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荧光法测量气体温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诱导荧光(LIF)法测量气体分子的温度,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灵敏度高、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干扰等优点。设计了用该方法测量气体温度的一套实验装置。通过光纤传导,测量了激光诱导的碘饱和蒸气荧光在不同温度下的波形。证实了荧光信号按指数规律衰减,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荧光衰减的时间常数。进而分析、处理,得到碘荧光的衰减时间常数和温度之间的经验公式。公式计算与实际测量的偏差最大不超过 1. 55 ns。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纤在光纤通信及光纤传感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荧光衰减寿命作为传感参量,对荧光寿命随应变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数据对荧光光纤应变响应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可实现对应变的测量,同时由于实验系统对温度的响应相对于应变的响应很小,所以可以忽略温度的影响,并针对于结果中所表现的荧光寿命的周期性的振荡现象做了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蓝绿色荧光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发射光峰值为487nm的蓝绿色荧光粉,研究了以某种碱土金属离子置换铝酸锶中的锶离子的效果。考察了助熔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添加少量磷对制得的荧光体的发光亮度的影响。发现作为原料的薄水铝石的预先热处理温度不同对所得荧光体的发光亮度有显著影响。进行了XRD分析,光通维持性和稳定性测试。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系列中氮茚化合物,比较了它们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情况,探索了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其光学性能之间的某些关系,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对该类化合物吸收光谱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化合物的Stokes位移、荧光强度以及荧光量子效率的影响都较大,中氮茚化合物分子的荧光特性首先取决于它自身的分子结构,特别是各种能增强系间穿越过程的取代基的存在,而外界因素,如介质,温度、压力、浓度、酸度等对试剂荧光特性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首次采用荧光光谱法对中药注射液热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发现在恒温(40℃、80℃)条件下、不同中药注射液随时间变化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图,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对其谱图和荧光强度的分析,能够反映出恒温(40℃、80℃)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荧光光谱的差异,不同温度对谱峰强度的差异性影响及不同注射剂热稳定性变化曲线的差异.找出了不同温度下不同中药注射液荧光强度减弱10%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浊度、温度对叶绿素a现场荧光仪测定叶绿素a的影响。分别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叶绿素a现场荧光仪测定了不同温度、浊度梯度下小球藻水样的叶绿素a浓度值,探究影响规律和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温度在7~30℃范围内,对叶绿素现场荧光仪测定叶绿素a浓度无显著影响;浊度在0~1 000度范围内,需用叶绿素a浓度实测值减去0.0174倍的浊度值(度)对测定值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7.
无机阴离子使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Irgacure261)的荧光增强,而Fe(Ⅲ),CD(Ⅱ),Ni(Ⅱ)等离子使之荧光强度减弱.讨论了pH值及温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无机离子使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荧光增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荧光光纤温度检测系统中导致荧光寿命存在非线性误差的原因。为更好地实现误差补偿功能提高检测精度,本文采用模糊策略对荧光寿命进行非线性误差补偿,以消除误差产生的影响。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和实际系统的检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基于模糊策略的荧光光纤温度检测系统能有效地提高荧光寿命值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对于提高荧光光纤测温系统的精度及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E.coli BL21原核表达,纯化得到了His-hPin1融合蛋白,并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在中性条件下进行不同温度处理,SDS-PAGE分析表明,低于40℃处理不会影响His-hPin1的溶解性,50~100℃处理会使其部分变性而沉淀.荧光发射光谱研究表明,未处理的His-hPin1具有339nm的荧光发射峰;热处理使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变化,低于40℃处理对His—hPin1的荧光强度影响较小,50~100℃热处理使HiS-hPin1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圆二色谱研究表明,热处理对His-hPin1的二级结构有影响,引起α-螺旋含量的明显减少,而无规卷曲增加.以上数据表明hPin1是一个相对热稳定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氧化石墨烯与DNA分子荧光探针的反应温度、DNA链长度对FRET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氧化石墨烯与DNA分子荧光探针的反应温度、DNA链长度对FRET效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氧化石墨烯浓度越大,其对DNA分子探针的荧光猝灭效率越高;氧化石墨烯与DNA分子荧光探针的反应温度越高,淬灭效率越高;DNA链越长,氧化石墨烯淬灭的效率越低.因此,氧化石墨烯的浓度、氧化石墨烯与DNA分子荧光探针的反应温度、DNA链长度对FRET效应都应该是设计生物传感器时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β-NaYF4掺杂Ho3+和Yb3+离子的微米晶体在低温下的上转换荧光特性。方法 通过水热法合成β-NaYF4微米晶体,用FLS980光谱仪获取样品在室温和4~294 K温度下的荧光光谱以及荧光寿命,应用玻尔兹曼分布原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确定了最佳的稀土离子掺杂浓度。通过对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的分析,结合玻尔兹曼分布得出温度在上转换发光中的作用。