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广东省2007年19部门投入产出袁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工资价格模型和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19部门工资变动对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且分析了工资对价格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协作日益密切,产业网络关联程度的加深,部门的生产变化会波及其上游和下游部门的生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部门,进而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从部门间投入产出网络的角度,衡量每个产业部门对于总产出波动的影响。通过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投入产出网络,研究部门冲击对总产出波动的影响。在构建的投入产出网络基础上,从对总产出波动影响大小的角度,刻画关键产业,其生产冲击对整个网络的产出波动影响最大。用我国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批发、零售业和农产品业通过网络关联对总产出波动影响最大,可作为关键产业。  相似文献   

3.
臧振春 《河南科学》1995,13(3):251-255
从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出发,在讨论地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输入产品价格变动对地区各部门产品价格影响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生产与消耗部门之间价格体系发生变动,或者生产结构作调整,都会对其它部门产生影响。文章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各部门产出产品单一情况下价格变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研究部门合并对其余各部门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变动关系模型,为相关部门考虑合并时的价格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利用二级判断法,通过对中间需求率、非居民最终消费率和净流出量等统计量对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统计判断和比较分析.经计算,2007年和2010年各有7个行业被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分类结果与经验划分大致相符;不同年份的行业统计分类略有变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由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向外向型生产性服务业转变,批发和零售业由外向型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为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其他行业也有变动,对地区经济各环节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价格变动方程,并由此给出一个或若干部门产品价格、固定资产折旧及新创造价值变动,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价格变动方程,并由此给出了一个或若干部门产品价格,固定资产折旧及新创造价值变动,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各部门产出产品不单一情况下,价格变动与产出结构作调整时相互影响关系。在经济系统生产与消耗的平衡状态中,一些部门产品价格体系发生变动或者产出结构作调整,都会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通过对各部门产品结构不单一,价格变动对产出结构作调整时的情形予以讨论,希望结果可供生产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煤炭价格对我国经济微观部门的影响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行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对其下游相关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根据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煤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分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煤价变动的反应。结果表明:耗煤占前10位的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主,煤价上涨对个别行业影响显著。总体来说,对国民经济影响不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促使社会成本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工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基于配电零售市场开放后的电力用户需求特性为基础,提出了发电批发市场和配电零售市场并存后的联合均衡模型,用于分析零售市场开放对实时现货市场的影响.根据电力负荷特点,按高峰、低谷两种方式模拟零售电价与实时电价的关系,给出了零售市场完全竞争机制和部分管制机制下发电批发市场和配电零售市场并存后的联合均衡结果.算例验证表明,零售市场的开放将有效减少电力总需求,降低电力现货价格,体现电力需求弹性效应.另外,随着配电零售市场的逐步放开,固定配电价格对实时电价的影响越来越小,而电力需求弹性对实时电价的影响则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零售商为损失厌恶的供应链优化与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由单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与单个损失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当随机需求依赖于价格时的供应链问题。不同于以往的文献,研究发现,当随机需求依赖于价格时,损失厌恶零售商的最优订购数量随其损失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且随批发价格的增加而减少;最优零售价格则相对损失厌恶程度、批发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单调性;此外,还证明了批发价格合约不能协调供应链。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13.
借助均值-方差方法研究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根据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品需求的不同,构建不同的决策目标函数,分析不同时期的供应链定价策略,并给出决策者的最优零售价格、批发价格以及运作绩效.研究发现,零售商越厌恶风险其零售价格越低而制造商批发价格越高,制造商越厌恶风险其批发价格越低且零售商价格越低;当制造商以市场需求量为决策目标,市场需求度越高,其批发价格越低且零售商零售价格越低;产品生命周期越长,其市场地位越稳定,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销售价格越高.  相似文献   

14.
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上, 采用结构路径分析的方法, 研究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拉动作用。结果显示, 2012年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以间接排放为主, 拉动作用靠前的路径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其他服务业, 农、林、牧、渔、水利业, 食品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由于使用化肥、农药和饲料造成农业的碳排放较为突出, 所以农业政策应合理地限制这类化学制品的使用, 以期减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部门因制造化肥农药所排放的CO2。研究结果还表明, 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福建省2002-2011年的数据对宏观税负与行业结构及税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宏观税负是不断提高的;从产业分类看,房地产业、工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是推动福建省税收超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税源分类来看,从增值税拉动向特定税种政策性或周期性快速增长转变.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对福建省未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碳”目标下的供应链多周期碳减排问题,提出了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多周期情形供应链模型,研究各周期碳减排水平和零售定价之间的协调优化问题。首先,建立单周期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周期供应链协调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其次,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各周期产品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后运用动态规划求解出各周期最优碳减排水平并得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多周期最大利润;通过算例分析得出碳减排成本系数和低碳偏好程度等因素对碳减排、定价决策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各周期的碳减排量与周期剩余数以及低碳偏好程度呈正向关系,与减排成本系数呈负向关系;各周期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与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以及减排成本系数呈负向关系;各周期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随着周期推移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子商务与物流使得消费异地时鲜产品非常便利,该文基于广义Nash讨价还价的合作博弈理论研究了时鲜产品的网络零售运营策略,包括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和平台自营模式下时鲜产品的定价订货与企业绩效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时鲜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都随时鲜产品新鲜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批发价独立于电商平台的佣金比例,而零售价却随佣金比...  相似文献   

18.
将公平关切概念引入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研究了公平观念对渠道协调的影响.在供应商采取公平关切行为的情况下,通过Stackelberg主从对策,研究了公平偏好系数对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最优直销价格以及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的影响.探讨了公平偏好系数对新鲜度和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的关系,推理得出了具有公平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有自动协调的功能.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供应商公平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闭环供应链的收入共享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收入共享契约问题,销售商决定销售价格、回收努力水平,制造商决定产品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构建了以制造商为主、零售商为从的Stackelberg模型框架,分析了分散决策同集中决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系统参数对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的影响;引入收入共享契约,使得分散决策下供应链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水平,并得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基本条件以及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关于增加利润的任意分配.研究表明,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受3个系统参数,即销售价格、回收努力水平和收入分享比例的影响,从而为闭环供应链的契约双方签订最优契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