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借鉴有极点配置约束混合H2/H∞问题的解决,从多目标控制的角度设计发电机励磁控制器,并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实现,这种多目标的状态反馈控制,可以使机组在故障前后状态分别达到其各自的性能指标,并且控制代价合理、具体算例说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同步发电机励磁装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文章设计的励磁控制器以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在简要阐述励磁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给出了励磁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勇  徐珊珊  白强 《山东科学》2008,21(2):75-78
针对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参数自校正的PID控制器,采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通过在线辨识同步发电机的参数,实时改变PID控制器的增益系数,从而实现同步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最优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发电机励磁系统最优控制器,建立了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发电机组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励磁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两种不同的运行状态下的动态仿真分析表明,该最优励磁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加系统的阻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频输电系统非线性的特点,基于非线性微分几何控制理论,提出了分频输电系统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设计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不仅可以提高分频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减小了发电机端电压的波动。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种控制器与仅考虑稳定性而设计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相比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分频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发电机电压的调节精度。  相似文献   

6.
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非线性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理论,为发电机励磁系统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解决了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在励磁控制器设计上的困难,使实现线性化的过程比微分几何法更加简捷.清晰.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实用化过程,使所设计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达到了分散控制的要求,便于工程实现.用双CPU系实现的微机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对电力系统结构和工况的变化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为提高电力系统的标态稳定和暂态稳定水平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采用采样迭代学习方法,在不需要已知被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和对机端电压误差进行求导运算的情况下,设计出了一种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器,给出了励磁控制系统范数形式的收敛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避免了以往采用P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不足,显著提高了同步发电机功角和机端电压的稳定性.该成果不仅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迭代学习励磁控制算法的计算机实现问题,而且还将可能成为发电机的励磁控制方式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发电机和电力系统的技术指标,将PWM整流技术应用于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实现了励磁电流低谐玻和励磁功率单元高功率因数转换,提高了发电机供电质量,利用MATLAB平台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与传统可控硅励磁系统对比,采用IGBT实现的PWM励磁系统性能明显提高.结果表明,本设计改善了发电机机端电压波形,功率因数超过0.99,提高了励磁功率单元利用率,减小了励磁电流超调量,同时对抑制输入电流谐波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类不确定非线性时变时滞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H∞可靠控制问题,基于LMI方法提出一种对执行器失效具有完整性,对参数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且满足给定干扰衰减系数的鲁棒可靠控制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依据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励磁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设计的变结构励磁控制器,在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发电机端电压的动态特性。该控制器对系统工作点的变化具有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种控制器与已有的PSS控制相比,在改善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改善了发电机端电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直流变换器对干扰及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鲁棒PID控制器算法.PID控制器的参数应用区域极点配置(RPA)的方法来整定.考虑受控系统需对干扰具有鲁棒性,将PID控制和H_∞控制相结合,以LMI形式给出H_∞PID控制器的可解性条件.设计的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满足闭环极点分布在指定区域内以获得期望的动态特性,以及对外部噪声的抑制具有最大H_∞鲁棒性能界.此外,该控制器设计方法也可应用于参数不确定的多胞型直流变换器系统.Buck变换器的确定和不确定系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把直接大范围线性化这种非线性控制理论引入电力系统,为励磁系统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解决了电力系统强非线性给控制器带来的困难,并使得实现线性化的过程比微分几何法要简捷的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反馈补偿的概念和理论,从理论上保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电力系统结构、工况的多变性能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还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抑制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并考虑体系动力特性存在的不确定性,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设计了鲁棒H2/H∞控制器.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输电塔线耦合体系平面内外振动的受控运动方程,在状态方程的摄动矩阵中引入塔线体系模型的不确定性,运用MATLAB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工具箱设计了鲁棒H2/H∞的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并结合改进的限幅最优(MCO)控制算法设计了H2/H∞_MCO半主动控制器.以汶河-青云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为工程背景,分别对其进行在无控制、调谐质量阻尼器+黏弹性阻尼器(TMD+VED)控制、铅芯橡胶阻尼器(LRD)控制、固定增量(FI)控制和H2/H∞_MCO控制下的风振响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H2/H∞_MCO控制策略对输电塔的位移、加速度和塔底内力的峰值和均方差的减振效果比TMD+VED、LRD及FI控制策略的都要显著.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线性矩阵不等式 ( LMI)的标准形式 ,研究了常见的控制问题与 LMI的关系 .重点讨论了基于 LMI方法的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 ,以及鲁棒控制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推导了将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 ( LMI)形式 ,给出了通过求解 LMI构造控制律的算法 .以某水下航行器为例 ,设计了基于 LMI的鲁棒控制器 .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控制律算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人机纵向自动着舰,运用总能量控制系统建立无人机纵向自动着舰系统,根据纵向着舰导引系统速度为常数且具有抑制纵向风干扰的要求,设计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_□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对所设计的先锋无人机的纵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仿真表明:通过升降舵和油门的协调控制,实现了速度和航迹的解耦控制,且该设计能满足着舰要求,能有效地抑制纵向风干扰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基于T-S模糊模型控制理论下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励磁控制设计。建立一系列局部动态模型表示系统在每个局部区域的动态行为,然后利用隶属度函数把这些局部模型连接起来构造一个全局动态模型,最后采用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利用MATLAB/LMI工具箱得出了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有效,且其控制效果优于PID控制。  相似文献   

17.
放卷张力系统H_∞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刷机放卷系统对张力控制稳定性的要求,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对放卷张力系统H∞鲁棒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和仿真验证.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建立了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对系统不确定时变参数的分析,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了线性化改造.在建立的放卷张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利用LMI方法进行了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并对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LMI方法可以较容易地实现放卷张力系统的鲁棒控制.由于LMI控制器的设计具有不需要权函数和自动优化控制器参数,以及通过极点配置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等特点,因此在参数时变和外部扰动情况下,可以保证放卷张力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并且可使系统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