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脉冲法研究了间二甲苯在HZSM-5沸石上催化异构化动力学行为,在485-528℃温度范围内,载气流量25-60毫升/分,压力0.2-0.3MPa,反应是表观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113.5kJ/mol。气相色谱保留体积法测得间二甲苯的吸附热国54kJ/mol,故得到表面反应活化能为59.5kJ/mol。  相似文献   

2.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丁二烯聚氨酯生成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柳荷  赵根锁 《河南科学》1994,12(3):211-217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丁二烯聚氨酯在本体状态下的生成动力学。选用异氰酸酯在2270cm ̄(-1)的吸收作为分析谱带,定量加入硫氰酸钾作内标。结果表明:生成反应为二级反应;没有扩链剂存在时,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的表现活化能分别为34.65kJ/mol和43.22kJ/mol;加入扩链剂1,4—丁二醇(BDO)使MDJ体系活化能降至21.19kJ/mol,TDI体系活化能降至25.79kJ/mo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作为偶联剂,对废报纸粉(PF)填充聚丙烯(PP)材料的力学和流变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PP可以较好地改善PF与PP基体的相容性,显著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当w(PF)为40%~50%时,材料主要性能:弯曲强度69.01~74.83MPa,弯曲模量2.640~2.996GPa,冲击强度13.25~13.50kJ/m2.  相似文献   

4.
高寒草甸能量动态系统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在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本文作者建立的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模拟模型,GMAME1,模拟了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夏秋草场在临界放牧压力下的270种轮牧制度;研究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的潜在生产力等。对高寒草甸能量动态系统模型(GMAME1)的灵敏度进行分析,输入扰动是通过在计算机程序里增加或降低20%第11天的各分室生物量值来进行。参数扰动是通过在模拟100d和182d中变动20%的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来进行的。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能量动态系统模型容易受放牧采食的影响,而不易受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厦门东屿白骨壤群落生物量和能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厦门岛西海域海沧镇东屿的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和热值、群落各组分的能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该群落为单种组成的群落,其生物量现存量为4346.09g/m ̄2,各组分分配比是:侧根最多,占36.02%;多年生枝次之,占21.46%;幼枝较少,为0.33%;幼苗根最少,仅占0.11%。群落各组分干重热值相差较大,其中叶最高18.27kJ/g;主根居次,为17.85kJ/g。幼枝较低,16.11kJ/g;幼苗根最低为13.90kJ/g.群落的能量现存量为70553kJ/m ̄2,其中地上部占47.54%,地下部占52.46%。  相似文献   

6.
报道一种新颖的激光开槽、埋槽电极硅太阳电池的结构、工艺流程及其研制结果。在AM1.5,25℃,100mW/cm2的条件下,以面积为45cm3的36片硅片研制的硅太阳电池的输出参数的平均值为JSC=36.1mA/cm2,V∞=633mV,F.F.=0.798,η=18.23%,最后分析了种高性能硅太阳电池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7.
寻求技术转让与合作──一种新型采暖热水锅炉英国一科研机构最近研制成一种新型的采暖热水锅炉。该锅炉的额定供热量为IMW,约为86万kcal/h。供热面积可达8000m2。热效率为80%以上。其外形尺寸如下:高为3.4m.宽为1.25m,长为3.5m。这...  相似文献   