结论 随着温度的升高,Ho3+5F55I85S2/5F45I8跃迁发射峰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控制变量法,逐一研究温度、浓度、时间、有机物(猝灭剂)等因素,在液体铀分析中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做研究验证。液体荧光法。主要结果 (1)样品pH值在3~5和7~9之间荧光强度比较稳定,而随着pH值的增加,荧光强度也不断增加。(2)溶液温度的变化对荧光强度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络合效率降低,直至完全失效。受条件所限,样品测量温度在(0~30)摄氏度之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大。(3)溶液浓度极低时,样品中铀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呈线性增加。由于WGJ-Ⅲ微量铀分析仪适用范围为(0~20)ng/mL,在测量范围内,仪器的荧光强度随着铀的含量呈线性增加。对于每台仪器的性能不同,建议测量时选择适合该仪器的测量区间范围,确保准确性。(4)对于大多数样品,加入荧光增强剂后的荧光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到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个别样品的情况与之相反。(5)乙醇对荧光有熄灭作用,遇到这类样品需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测量。(6)光源强度对荧光强度有直接影响。pH值的变化对溶液的荧光强度有很大的影响。pH在3~5之间荧光强度比较稳定。pH在7~9之间荧光强度最高。荧光增强剂荧光强度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30)摄氏度之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大。样品中铀的含量在仪器测量范围内呈线性增加关系。样品中荧光强度在一定时间内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猝灭剂(乙醇)对荧光有猝灭作用。仪器光源强度对荧光强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分批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及氮磷营养元素对两种赤潮藻增殖的影响,发现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要求的温度较低,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3℃,生长温度上限在33℃至34℃之间;微小角毛藻(Chaetoceras minutissmus)的生长最适温度约为30℃,生长温度上限在41℃与44℃之间。氮磷缺乏使两种藻的增殖受阻,生长周期缩短,且缺氮比缺磷的影响大,测定表明两种藻的荧光激发光谱的高峰位置都在580nm附近,而荧光发射光谱的峰位为675nm.DCMU能引起两种藻活体荧光的增益,海洋原甲藻的增益荧光比率(F_D/F_X)为2.5,角毛藻的荧光比率较低,通常小于2.0。  相似文献   

14.
刘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090-5094,5120
通过"一步法"制备超支化聚酰胺-胺,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在原有370/450 nm基础上,在300/370 nm处出现另一组荧光峰,荧光寿命测试对这一发现做了验证。同时研究了温度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300/370 nm荧光发射基团对温度较为敏感,在40℃加热处理后荧光团结构发生转变,最终转变为370/450 nm。初步研究了金属离子(Cr3+、Mn2+、Fe3+、Co2+、Ni2+、Cu2+)配位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少量金属离子的加入,对荧光有一定的影响,Fe3+具有显著的荧光淬灭效应,Cr3+也使荧光强度降低。与此同时,超支化聚酰胺-胺与罗丹明B混合物的复合荧光做了初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发现其荧光发射峰在原来单峰基础上变为两组荧光发射峰,而且在紫外灯下观察到白色荧光,对于白色荧光报道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磁场对酶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磁场强度、温度、介质和磁化时间下,磁场对乳酸脱氨酶、肌酸激酶、尿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构象的影响。发现磁场能影响酶的构象,但光谱变化与酶活力变化无一定规律,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的合成路线制备了蒽体学荧光质-9.10-二苯甲基蒽和9.10-二苯乙基蒽,并对温度和溶剂的影响作了探讨,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鉴于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海上平台含油污水的排放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在渤海某油田搭建了一套基于紫外荧光法的水中油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近1年海上平台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温度下监测的油浓度测量值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生产水流动会造成水质浑浊,受浊度影响,在线测量值与平台实验室测量值产生较大的差异;由于窗口油污和生物附着,故在维护周期内会出现明显的数据漂移。因此,需对荧光特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温度、浊度等)进行补偿校正并加强光窗防护,以便进一步提高水中油在线监测系统在海上平台应用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氨基酸-茚三酮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氨基酸分析的灵敏度,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在锌离子的存在下壳聚糖对氨基酸-茚三酮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探讨了荧光增强作用中金属离子和壳聚糖浓度的影响及其生成配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的机理及条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掺杂不同摩尔比Ce(II)离子的邻苯二甲酸钡荧光体(BaPHT:Ce),测定了基质及荧光体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和指认,讨论了掺杂离子Ce(III)对这些荧光材料红外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以溶胀法从酵母细胞中提取胞内酶,粗抽提液再经过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G6PDH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7℃和pH8.8.考察了金属离子对G6PDH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Cu^2+和Hg^2+对G6PDH具有荧光猝灭作用,且符合荧光静态猝灭的Stern—Volmer公式,因此可利用荧光猝灭的性质进行痕量金属离子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