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模拟原料,在实验室内的脉动烧结装置上,进行脉动气流烧结试验,探讨脉动气流的频率变化和抽风负压等因素对烧结过程的强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脉动气流频率分别为1,15,3Hz时,烧结速率提高了218%,636%和783%·当脉动气流频率大于4Hz或抽风负压较高时,脉动频率的变化对烧结速度的强化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定量评价烧结机宽度方向上布料均匀性状态的方法. 通过对烧结机废气温度的检测,利用烧结工艺及气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描述该均匀性评价指数的数学模型,以解决现阶段仅凭人工定性判断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在线监测软件. 实践证明,该模型能客观、定量地反映出烧结机宽度上各部位料层密实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梅钢竖冷炉的布料方式,采用离散单元法和多孔介质模型研究中间布料和边缘-中心布料对炉内烧结矿的偏析、空隙率分布、气流分布以及气体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中间布料,采用边缘-中心布料时,大颗粒偏析区域由中心区和上部边壁区变为中间区,且烧结矿偏析得到改善.床层空隙率虽有下降,但沿宽度方向分布更均匀.中间布料条件下,气体流速主要呈沿边壁区向中心区逐渐增大的分布,且气体压力较小.边缘-中心布料时,气体流速呈中间区较大、中心区和边壁区较小的“Λ”型分布,但上述区域间的流速差值减小.气体压力增幅较大,但能够沿高度方向同步下降.综合上述因素,推荐使用边缘-中心布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流粉碎对B4C粗粉 (比表面积为 0 5 2m2 g,中位粒度为 2 0 4μm)进行粉碎实验 ,研究了气流粉碎次数对粉末性能、压坯密度和烧结密度的影响及成形压力和烧结温度对B4C烧结密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粉碎次数达到 3次后 ,可获得中位粒度小于 1μm的B4C超细粉末 ;经过 4次气流粉碎的B4C超细粉末 ,其比表面积为2 5 3m2 g ,中位粒度为 0 5 6 μm ;该粉末于 2 2 5 0℃无压烧结 1h ,其烧结密度为 2 0 7g cm3 ,达到理论密度的82 .5 % ,平均晶粒粒度为 5 0 μm .可见 ,气流粉碎能改善B4C的烧结性 .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环冷机的余热利用量为目标,对环冷机的布料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研制实现新型布料工艺的设备。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局部非热平衡双能量方程模型建立环冷机内烧结矿冷却过程的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对环冷机不同分层布料工况下烧结矿冷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粒径由料面至底部为中—小—大分布的工况余热利用量最大,比常规工况提高14.05%。以此工况条件下台车内料层分布状态为理想目标布料状态,着手进行偏析布料斗的设计研发,并且对研制的偏析布料斗进行半工业化试验研究。偏析布料斗在环冷机布料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偏析布料效果,并且偏析布料状态为理想目标布料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流粉碎对B4C粗粉(比表面积为0.52m  相似文献   

7.
烧结环冷机分层布料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局部非热平衡换热理论,建立多孔介质内气体-颗粒两相非平衡换热的能量双方程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自编程序的结合,对三维环冷机内的换热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环冷机内各层物料粒径对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布料工艺,将大粒径物料分布于环冷机底层,小粒径物料分布于中层,可以增加约14%的余热利用量,且有助于实现环冷机内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研究结果对环冷机分层布料以及余热利用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COREX熔化气化炉炉顶布料设备由煤-溜槽和DRI-挡板两种布料器组成,其中DRI-挡板属于新型布料器,布料规律尚不明晰.通过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DRI-挡板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DRI-挡板的操作参数对布料过程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考察了挡板角度对布料落点位置的影响,获得了布料档位与挡板角度的对应关系.还考察了料堆的形成过程和单一物质多粒度混合布料形成的料堆内部偏析情况,获得了不同档位半径物料的粒度偏析信息.同时也考察了矿石和焦炭混合布料过程,获得了矿焦的径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COREX现场合理调节布料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旋转布料机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垃圾分散效果及燃烧效率.通过建立旋转布料机运动模型及其布料方程,对影响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与溜槽转速和摩擦因数相比,溜槽长度和倾斜角度对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影响更大;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随着溜槽长度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倾斜角度和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结合实际工况为某型号旋转布料机提供几组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对KS型气流纺纱器力学特性—轴承的动态负荷、转轴的临界转速、带轮和转杯的质心位置及动平衡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了保证纺纱器性能和提高运转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借助未熔丝材的活塞作用,部分熔融沉积造型(FDM)技术靠料丝插入的驱动力将熔融材料挤出.