8.
三元二次对称平均对幂平均的分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x)是三元二次初等对称平均,Ms(x)是s次幂平均。本文求出了使不等式Mp(x)≤P2(x)≤Mq(x)成立的最大p和最q。把这个结果用于任意ABC,我们得到Mk(ma)≥3r,k≥(ln3)/(ln2—ln3);Mt(ma/a)≥/2≥M-t(m/a),t>(ln9—ln4)/ln3;Mk(ha/ra)≥1,k≥(ln3—ln2)/ln2;Mk(ra/ma)≥1,k≥(ln3—ln2)/ln2,其中a,r,ra,ha,ma分别是边长,内切国与旁切国的半径,高以及中线。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以MDF水泥为基体的尼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MDF水泥基体中加入一尼龙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当复合材料中尼龙纤维含量为体积分数 ̄2%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即可达14.25kJm^-2,变曲强度81.2MPa,并对纤维增韧机理以及断裂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该文运用SCF—MOAM1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求得了硝酸乙酯的反式和傍式两种分子构象,两种构象间的能量差为3.51KJ/mol。傍式比反式稳定,反式—傍式旋转势垒为2.34kJ/mol。由AM1法计算,制作了硝酸乙酯的碱性SN2水解位能曲线,求得活化能为63.60kJ/mol。讨论了水解过程中反应体系的几何构型和电荷分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对从褐色巨藻-海带配子体获取的丝状体细胞,以海水为培养基,以空气中的CO  相似文献   

12.
Sap flow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monitored at two Eucalyptus (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 plantations at Hetou and Jijia, located in Leizhou,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daily sap flux density (SFD) of Eucalyptu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daily atmospheric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R2 = 0.76, P = 0.01 at Hetou and R2 = 0.7021, P = 0.01 at Jijia) at both site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daily SFD and mean daily air temperature at both sites. Daily SFD varied with wind speed Y = -17585X3 + 15147X2 - 1250.7X + 2278.4 (R2 = 0.68; P = 0.01) at Hetou and Y = -101.67X3 - 1.65X2 - 376.4X + 1914.8 (R2 = 0.40, P = 0.05) at Jijia, where Y was daily SFD, X was daily wind spee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yielded the following data: (1) the critical lower and upper daily VPD threshold were 0 and 2 kPa, within which daily SFD varied from 540+/-70 L/(m2.d) to 4739+/-115 L/(m2.d) at Hetou site, from 397+/-26 L/(m2.d) to 3414+/-191 L/(m2.d) at Jijia site; (2) Diurnal SFDs at Hetou site were much higher under low relative humidity (< 30%) and slightly lower under high relative humidity (> 80%) 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Jijia site; (3) The upper and lower threshold of daily and diurnal RAD for the optimal water use of E. urophylla plantations were 18+/-2.7 and 2+/-1 MJ/(m2.d), 669 and 0 J/(cm2.h)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3.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Parietochloris incisa超高密度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对一种新分离的微藻Parietochlorisincisa进行了室外放大培养研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 ,实现了对该微藻的超高密度培养 ,使单位培养体积和单位培养面积的细胞生物量分别达到了 7.35g/ (L·d)和 96 .12 g/ (m2 ·d)  相似文献   

14.
MBBR与活性污泥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生物浮动床(MBBR)在处理石化废水中的性能特征,从水力停留时间、耐负荷冲击能力和通气量等方面对MBBR和活性污泥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确定了MBBR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即通气量为1.25 L/min,水利停留时间为8 h.当进水每天有机负荷COD在1.0 kg/m^3左右时,MBBR对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出水COD小于50 mg/L;当有机负荷小于该值时,对COD的去除率较小,当每天负荷COD达到2.0 kg/m^3时,MBBR对COD去除率仍超过70%,始终高于活性污泥法,在抗负荷冲击方面也优于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放牧率下绵羊的采食量与食性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地,通过控制放牧实验对放牧绵羊的采食量和食性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牧绵羊的时限采食量(4h)平均为0.27kg干物质,且随放牧率的减小而增大;绵羊对各种植物的选择性采食顺序可分为嗜食、喜食、可食和少食4个等级;随着放牧率不断增大,原为少食的雨草苔、长叶碱茅莨和箭头唐松草成为可食植物,原为可食的羊草、星星草和牛鞭草成为喜食植物,原为喜食的鸡儿肠和罗布麻成为嗜食植物,蔓委陵菜、五脉山黎豆、拂子茅和芦苇的选择性指数也有所提高;放牧绵羊的食物组成与各种植物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和高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密度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在自制的流化床光催化反应装置中进行了TiO2光催化剂的载体选择与催化动力学研究,考察了石英砂、陶瓷球、粗孔硅胶和活性炭颗粒四种栽体的负载型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性能及TiO2/粗孔硅胶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粗孔硅胶是最适用于气固流化床光催化反应体系的载体;TiO2/粗孔硅胶光催化氧化甲苯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为2.06262mg/(m^3·min),吸附平衡常数K为0.03683m^3/mg。  相似文献   

