物及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桑天牛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用1.0μg/mm2剂量的黄华碱和野靛碱处理的构树枝分别喂饲桑天牛,黄华碱不表现拒食作用,但野靛碱表现出显著的拒食作用。同样剂量条件下,两种生物碱均能使桑天牛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显著下降,但没有引起死亡。用8.0×10-2,4.0×10-2,2.0×10-2,1.0×10-2,5.0×10-3μg/mm2剂量的印楝提取物(含azadirachtin10%)处理的构树枝喂饲桑天牛,前二种剂量引起100%死亡率,2.0×10-2μg/mm2剂量引起80%死亡率并导致雌虫不再产卵,而后两种剂量引起的死亡率为30%和0%,并导致产卵量和卵孵化率较对照急剧地下降。报道了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昆虫引起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下降作用及天牛科中印楝提取物抑制产卵和卵孵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菜蛾(Plutella zylostella L.)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害虫,其抗药性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成为了国内外农药开发的主流.报道了从废弃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中分离到的银杏酚酸对小菜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实验采用皂化和酯化反应及柱层析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获得银杏酚酸,并对1~3龄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生测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对小菜蛾有较好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当处理的质量浓度为6.25mg/L时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在24,48h后分别达到77.8%,94.7%以上.处理时间达到48h时,1~2龄幼虫的LC50为1.31mg/L,3龄幼虫的LC50为6.07mg/L.这表明了银杏外种皮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将为今后新型植物农药的开发和银杏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葵石油醚油状粗提物对菜青虫、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报道了石油醚油状粗提物对菜青虫、小菜蛾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石油醚油状粗提物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对菜青虫、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拒食作用中浓度AFC50分别为1.51mg/mL、1.82mg/mL;非选择性拒食作用中浓度AFC50分别为1.94mg/mL、4.78mg/mL。8mg/mL处理后24h对试虫的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9.17%、82.41%;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75.68%、67.05%。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生物碱抗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豆子总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番茄早疫、番茄灰霉和辣椒炭疽的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5种生物碱对3种细菌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槐定碱和苦参碱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早疫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生物碱,苦参碱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12.5μg/mL。5种生物碱对3种真菌的抗菌效果弱于对3种细菌的抗菌效果,5种生物碱对3种真菌的MIC大于等于100μg/mL,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苦豆子总碱对番茄灰霉菌的MIC均达400μg/mL。在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5种生物碱中仅槐定碱表现出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作用。苦豆子总碱抗菌活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弱碱性条件下(pH 8左右)具有更好的抑菌活性,在至少12h内能够持续、稳定的对供试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防治菜青虫的杀虫植物筛选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测试了25种有毒植物的95%乙醇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巴豆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以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为溶剂对狼毒、巴豆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作分级萃取,所得萃取液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巴豆及狼毒的正己烷萃取物对菜青虫有较强毒杀作用和拒食活性,当样品稀释倍数为50倍,其48h内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9%和66.7%,72h内校正死亡率则分别达到95.6%和91.1%,72h的平均拒食率则分别达到87.5%和83.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杀虫活性追踪和化学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巴东醉鱼草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在5mg/mL的体积质量分数下,石油醚萃取物经一级柱层析所得馏分AG的活性最高,对3龄粘虫24h,48h和72h拒食率分别达58.44%,79.77%和71.52%,对5龄菜青虫24h和48h拒食率分别达89.03%和72.73%;乙酸乙酯萃取物经一级柱层析所得馏分BB对3龄粘虫24h,48h和72h拒食率分别达97.34%,100%和100%,对3龄小菜蛾24h和48h拒食率最高分别达97.33%和99.46%.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级柱层析后,石油醚萃取物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AG段,乙酸乙酯萃取物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BA,BB和BC段.  相似文献   

13.
咪唑类化合物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咪唑类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三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的白栎鲜叶后,三眠蚕诱导率最高可达94.56%;诱导所得三眠蚕三、四龄历期明显延长,四龄起蚕体重和四龄末丝腺鲜重重于正常四眠蚕(对照),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和熟蚕体重、丝腺鲜重则反之;仍为四眠蚕的三、五龄历期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多长于对照、四龄起蚕和熟蚕体重大多重于对照。四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白栎鲜叶后,极大多数仍为四眠蚕,三眠蚕诱导率最高仅为9.88%;其中四眠蚕四、五龄历期和四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大多长于对照;诱导所得三眠蚕的四龄历期明显长于对照,但总历期反之。三眠蚕四龄期丝腺鲜重增长明显快于正常四眠蚕,但最终鲜重不及正常四眠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以白栎叶粉为叶因子的天蚕半纯饲料的数种配方。配方Ⅰ、Ⅱ适用于饲育1~3龄稚蚕,4龄开始改用鲜叶育,其幼虫总的存活率为61.54%~65.63%,幼虫历期为39.48~40.40天,茧层量为0.3558~0.3982g。配方Ⅸ适用于全期育,幼虫总的存活率为52.83%,历期53.53天,茧层量0.1826g。此外,并讨论了配方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5.
瑞香亭与狼毒色原酮对昆虫的拒食和胃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碟法和夹碟法两种方法,分别就瑞香亭(daphnoritin)和狼毒色原酮(chamechromone)两种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的拒食作用和胃毒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瑞香亭与狼毒色原酮两者都有较强的拒食用作用和胃毒作用。瑞香亭的拒食作用和胃毒作用比狼毒色原酮强,并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种化合物的拒食用作用和胃毒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乙醇提取物对乌桕毒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农药大有发展前途,研究雷公藤乙醇提取物对乌桕毒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提取物对4龄乌桕毒蛾幼虫具有很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2201%。雷公藤提取物对乌桕毒蛾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但表现比较缓慢,处理72h后的死亡中浓度LC50为0.03227%。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新型的可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浸卵法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5种溶剂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卵的毒杀作用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其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触杀活性,采用夹毒叶碟法研究其对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这5种溶剂提取物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效果不明显.在杀卵试验中,甲醇提取物的杀卵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杀卵率高达92.00%.在触杀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触杀效果最佳,浓度为200.00g.L-1时,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8.33%.在胃毒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胃毒效果最佳,但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48h校正死亡率也仅为23.33%.  相似文献   

18.
报道一种由天然植物产物配制而成的植物源杀虫剂"查虫清"对5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对2种蜘蛛和草蛉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查虫清"对菜蚜、小菜蛾,假眼小绿叶蝉和菜青虫主要表现为拒食作用,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2.03、15.05、55.07、35.37 mg/mL."查虫清"对茶尺蠖2龄幼虫主要表现为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