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我国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古代民居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思想学说,重视对话与探讨,形成了精神风采,深深地泽溉了中华文明.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善于对话与讨论,这种文化传统受到孔子人格与思想的影响,比如中国古代一直盛行的诗话与词话等形态便是这种传统的彰显.因此,从对话的精神风采去讨论圹孔子与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是重要的门径之一.因此本文拟对于这一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地拥有优势和特色,其核心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本文在剖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强调要重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既要注意继承传统文化之优秀精神内容,又要注重借鉴中国传统之有效教育原则和方法,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他关于孔子思想的阐释,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编辑文化创新的本原是中国古代文化,原动力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国文化的文化选择意识、文化精英精神、对外开放和文化创新精神是中国学术期刊编辑文化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校音乐教育要继承、发扬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之精华,立足于本土的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音乐文化教育。其中3点尤为重要:中西并重;德乐并重;舞乐并重。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历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文斌 《科技信息》2010,(26):64-64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管理要人性化,要顺应学生发展的天性,要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渗透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掌中一个重要的教掌任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市场营销掌中中国古代哲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教育应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市场营销掌》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教育不仅是中国文化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文化赖于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两家的文化体系和它们的哲学思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价值观、人材观规范和制约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延伸到当今。道家思想,尤其是它的养生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主体,它的“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可归纳为"气之精神",中国古代服饰普遍贯注了"气之精神"。古代服饰稳定的形式、总体特点以及用色制度等都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气"的完整性和稳固性,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气之精神"也不可避免地给服饰的多样化发展带来限制。  相似文献   

12.
抛弃传统的自由,是一种无根的自由。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有其自由精神的,而蕴含文化传统的中国古代教育也有其自由的特质。儒家的教育思想有其自由因子。儒家自由教育的目标是整全人格,其内容是“六艺”教育,其方法是弹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传统文化比较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白马论》中"白马非马"这一特定思想的分析,阐述中国名辩学和西方传统逻辑学的不同。提倡把中国古代名辩学思想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分析,以还中国名辩学思想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居中心地位,是世界文明史上特有的文化奇葩.它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历经商周、春秋战国、汉唐宋、明清等发展阶段,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和实践,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指古代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具有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应先熟悉其背景。从时间上说,应放到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从空间上说,应放到全世界大背景中加以比较。不认识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水、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国古代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作了简要回顾和梳理,并同时将之与现代化"依法治国"的内核作一比较,以期能扬弃和借鉴部分古代传统法律文化,古为今用,以便能完善现行法治,推进"依法治国"之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任宝海  任宝玲  赵静 《科技资讯》2011,(32):176-177
传统文化作为维系中国人精神的纽带,影响着全体华人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渗透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国家和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在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古代文学是古代文人、文化思想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是古代文学的基本主题,爱国精神是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精神;和谐思想是古代文人的基本思想,古代文学对和谐精神有着充分的表达;自强精神是古代文人人生价值实现的动力,古代文学常常成为文人借以励志的工具。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人文素质提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古代文学教学应立足高校素质教育发展之需积极改革,承担起建构新时代人文精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武术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切入点,从道家思想的准则,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2个方面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既是一个创造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本文从汉字的语音、结构、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汉字中蕴藏的平衡、和谐的特征,从而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以和为贵的精神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