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册"与"典"     
我国古代用于阅读的,主要是竹书。《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意思是说,长短不一的竹简用两根绳子编串在一起就是象形的"册"了,而"册"的作用是书写天子的符命,即诸侯晋见天子时接受册封的命令。但实际上"册"的书写内容要广得多,并不局限于天子的符命,如《战国策》就是当时用"册"编串而成的一部史书。  相似文献   

2.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对我们星球的理解"演讲报告,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引起了很大反响,相继提出"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的实施构想,美国已经开始"数字城市"的建设.我国国家领导人对此问题极为重视,把"数字中国计划"作为国家战略计划提到日程上.我省提出实施"数字福建"的有关问题,这对将来实施"数字福建"的计划是具有前瞻性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陈瑞娟 《科技资讯》2006,3(31):117-118
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读"的本质和教学意义,阐述了唯有重视"读"才能发展"高能"并进而取得"高分",并综合分析了"阅读"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医"八纲"构成了中医在诊断疾病时辨证的纲领,"八法"为治疗提供准则,而这些"纲""法"在临床辨证施治实践中,突显出不足.时至科学发达各种有害物质作用于机体的今天,"八"纲"八"法更显得力不从心,对所谓"不治之症"的"异证族"理念显得朦胧,实用性不强,造成了辨证错误和施治不得法."异"纲"变"法说将其在"八纲"基础上增进一"异"纲,便于归类辨证,"八法"施治上补进"变法"进行施治,达到对不治之症"异证族"的有效治疗,提供最佳的"理、法",衍生出具有特殊疗效的"变法之剂""方、药".  相似文献   

5.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选录的<荀子·劝学>篇中对"诗曰:'嗟而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而景福'"这段话中"靖"、"共"二字的释义有些不妥.在先秦典籍中,各家分别将"靖"字释为"安"、"治"、"谋"、"安谋",或作"静";对"共"字,有的释为"具",有的释为"恭",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认为"共"与"恭"是异体字,等等,各家分歧较多.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对两字进行考证后认为,将"靖"字释为"安也",将"共"释为通"恭"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虚拟人"替你"吃"药"挨"刀"虚拟中国人"计划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爱华 《科技潮》2002,(6):10-11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病人不必再为误诊担惊受怕,因为将有"虚拟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吃"药"挨"刀.这不是梦境,因为,一项名为"虚拟中国人"的计划已经启动.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实验室张晓鹏博士介绍,中国科学家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虚拟中国人"计划,以提高中国整体医疗水平,推进中国医学的信息化、可视化、诊断定量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空巢"不"空"     
"空巢"(EmptyNest),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很多人认为这个词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那么,究竟什么是"空巢"呢?单从字义上讲, "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父母,只剩下上一代人单独生活的家庭.  相似文献   

8.
商大伟 《中国西部科技》2004,(10):101-102,48
"三农"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并坚定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为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当前重要的是坚定不移把中央的这些战略、方针、措施逐级落实,务求实效,要防止和克服"头重脚轻"、"口重手轻"和"肢端梗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科学评价"儒商"及其"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商"实指有文化教养的学者化的商人,而非指单靠儒家伦理经营的商人。它是明代中期以来,市镇商品经济发展,消费主义思潮兴起,士大夫迫于生存的产物。"儒商"的"诚信"商业伦理,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但它也存在过重主观承诺、忽视契约法制的致命弱点。对"儒商"及其"诚信"的研究,应避免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10.
"管理人"与"管理组织"并不是一回事--当我们将管理客体看作是"人"时,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个别的、特殊的、独一无二的,管理就成为了特殊人物、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特殊性"管理;当这种"特殊性管理"发生在大型商业组织里,造成的管理混乱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只有将管理客体看作是一个"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众生平等的伦理思想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同时更深刻地阐释了所有存在的本性上的统一性,揭示了人和自然在佛性上的内在一致性,进而使得人类能够以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怀去关照自然。爱护自然,因而佛教众生平等的伦理思想成为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论霍桑作品中的"原罪"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霍桑在他的作品中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罪恶的处处存在是现实所在,人性是罪恶的,这就是他"原罪"思想的主题.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宗教和家庭的背景.象征主义是他作品中烘托这一主题、阐释人性的重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人的本质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作了较系统的阐发,既回答了“总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又剖析了作为具体的“人”的特殊的活跃本质。文章还结合实际探讨了科学地理解人的本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其中必然涉及到“价值”这个概念。一直以来,哲学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一直将人作为价值主体,但是在当代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面前,人类不禁反思,人作为主体、自然作为受体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究竟自然本身是否存在其内在的价值?与历史上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生态主义价值观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5.
16.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关心、爱护。儒家对自然的态度具有浓厚的情感性、道德性和宗教性,对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强调和谐,忽视对立;强调自然万物的伦理道德意义,忽视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因此难以激发人对自然的探索、改造和利用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现代精神不易相融。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儒家三论“,即“人性论“、“修养论“、“人伦论“,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它彰显儒家人格魅力,展示儒家人性光辉,体现儒家应遵循的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秩序,具有积极的精神动力作用。并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自我实现"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从不同的立场提示了人自身发展之谜,构成了理想的目标,从而出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理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简要介绍与评价,拟就人性的由来,人的发展的动力以及在个体的发展中受动性与主动性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小妮的散文,在朴素平实的外表下,却蕴含着一种在当今散文中少见的终极关怀精神:对理想、道义的坚守,对人的尊严、个性的确认,对普通人苦难与不幸的宏大悲悯,以及对现代世俗生活的深刻置疑。她散文的题材域是宽阔的,但其内在精神却都可以归结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究竟什么是人,什么是人应有的家园?”与对人的理解相应的是她对诗的理解:“活着之核就是诗的本质”;“诗人就是最平常的人。”由此导致其散文无论内涵还是形式都具有一种沛然诗性。  相似文献   

20.
色有女色和脸色之分.好色是人性基本,好德如好色是君子的境界.避色是人性的外化和层次.正色近乎品德,是人性的自觉.色论在儒学中占有相应地位,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