17.
放牧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放牧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在内蒙古荒漠草原上开展了不同绵羊载畜率放牧试验.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不同载畜率处理,3次重复.4个处理分别是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相应的载畜率分别是0,0.15,0.30和0.45只羊/(公顷·月).放牧时间为每年6月-11月.从2004年到2006年的放牧期间,每月测定一次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和机械组成每年秋季测定一次.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表明,土壤表层(0-10cm)的含水量从对照到轻度放牧显著(p<0.05)增加,然后随着载畜率的增大明显(p<0.05)降低.土壤容重在不同载畜率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土壤紧实度随载畜率的增加显著(p<0.05)增大.中度和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土壤黏粒的含量(p<0.05).重度放牧加快了草地土壤水分的损失,进而增加了土壤的紧实度,使草地土壤发生退化.载畜率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荒漠草原可持续管理的关键因子,轻度载畜率是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载畜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林分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特征的关系,利用冠层分析仪(WinScanopy)对比分析了山西省太岳山马泉林场油松人工林(幼龄林和中龄林)冠层结构及林分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在林分密度逐步增大情况下,林分开度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分布范围为9.68%~16.20%; 叶面积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相应增加,总体分布范围为2.000~3.784。林分冠上总辐射分布范围为25.37~29.10 MJ/(m2·d),林下总辐射为4.22~11.07 MJ/(m2·d)。林下总辐射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林分对光辐射的截获能力随之增强。幼龄林消光系数为0.27,中龄林消光系数为0.59,中龄林林分消光能力大于幼龄林林分。林下直射是林下总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草地植被结构对奶牛放牧强度的反应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黑麦草-三叶草人工草地进行受控放牧实验,定量研究了草地植被结构对不同放牧强度(放牧率)条件下的反应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黑麦草-三叶草人工草地的禾草生物量季节动态,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基本上均呈明显的“双峰型”变化,而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大,峰值逐渐降低;(2)草群中禾草的留茬高度(相同放牧时间),随放牧强度减小而升高,诚意脏乱牧强度的降低有利于草地植被的后期再生;(3)草地禾草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放牧条件下呈“三峰型”变化,低放牧强度下,禾草的叶面积指数较大;(4)放牧有利于草地禾草的分蘖,使草群植物密度提高,7至8月份各小区的植物密度达到最高,从草地植被结构的综合性参数-相对生长速率(γRGR)与叶面积增量(LAIincrement)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分析还表明,梯度放牧实验中存在一个最适放牧强度(或放牧率)范围,可由此提供确定草地最适放牧率的植被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5、10、15、20K/min的不同线性升温速率,研究硝酸胍(GN)的热分解过程,通过Flynn-Wall-Ozawa (FWO)法、Kissinger Akahira and Sunose (KAS)法和Coats-Redfern (CR)法进行热动力学分析,并利用热力学理论求解相关热安全性参数。结果表明,硝酸胍在450~700K的温度范围内呈一步失重,热重法(TG)的平均外推起始温度为580.28K;当转化率为0.1~0.9时,FWO法和KAS法得到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40.43kJ/mol和137.82kJ/mol,自燃倾向等级为Ⅰ级;CR法表明Avrami-Erofeev (A2)为硝酸胍的最适机理函数模型;在310~370K的温度范围内,硝酸胍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平均值为3.148J/(g·K);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和自发火温度(Tbe0)分别为530.15K和548.10K;活化熵(ΔS)和活化焓(ΔH)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活化自由能(ΔG)和反应速率常数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