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7年6月15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东阁教授牵头的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军教授牵头的机器智能创新团队双双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数排全国第2位、广东省第1位。学校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高层次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总数达3个,排全国第3位。"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依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有机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科技部关于公布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4】71号文),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教授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分别是土木与交通学院吴波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勤远教授、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聪教授。同时,我校还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于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包括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  相似文献   

3.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创新团队”依托于“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2年团队建设评审为优,2013年入选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针对浙江沿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需求,瞄准卫星海洋学和遥感工程信息学前沿,重点围绕浙江沿海生态环境安全和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关键遥感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监测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4.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以《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主编、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刘建亚为团队负责人的“数论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入选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亮教授带领的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安全服役创新团队,入选2016年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汇集了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工程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包含10余名教授、20余名副教授,其中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詹天佑铁道科技成就奖、青年奖4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享受国务院  相似文献   

6.
潘敏强     
正教授Professo潘敏强(PAN Min-qiang),汉族,广东中山人。200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硕博连续,200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讲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晋升为教授,201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已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2011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计划,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3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  相似文献   

7.
河海大学继刘汉龙教授和余钟波教授分别领衔的两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之后,又新增一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在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2年度"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中,河海大学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会超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申报的"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团队入选,成为河海大学第三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创新团队计划评审结果已经揭晓,我校有2个研究团队入选,住居全国高校前列.我校入选的2个创新团队分别是以卢秉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团队和以管晓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系统的经济与安全性研究”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在2013年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和"扬帆计划"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等项目评审中,实现较大突破,取得良好成绩。目前,相关入选项目已在媒体公示。据了解,在省"珠江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我市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这是省"珠江人  相似文献   

10.
<正>(http://mepro.bjtu.edu.cn/):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中心肇始于1998年,负责人为赵耀教授,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5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研究中心现有教师11人,博、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  相似文献   

11.
孙刚 《安徽科技》2016,(12):8-9
正2013年12月,科技部致函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安徽成为全国首批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3年多来,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入选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获批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第9位,主要创新指标跃居全国前列。与2013年相比,2015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56%,总数居全国第8位;发明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立项名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蔡照胜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的"生物质与化工三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入选。据悉,今年全省共遴选了57个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本科院校37个。蔡照胜教授领衔的"生物质与化工三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于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公布的第3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中,我校王沛芳教授、杨涛教授、李轶教授、郑金海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敖燕辉教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获批数量较前2批又有提高。"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国家层面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该计划由中组部牵头实施,分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3个培养层次。其中,领军人才计划又分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10日,第九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或3DDS)在江苏常州举行,我校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李景彬、温宝琴老师指导的Insight团队的参赛作品"羊用撒料试验台设计与优化"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的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以"推动3D技术普及、提升创新驱  相似文献   

15.
团队介绍     
正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宽带网络新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依托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5G/B5G光与无线融合接入与智能管控技术,在相关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多项课题、以及企事业合作和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理论、技术与应用。团队带头人纪越峰教授,  相似文献   

16.
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创新团队是一种特殊工作群体,其团队绩效水平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引进、培养新型创新团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2009年,以刘若鹏为带头人的"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团队"是入选广东省首批引进的12个创新科研团队之一,该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和研究。分析了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团队的一些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潘慧 《广东科技》2016,(1):23-26
正【专家简介】杨海东,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调创新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七批省级培养对象。2005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并留校任教;2011年7月,调入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8-2009年,在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9-2011年,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挂职任管委会副主任。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公布的第2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中,河海大学唐洪武教授入选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王媛教授、苏怀智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计划。该计划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牵头实施,分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经过学校推荐、专家通讯评审、答辩评审、实地考察评估并经公示,63个入选团队名单不久前正式出炉。浙江理工大学陈文兴教授带队的“先进纺织加工技术”创新团队榜上有名。这是创新团队中唯一一个纺织类的团队,也是我省省属高校第一次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之列。浙江工业大学同时也有一个团队入选。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为了推动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7月,学校设立了第一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本团队是首批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之一;团队带头人:王琦峰。 团队基本构成 临港物流转型发展与服务创新团队由现代物流学院的6名年轻教师组成,形成于2012年。团队有4人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23,入选市哲社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拥有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1人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