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基准地价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基准地价空间分布特征专业性研究较少的现实,在调查获取大量真实住宅基准地价样本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实地情况的基准地价空间分布模型,得到住宅地价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并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地价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在地价原始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保证生成模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首先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确定各区地价数据的总体分布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生成住宅地价空间分布模型.地价影响要素则分为自然和社会经济2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探究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强城市地价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发展和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和特征价格(Hedonic)模型,以石家庄市2010—2014年出让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价的空间布局,分析了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导致地价分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石家庄住宅地价趋势线呈倒"U"型即由中心向四周圈层式递减;住宅地价分布存在区域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和变异性;影响住宅地价的特征变量中距CBD距离、距北站距离、生活配套设施和公交站个数等9个变量对住宅地价影响较大,其中距CBD距离占比重最大,达17.33%;相比区位特征和个别特征来说,邻里特征对住宅地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福州城区基于GIS地价梯度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城区为例,主要研究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为确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提供依据.通过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福州市地价空间结构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分布也不尽相同,并提出了地价梯度场的概念,作为表征地价空间变化的一项指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对商业用地市场交易样点进行选择,在Map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IDW和Kriging两种插值效果的对比,同时提取地价分布信息,生成商业地价等值线,结果显示:福州市商业地价空间分布形态从中心城区向外呈辐聚状,辐聚中心在东街口附近;地价等值线在1200元/m~2以上,围绕中心有规则地扩展成同心圆结构,1200元/m~2以下,产生次级地价中心;商业中心与地价中心的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济南市城区2004-2015年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基于ESDA模型构建住宅用地数字地价模型,运用地价等值线、地价剖面模型,探究住宅地价时空演变规律.主要研究结果:1)地价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呈椭圆状圈层分布;地价从区域基点经过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变化总趋势是先升高再逐渐降低,穿过中心城地价剖面基本呈正态分布;2)穿过城乡交错区域呈较明显的锯齿状,且多存在地价陡坎;距离住宅地价高值区域越近,地价波动越剧烈;3)住宅地价剖面陡坎随时间演变顺着地价降低方向移动,地价变化程度更加剧烈,地价剖面起伏不平出现多个凹形、凸形地价阶地;4)存在凹形阶地转化为凸形地价阶地.  相似文献   

5.
收集整理2006~2009年大连市的楼盘资料,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绘制大连市住宅价格散点图、等值线图、矢量图等,以揭示住宅价格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其驱动机制.认为在市场需求和城市规划影响下,大连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单中心城市格局越来越不明显,逐步被多中心所替代;沿主要街道、地铁附近的住宅因交通便利,价格也因而沿主要街道向两边逐渐递减,形成了等值线的山脊;由于能利用的市内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使地价不断升高,导致住宅价格梯度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断追求,大连沿海岸附近的住宅价格以海岸向陆地逐渐递减,并形成沿海住宅高价带.  相似文献   

6.
借助ArcGIS 9.3生成地价空间变化图,分析2008年和2013年鄂州市城区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空间变化规律;选取16个指标提取主成分因子,探讨其空间变化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准地价空间变化总体遵循由中心向外围增长幅度逐渐减小的趋势,基准地价增长幅度最大值为1 315元/m2,最小值为186元/m2,与级别变化成正相关;沿湖、沿江区域平均涨幅在1 000元/m2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西部涨幅集中在300~600元/m2,东部涨幅集中在300元/m2以下,西部涨幅高于东部涨幅.影响鄂州市城区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及交通便利程度的综合水平和环境质量,与空间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句法,从道路可达性与空间结构认知程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武汉市道路网空间结构与住宅地价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武汉市已经形成了以环线为主、中心辐射为特征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政府政策、城市规划与基础交通网络建设的引导下,武汉市居住空间正逐步形成团簇状居住模式;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往往具有较强的空间认知程度,这种建立在道路可达性基础上的空间认知会产生倍增地价的效果,道路空间结构与住宅地价拟合度为0.736.  相似文献   

