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能够支持科学和技术持续不断创新及发展的强大的金融体系,将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第一推动力",政府部门如何通过科技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二者在如今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它们之间又是一种双向加速的关系,我们常常谈到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金融,而如今也渐渐出现为金融创新提供支撑条件的科学技术。科技和金融这两个维度对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综合作用,无论是"科技的金融"还是"金融的科技",两个维度都同样重要,不可偏颇。  相似文献   

3.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企业是主体。让创新活力涌流,不仅要调动大企业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大批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然而现实却是,优质大企业银行踏破门槛送资金,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则受到资金制约。正如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之踵"一样,资金制约这一痛处,虽小但足够致命,伤害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个企业,更有可能是新兴产业的未来。痛处必须解决,难题理应破解。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形成了有影响的"上海模式",科技部正在全国推广。什么是科技金融?上海科技金融的特色在哪里?未来又会有怎样一片新天  相似文献   

4.
《杭州科技》2010,(3):1-1
<正>邓小平同志早在30多年前就一语道破了发展的秘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开始走"科教兴国"的道路。今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再次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其智力,让他们学会做知识的"开拓者",这些用一个字概括起来可以把他们叫做"活",教得"活",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东西,然而究竟要怎样让学生活得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经常可以在茶艺表演和生活饮茶中看到,冲泡茶叶时会把第一泡的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现也称"润茶""醒茶"或"温润泡",待润杯、润壶后再继续冲泡茶叶,有人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茶叶的香气、滋味和汤色。那么,"洗茶"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到底如何呢?是否六大茶类都应有此步骤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控制其时间呢?本文  相似文献   

7.
宝钢股份首席研究员张忠铧是首届"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之一,而他作为一个在科研一线已经奋斗了15个年头的青年来说,可以说既是对他的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所有科研人员的一个鼓励.那么,他在工作中有哪些感悟呢?对人才培养有着怎样的理解呢?为此,本刊记者对张忠铧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管理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中国式管理",我既兴奋又汗颜。兴奋的是自打《科技智囊》于2004年底推出中国管理类杂志的首部《中国式管理专辑》之后,相关话题便持续升温。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抢到活鱼"更让人兴奋的呢?然而事态的发展还远非如此。1月18日,《科技智囊》接到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的邀  相似文献   

9.
胡冬雪 《华东科技》2010,(12):42-43
<正> 在2010年浦江创新论坛科技金融的专题论坛上,《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冬吴相对论》主持人吴伯凡从1780年第一次金融危机谈起,指出科技与金融的未来性:创新是面向未来的创新,金融是用现在的现金流创造未来的现金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表示:"现在的风险投资不叫风险投资,应该叫保险投资",指出中国的风险投资不能过渡关注IPO,应适当转移到企业发展前端。泓域资本首席创始合伙人、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阚治东指出:20年前说创业投资没有人理,要深知现在创业投资获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现在创业板里半数以上都潜伏着PE和VC,这并不是一个可褒扬的现象,创业投资需自律,他呼吁尽快建立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打造阳光下的私募和阳光下的创新投资。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认为:"今天的创业板是成功板",创业板门槛  相似文献   

10.
高柯 《华东科技》2010,(12):14-17
<正> 在《华东科技》杂志2009年第11期上的《如何推动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一文中,从天使投资、股权投资、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柜台交易市场、金融创新服务和担保机构6个方面就科技投融资体系进行了阐述。本文中对相关内容不再重复。缘由科技金融结合是指科技与金融结合还是金融与科技结合呢?这实际上是哪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问题。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作出判断:首先,两者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两者结合起来对各自都是非常有利的。对科技而言,与金融结合起来,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科技的价值,将科技的潜在价值更快地转  相似文献   

11.
<正>凯美纳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2011年上市,2018年销售达到12亿元。基础研究给我们的产业化带来非常好的基础,它给大学与产业界架起了桥梁。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是多么重要毋庸置疑,怎样能够让我国的科技创新不受制于人?习总书记曾说过,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己。大家都知道,做一款新药不容易,投入非常大、时  相似文献   

12.
"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大国重器世人惊艳.科技强则国家强."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震撼世界,响彻河山. 百年风雨路,点滴涌心头.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科技传奇?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旧中国走向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的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强则国家强"有着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消息     
《创新科技》2006,(2):1-1
<正> 一月的北国正经历着冬季,但春意已在人们心头荡漾开来,这春意与新世纪我国第一次科技大会结伴而来,这春意与创新型国家的美好蓝图同时展开。每一次的科技大会都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块里程碑。每一次科技大会的召开,都是对我国科技事业的促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让我们的民族更加接近自立、自强的目标。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会议,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这次会议成为事实上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之后几年间,中国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发现油田、研制原子弹……诸多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断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此后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任中科院院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漫谈     
<正>"博弈论"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印象中,这可是个"高大上"的理论。那么,在专业研究者的眼中,博弈论又是个什么样子呢?名正则言顺在介绍内容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博弈论"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吧。"博弈论"这个术语出自英语的"Game Theory",直译就是"游戏理论"。这个直译有点过于直白,已被遗弃了,而"博弈论"则典雅一些,现已成为了标准译名,至少在中国内地是这样。在台湾地区,它被译成"赛局理论",听起来跟游戏更接近了,但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田忌赛马",笔者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译名。至于为什么说"容易让人联想到‘田忌赛马'的译名就不太合适",后面我们还会说到。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2017年全省创新发展大会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必须牢牢扭住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个核心定位聚焦聚力。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央从全国发展大局和广东优势特点出发,赋予广东创新发展的核心定位,是我省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之策。广东科技金融为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自2012年"广佛莞"地区和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的腾飞需要科技作为支点,需要金融作为血液。产业革命的兴起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这是历史的启迪。面对经济新常态,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总体设想,为我们以科技金融为支撑,全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总方向。科技与金融"联姻",是这个时代赋予的崭新命题。如何破题?如何解题?立于全国改革发展潮头的广东做出了诸多尝试。  相似文献   

17.
张乃军 《科技潮》2001,(9):25-26
软件业代表了一个国家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软件技术水平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软件业如今“软”在哪里呢? 搞软件——在北京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助理刘清先生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国内很多  相似文献   

18.
《杭州科技》2014,(1):11-13
<正>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界许多划时代成果的诞生。2014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全国科技工作会呈现怎样的趋势?杭州市又制定了哪些目标?兄弟省市的科技工作路线又将呈现哪些亮点?本刊编辑部综合整理,为读者描绘了一张2014年科技工作的"文字蓝图"。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旅游”既是一个“旅游话题”,也是一个“科技话题”。二者的关系既古老,又新鲜。——其实,人类的哪一步发展能离开得了科技?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展,“科技与旅游”的话题又会不断融入新的内容。究竟二者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呢?看完前面的众说纷纭之后,请进入我们的’‘理论前沿”单元,看看几位专家们从理性层面所做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美丽中国·跨界科考"大型系列公益活动自2015年举办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它像一个窗口,向人们展示着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贵州。同时也让专家学者、媒体人和当地代表等汇聚在一起,思想碰撞,激发出共建美丽贵州的新思路。第三届跨界科考"走进生态江口,探秘梵天净土",其最初的设想是什么?考察路线是怎样设计的?科考中又有哪些惊喜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