在分析加料段中熔融物料流变特点的基础上,找出确保熔融物料不会从料丝插入口间隙处溢出的三个影响因素(P/z、表观粘度ηa和料丝半径r0),得出料丝插入速度VS应当大于临界速度VS0.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用作饲料添加剂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和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邯郸地区的6个膨润土样品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理化性能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邯郸地区的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通过人工钠化转化为钠基膨润土后,物化性能优良。邯郸膨润土中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而害微量元素如Cd、Pb、As、Hg和Cr等的含量却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综合分析表明,邯郸膨润土可以满足作为矿物饲料添加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溶质原子在晶界的平衡偏聚、非平衡偏聚、晶界偏聚溶质向沉淀析出转化以及冷却速度等因素的晶界偏聚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晶界及晶界附近扩展畸变区对溶质的吸附作用和吸附能力.对含硼0.001 0%的Fe-40%Ni-B合金体系从1 150℃连续冷却到640℃的过程中硼的晶界偏聚状态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表明,晶界区域硼富集因子在降温初期增加较快,随后增幅变缓,模拟数据显示过程中有晶界区域硼原子向晶内的反向扩散;当晶界上偏聚的硼转化为析出物时,晶界区域富集因子的增加再次变快.模拟计算结果与已发表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微带线—槽线馈电的Vivaldi天线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带线-槽线馈电结构参数对Vivaldi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将该天线的参数归纳成微带短截线的尺寸、槽线环形谐振器的尺寸、天线渐变指数及开口尺寸3个部分,并分别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仿真设计.结果表明:3个部分主要参数对带宽均有较大影响,设计时槽线谐振腔半径不能随意增加,其值应与天线工作波长的1/4相当,扇形微带短截线夹角直接影响高频部分,有助于带宽的提高,随着渐变指数的增大,天线的增益和主瓣电平减小,波束宽度增加.该研究为该类天线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商城产合征姬蛙(Microhyla mixtura)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商城合征姬蛙的食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成蛙主要捕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其中以鞘翅目、膜翅目昆虫为主,有益系数达95.08%.  相似文献   

16.
在物料运动的同时称量出其重量称为动态称重。动态称重因为涉及的参数多、运动状态下干扰大,所以比静态称重要复杂的多。本文给出了自动进料系统中动态称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称重中的主要干扰来源和特性。最后利用小波分析理论对称重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给出了工程应用中的最终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17.
褐马鸡是我国的特有珍稀鸟类.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仍在减少.有关研究人员经过探索、研究,在自然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繁育,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其养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褐马鸡保护对策,旨在总结出经验和方法,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及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熔积直接制造容积式送粉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送粉系统粉末均匀性差、难以准确计量、不能输送超细合金粉末的缺点以及等离子熔积直接制造需要送粉气流量小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容积式送粉系统.采用双电机传动,粉末的计量与输送分开.定量机构精确计量送粉流量,高速柔性刷将送粉腔中团聚的粉末打散并在送粉气作用下输送到熔池中.采用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LED数码管显示送粉速率和粉末余量等状态信息,送粉参数既可通过人工设定,又可以由上位机控制.送粉测试和等离子熔积试验表明:送粉误差小于2%,送粉气流量小于0.15m^3/h.单道焊的熔积层高度与送粉速率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黑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及添加纤维素酶混合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蛋白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为 m(啤酒糟 )∶ m(麸皮 )∶ m(豆粕 )=80∶ 15∶ 10,原料含水量为 60%,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 30℃ ,pH为 6.0,接种量为 2%,培养时间 3 d. 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 41.52%.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型铸造仿真软件ProCAST和UG软件平台,采用形状优化技术,通过对涡轮叶片原浇冒口工艺参数优化,实现了涡轮叶片浇冒口形状及工艺参数的自动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提高了浇冒口工艺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了叶片质量,为实际生产提供了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