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6,(11):1934-1942
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产业水平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进行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的耦合协调研究,随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做进一步探讨和优化.结果表明,在空间层面上,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和南阳市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其他14地市则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同时,除郑州市达到优质协调外,开封市、洛阳市和焦作市为区域经济相对滞后型,其他14地市均属于旅游产业相对滞后型;在时间层面,河南省不同地市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郑州市提高幅度最大,济源市提高幅度最小,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拉大.最后提出促进旅游产业内涵式发展、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等提高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建议,促进河南省由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交通是人与物质流动的重要基础,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公路交通与经济的耦合度整体较高,局部存在波动现象,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高度耦合城市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较低和低耦合城市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组团式"分布特征。②江苏省公路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内部差异性显著,但近十年间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区域整体状况趋于良性发展。以长江为界线,江苏南部区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北部区域。③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公路交通与经济相对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总体以交通发展超前型和同步发展型为主。本研究为完善江苏省公路交通网及推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加速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之一,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顺畅和谐的公路交通网络能有效地加快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推动城乡经济的开发与建设。本文结合当地实际,阐述了公路交通运输优势以及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2005-2011年河南省旅游发展和有关经济社会的8项指标.运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找出了最优、最差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旅游创汇收入的影响最大.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河南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灰色预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8项指标都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从陕西省的地理区位、交通区位以及经济区位等情况出发,论述了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是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陕北为例,探求区域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变化。方法基于陕北及相关区域面板数据,以地理区域系统为视角,分析了2001—2010年陕北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陕北公路交通近10年发展迅速,陕北公路交通运输超过陕西和关中的发展水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尤其榆林公路交通运输对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贡献增幅最为迅速,但榆林累积贡献最小。结论落后和转型区域的公路交通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但较长时间的发展契机能够使其达到质的飞跃;对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交通政策是条件,区域自身经济增长点是关键,单靠有利的交通政策作用,没有区域自身经济的增长作用,无法使公路交通运输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固原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地区经济分析,把固原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他各市经济指标构成研究序列,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系统特征指标建立分析指标体系,对固原市经济指标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将得出的结论用于分析固原市区域经济状况,探求固原市经济落后的原因,为固原市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学贤  马月丽 《河南科学》2014,(12):2618-2623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揭示出山东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序角度分析了耦合度的变化,并揭示出山东省近年来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作用的阶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而缺乏质的方面挖掘.虽然从整体上来说,山东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交互耦合比较紧密、协调.但物流与经济耦合度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山东省的物流产业正逐步进入成长和成熟的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应有不同特征.以河南省为例,基于2005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参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后工业化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前期工业化阶段(初级、中级)、传统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结果显示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从西北向东南的梯次递减,并对其区域间经济特征和城乡差距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5):108-114
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为样本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18年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升,两系统间互动明显,耦合度不断加深,耦合协调度也逐年提升,整体态势较好.总体上,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优于交通系统,但其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都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交通发展的短板效应也对二者的耦合协调起一定制约作用.河南省应加快入境业务开发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完善空中交通网的布局,推动提升两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