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如何解决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亲蟹的选择、幼体的培育,饵料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84年我们初步研制了一种以海洋酵母为蛋白源的对虾幼体配合饵料,并用以开展小水体培育虾苗的试验。之后又改进了配方,进行了多次实验性育苗和生产性育苗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使用我们研制的配合饵料培育长毛对虾幼体已得到如下几方面结果:1.使用配合饵料,在水温24—26℃的条件下,完成Z、期到P1期的幼体变态需九天时间。2、育苗率可达70%以上且苗体健壮活泼。3、若自M1期起搭配轮虫、丰年虫,育苗率和苗体健康状况均有提高。4、育一万尾虾苗需饵料费0.20元。  相似文献   

3.
2004年和2005年分两次进行方斑东风螺(Bab ylona areolata)幼苗变态初期的饵料种类和投饵量的对比喂养实验,比较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远海梭子蟹(Portun us pelagicus)、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和文蛤(Meretrix me...  相似文献   

4.
河蟹土池人工育苗期间,由于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同一地区大眼幼体变态成幼蟹的时间比较集中,易造成购销双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作者已就室内工厂化育苗与土池育苗相配套的方法以期解决上述矛盾提出了见解。但仅具备土池育苗设施的厂家如何解决这类矛盾,其中的某些技术环节尚需进一步探索,故笔者通过实验并根据1996~1998年的生产性试验,提出几种延迟大眼幼体变态的方法以延长苗种销售时间,供育苗厂家参考。1材料与方法1.1大眼幼体来源第5期蚤状幼体变态成为大眼幼体第一天计为大眼幼体的第1d龄;用100目筛绢做成锥…  相似文献   

5.
实验观察了不同饵料、池底、密度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裸腹蚤时,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3种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78.1%。残杀率最低平均为11.4%;海泥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投喂3种饵料的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84.8%,残杀率最低平均为7.6%;裸腹蚤是青蟹大眼幼体培育适宜的饵料.而海泥则是大眼幼体变态适宜的池底.不同培育密度对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大眼幼体的培育密度为3尾/dm^3时,其蜕皮变态率最高,而残杀率与大眼幼体培育密度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摄食与饥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在正常摄食条件下,经过69d培育能够顺利发育,蜕皮8次.早期叶状幼体在饥饿条件下的培养结果表明:初孵叶状幼体耐饥饿能力较强,完全饥饿192h,仍有存活的幼体;推迟投饵24~36h,幼体可发育变态至下一期,并且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初孵幼体饥饿120h后,虽然具有摄食能力,但不能正常变态.叶状幼体摄食卤虫幼体时间达60h后,即使不再投喂饵料,叶状幼体仍可依靠体内蓄积的能量,变态到下一期,但是变态率比较低.间断投饵对于幼体的变态期的存活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稳定生产单胞藻饵料以满足幼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已成为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几项措施仅供参考。1种类选择在泥蚶幼体培育阶段,幼体对藻类大小、种类有所选择。D形幼虫开口摄食时,以个体较小为宜,如球等鞭金藻3011(Isochorysisgalbansgalbans)、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gensisHuVraSp.)、绿帕夫3012(Pavlovariridisgalbana)。至后期,为了使营养全面利于幼体顺利变态附着,以金藻、角毛藻(ChaeocerosSp.)及扁藻(PlatymonasSp.)混合投喂为好。附着后利用扁…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延长河蟹抱卵期的胚胎发育时间,从而达到保存后期育苗亲蟹的目的:结果显示:从眼点期至幼体孵出所需时间为:水温约19℃需7天,水温约16℃需11天,水温约8℃需24天。在河蟹早期育苗过程中用鳗净和磺胺类抗菌素进行水体消毒,使Z1至Z2变态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对虾育苗需使用活饵如硅藻、卤虫幼体等。近年使用豆浆、蛋黄以及豆浆制备物等人工饵料培育对虾幼体已获成功。但这类饵料不能全部代替硅藻和卤虫的作用,而且这种饵料易受细菌侵附、从而使饵料分解影响水质。自70年代未以来,各种类型的微粒饵料(MD)的研制受到国外学者重视并对其饵料效果进行投喂试验。随着对虾营养需求的研究,用人工微粒饵料(MED、MCD)培育对虾(P.japonicus)幼体从 Z_1期—P_1期82年首次获得了成功,并且在生产上得以应用。83年继又报导卡拉胶粘结微粒饵料(MBD)饲喂日本对虾幼体,从 Z_1—P_1期达到了67%的成活率。在此情况下,国外微粒饵料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0.
河蟹土池育苗阶段性养水给饵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于1997年3~4月和1998年4~5月在浙江舟山、鄞县两地河蟹土池育苗中进行了一种阶段性养水给饵技术的试验。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孵幼前的施肥养水、幼体培育中丰年虫无节幼体的间断性停喂和后期外源性天然饵料的利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饵料及亲蟹成本,而且可明显提高一期蚤幼的变态率,稳定土池育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5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对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共135万粒受精卵,孵出68万尾仔鱼,孵化率50.3%.在育苗水温为25.4~29.4℃,海水盐度为26.6~30.6,饵料系列为轮虫一卤虫无节幼体一桡足类的条件下,经34d培养,育出全长14.5~24.3mm的双棘黄姑鱼幼鱼18万尾,育苗成活率达26.5%,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钠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为实验对象,以发育次日为实验起点,对其进行了亚硝酸氮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对三疣梭子蟹Z1期幼体饥饿和饱食两种状态下72 h半致死浓(LC50)分别为为2.282mg/L和2.736 mg/L,Z2期幼体分别为9.955 mg/L和11.541mg/L,Z3期幼体分别为19.487mg/L和30.336mg/L,Z4期幼体分别为14.243 mg/L和15.568 mg/L,M期幼体分别为69.110 mg/L和126.020 mg/L;饥饿与饱食状态下72 h半致死浓度无显著差异;三疣梭子蟹育苗池亚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0.228mg/L以下。最后就亚硝酸盐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和急性致毒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若干生态因子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齿围沙蚕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围沙蚕属。其个体肥大,是优良钓饵及海水鱼、虾、蟹类的饵料,经济价值高,出口量大,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点产品之一。国外早已开展大面积养殖。我国近几年来也开始了养殖,但其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还未过关。双齿围沙蚕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虽有一些报导,但生态因子对其变态、受精、孵化、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尚未见较系统的报道。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为该种的人工育苗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沙蚕亲体采自浙江慈溪市龙山镇沙蚕养殖场,经人工培育至异沙蚕…  相似文献   