8.
以福清市区为研究区,对2007年市区商业样点进行筛选、剔除和修正后,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市区商业地价空间格局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福清市区商业地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分布规律;(2)根据空间自相关系数可将福清市区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核心区内商业地价空间自相关系数介于0.2~0.6,空间相关性较强,该区商业地价普遍较高;过渡区的商业地价空间自相关系数在-0.2~0之间,空间相关性差;外围区商业地价空间自相关系数在0~0.2之间,空间相关性较差,商业地价普遍在1 000元/m2以下;(3)商业地价由核心区向外围区递减,在局部地区发生方向逆转,从核心区到过渡区地价梯度较大,衰减速度较快,从过渡区到外围区地价梯度较小,衰减速度较慢.经济区位、基础设施、交通情况、心理因素和宗地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商业地价空间不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土地价格空间分布拟合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非参数估计方法在地价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该文基于北京市1993—2004年的土地出让数据,检验非参数估计法在地价估计与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从地价的空间分布中分析和描述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阶段,北京市仍呈现明显的单中心城市结构;非参数估计方法是一种估计和预测地价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可以更形象地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并进行城市主次中心的准确识别;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地价空间分布可用于城市土地资产总价值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技术进行土地级别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在城市基准地价级别划分中的应用.通过球状模型克里金插值方法,分别对商业、住宅用地的地价空间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形成了以地价1 500元、300元为等值间距的地价等值线图,运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对样点地价进行空间插值.根据插值结果的统计,得到商业、住宅用地地价的频率直方图,通过频率直方图,选择频率分布突变处作为级别的分界,得到以市场资料划分的土地级别.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GIS的基准地价动态更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有基准地价更新方法基础上提出通过监测点地价测算地价指数,以更新基准地价的新思路,采用Browser/Server系统架构,使用ArcIMS作为网络地图发布平台,结合先进的ASP技术,开发网络基准地价动态更新系统,实现城市基准地价动态快速更新,基于WebGIS的基准地价动态更新系统,其功能有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数据库、基准地价信息数据库的基本管理功能和基本空间分析功能,并且将其用于南京市市区基准地价的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中山市地价监测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为例,以地理信息工具MapInfo为平台,介绍了建立中山市地价监测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方法,包括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析、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以及利用MapInfo和VERTICAL MAPPER绘制地价等值线图和地价剖面图,用作地价的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建设用地扩展速率、扩展弹性、扩展的分形特征、区域差异以及结构分异等方面,对郑州中心城市近20年来的空间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郑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不断加快,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用地扩展以西北和东南方向为主,经历了外部扩展—内部填充—外部扩展的循环过程,并出现了城市质心的东移.  相似文献   

14.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域特色园林遗存,以赣鄱流域为研究范围,选取遗存的15处书院园林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着重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影响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空间分布类型属"均匀型",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ii)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不均衡",即主要集中于赣东北至赣...  相似文献   

15.
地价监测点的配置是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对地价监测点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重庆市主城区的实际情况划分地价监测区域,分别建立地价监测点的定量和定位配置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地价监测点进行配置,力求为重庆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地价监测点的空间配置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是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分析了兰州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市域、市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和物质,最后阐述了河谷盆地型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的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地价监测点的配置是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对地价监测点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重庆市主城区的实际情况划分地价监测区域,分别建立地价监测点的定量和定位配置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地价监测点进行配置,力求为重庆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地价监测点的空间配置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插值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准确的衡量城市土地价格,以及土地价格分布,对于城市建设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获取土地价格的实际数据,并对数据的空间特征和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在空间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对克里金插值的半变异函数进行拟合的实验方案,并从中选出误差最小的估计模型。最后,得到土地价格估计模型后,以某城市为例进行土地价格估计,并对估计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分析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估计得到的土地价格分布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准确的估计结果在所有结果中占90%以上,得到较好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地价监测点配置关系到城市地价水平的真实反映,影响到我国城市地价监测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提出以空间分层抽样技术为基础,首先确定城市地价监测点总量,然后选择一定的指标,分别确定地价监测点在城市内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不同土地级别中的分布,经综合平衡,最后确定地价监测点配置方案.该模式解决了我国当前地价监测体系建立中如何配置监测点这一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