14.
卤虫(Artemia salina)在大多数鱼类和甲壳类幼体培养中,作为一种理想的活体饵料而被广泛地应用。目前,卤虫卵主要靠自然资源提供。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人工育苗技术的普及,育苗场对  相似文献   

15.
2012-2013年在浙江宁波市象山港湾苗种有限公司育苗场,以野捕岱衢洋大黄鱼驯养繁育的后代性成熟鱼2 260尾为亲本,通过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催产,共获得受精卵1.58×108粒,在水温23~24℃、盐度22~24、pH 8.0~8.3、光照1 000~1 500 lx条件下,共孵化出仔鱼苗1.13×108尾。鱼苗培育以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为系列饵料,在水温22~24℃、盐度22~24、pH 7.9~8.3、光照1 000~3 000 lx条件下,经过42~47 d得到全长2.5~3.0 cm鱼苗3.21×107尾,成活率为28.4%。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亲鱼的培育、饵料系列的转换与搭配、水质的管理以及密度的控制等技术关键。本试验结果为今后岱衢洋大黄鱼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观察研究室内育苗、池塘中间培育和海区养殖过程中的方格星虫的消化道发育和摄食特点。结果表明,方格星虫消化道结构由"C"环结构发育成双肠环结构,变态7~10d后,发育完善;消化道随体长和生长日龄增加而增大,成体方格星虫消化道约为其体长的4倍;摄食饵料由单胞藻转变为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幼体摄食最大沙粒径小于翻吻触手基径;方格...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995年4月24日~5月8日,在登高岛盐场育苗场50m^3,水体育苗池,进行了用几株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S.P.)混合菌液作为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苗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取得了明显效果,育苗池水透明度提高约20cm,幼体挂脏率下降50%,变态提早1d左右,且多产仔虾百万尾。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育苗条件下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摄食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 ,测定了点带石斑鱼育苗池中饵料生物的种类和密度 ,同时解剖观察仔鱼的消化管 ,测定其食物组成 ,并根据食料基础和食物组成的测定数据 ,分析点带石斑鱼仔鱼开口期对不同饵料的选择性 .结果表明 ,点带石斑鱼仔鱼于 3d龄开始摄食 ,摄食的第 1d只能选择小球藻和一些贝卵为食 ,对贝卵的选择性指数为 0 .374 0 ,小球藻的选择性指数为 0 .0 144 ;摄食的第 2d ,开始摄食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 ;开口的第 5d开始摄食桡足类幼体 .点带石斑鱼仔鱼白天摄食 ,夜间不摄食 ,对食物的消化速度很快 ,仅 1个多小时胃内的食物就可以完全排空 .  相似文献   

19.
文蛤幼体的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蛤幼体对几种单胞藻的摄食及饥饿实验,研究了几种单胞藻的饵料效果及适宜投饵密度,幼体营养贮存饱和点(PRS)和幼体发育变态不可恢复点(PNR).等边金藻和扁藻为文蛤幼体的适宜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的适宜密度为:扁藻0.5~1万/mL,等鞭金藻2.5~5万/mL,混合投喂(金藻+扁藻)(1.25+0.5)万/mL.老化金藻藻液对幼体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文蛤幼体的PNR和PRS50各为5d左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