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于人类来说,母爱深沉似水,父爱厚重如山,动物界的母亲在抚育后代中无疑起着主要的作用,但一些动物爸爸也有值得称道的爱心事迹。海马雄海马在动物十大模范父亲里面名列榜首,不仅仅是因为海马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而且是因为"怀孕"的是雄海马,它一次可"怀上"1000个海马宝宝!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雄海马的腹部的正前方或侧面长有育儿囊,雌海马将卵产到雄海马的育儿囊里,雄海马负责给卵子受精,并在育儿囊里孵  相似文献   

2.
在水族馆,人们往往能够看到海马。它们因模样古怪、憨态可掬而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新的海马物种相继被发现,有关海马行为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虫一样的鱼这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直立着身子在水中游动,烟枪一样的嘴巴把脸拉得老长,看上去像马脸;自然条件下,这种动物生活在浅海,所以被叫作"海马"。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4,(4):5-5
正海马不是马,而是一种样子奇异的鱼。海马的口鼻部很长,身体一圈圈的,行动缓慢(因为只有两副小小的鱼鳍来推动身体),这一切让人感觉海马是进化过程的废品。与它们的近亲——尖嘴鱼和海龙一样,海马也以小小的甲壳纲动物——桡足动物为食物。它们的捕食方法是:潜到一只桡足动物上方,接着,在猎物逃逸之前迅速出击。这种行为很像一个人拿苍蝇拍打苍蝇,但和人不同,海马只有在足够靠近猎物的  相似文献   

4.
海马是鱼 海马之所以叫“海马”,是因为它的脑袋酷似马头,其实它只是一种浅海鱼类,属于海龙目海马属。 同普通的鱼一样,海马用鳃呼吸,靠背鳍的摆动来游泳。海马是个大家族,在全球都有分布,尤以热带居多。它通常附着在漂浮物上随波逐流,出没于沿海海藻丛生或岸礁多的海域。海马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通过吸管状的嘴将  相似文献   

5.
布封(1707—1788)是法国18世纪的著名作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称他是“近现代以科学眼光探讨物种起源的第一人”。他所著的36卷《自然史》中,有以动物分期为内容的一卷,中译为《动物素描》。  相似文献   

6.
偶语 《科学之友》2005,(2):82-83
《动物庄园》是一则旨意鲜明的政治寓言,它实质描述的是动物们从农场主手里夺取政权后怎样由民主制堕落到独裁制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奥威尔绝不是奔着“反对社会主义”而来,他的矛头直指当时斯大林的苏联,我们通过《动物庄园》可以很好地回顾那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4,39(8):768-768
海马伞-穹窿是海马与其它脑区连接的重要神经通路,将其切断后海马内的胆碱能末梢即变性,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工作报道神经节苷脂可促进脑损伤后的修复.本工作企图在切断海马伞-穹窿造成的学习能力低下的小鼠模型上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脑损伤后的学习能力的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马     
本文说的海马不是哺乳类的海马,而是鱼类的海马。海马的学名是 SOSNORSE,又名"龙落子",属鱼纲,海龙科。它身长一般10厘米左右,淡褐色,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首,且生活在海中,故得此名。又由于其形状与普通鱼类差异较大,因此容易被误认为不是鱼。的确,海马的长相很奇特。它的肚子挺得老大,披着一身铠甲,颇有几分武士风度。它身体呈侧扁形,有环状骨板;吻呈管状,鳃孔裂缝状;尾细长,能卷曲,常缠附在海藻或漂浮物上,扇动背鳍,作直立游泳。海马生活在近陆或浅海中,多见于沿岸海草丛生或岩礁多的海区。主要以捕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觅食时,眼睛盯住猎物,熟视一秒钟后,把管  相似文献   

9.
段军 《科学之友》2005,(9):45-47
回想儿时听过的故事《小壁虎找妈妈》,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小壁虎在寻找妈妈的途中,失去了自己的尾巴。可是不久它又有了一条新尾巴。后来,我们长大了,知道许多种蜥蝎都是靠尾巴活命的。当一只饥饿的大鸟紧紧抓住一条可怜的蜥蝎的尾巴的,蜥蝎只有一种逃生办法——甩掉自己的尾巴,逃到安全的地方。动物的尾巴有大、小、有肥、有瘦、有长、有短,但是它都是动物身上不可缺乏的部分,一旦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生活带来麻烦,它们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更是无穷。  相似文献   

10.
动物园中见不到的动物 动物学家谭邦杰先生在《中国的珍禽异兽》一书中记述:迄今为止,藏羚羊尚未在世界上任何一家动物园展出过。足见它的珍稀。 藏羚羊又称羚羊,它像羚而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羊,和大熊猫一样,在动物分类学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生长在高原,99%分布在我国的西藏、青海和新疆东南部的阿尔金山一带,可以说是我国独有。它也是我们国家的一类保护动物。其体长一般为130~  相似文献   

11.
吉祥的猴与“侯”猴为灵长目动物,善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古人将猿猴并称,有猨、犹、猱、獶、禺、为等名,《说文》中说:“为,母猴也。”“猴”本作“侯”,东汉班固(32—92)所撰《白虎通义》中说:“猴,侯也,见人设食伏击,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由于它是动物,所以加了个反犬旁“犭”,故名猴。自古以来,猴子在人们心目中是吉祥物,“猴”、“侯”同音,是对猴的称赞,引申为一种美。《诗经》中有“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韩诗》解释说:“侯,美也。”拜相封侯,是古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古代有公、侯、伯、子…  相似文献   

12.
在广袤的地球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每年人们都会发现一些新品种动物。最近,英国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从2008年新发现的动物中评选出了十种最奇特的动物。在这些动物中,有的体型比较奇特.比如最小的蛇;有的身体构造比较奇特。比如没有肺的青蛙;有的行为比较奇特,比如利用电场求爱的鱼。了解这些奇特的动物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也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无家可归     
1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在10月倡导“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在这里我们以较大篇幅的版面推介了一组关于动物保护的文章:《无家可归》提出了“动态自然保护区”的全新理念。《滴血的高原》以亲历的笔调,传达了作者对动物保护的深深忧思。《屠刀下的动物》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你看到人类贪婪的黑手是如何伸向野生动物的。  相似文献   

14.
从怀孕到出生:大象在子宫内孕育全过程一目了然据英国《泰晤士报》2006年11月23日报道,图像专家们利用超声、摄像装置和电脑图像制作软件,为我们展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动物在子宫内发育成长的电视画面。海豚的胎儿看来很上镜,大象的胎儿拍起来要麻烦一些。这个名为《子宫里的动物》的电视片,已在圣诞节期间在英国的第4频道和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15.
其它动物都在为生存终日奔波忙碌,同无数艰难险阻进行拼死搏斗;树懒却在热带雨林的树枝上高枕而卧。树懒真可怜,人们无休无止地嗤笑它。十八世纪法国有一位博物学家康特·德·布丰写道:"科学家无不认为树懒'懒'名在外,加之'五官'不正,实在是动物世界里的可怜虫!"此话不假。单是它的名字——树懒,就是一条该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大罪!《圣经》云:懒惰必然嗜睡,懒人定招饥寒。  相似文献   

16.
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是在谈到老鼠时才会想到它的存在,或者有如法国、英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猫作为观赏动物而列入家庭宠物的名单中。其实,尽管猫没有它的族兄族弟——狮、虎、豹那样威武凶狠,但是在整个人与动物的关系史上,它不仅在猫科动物中独占鳌头,而且就是在整个动物界中,也很难找到像猫这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都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20年间,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及其它动物试验发现,高浓度的紧张激素有使大脑中负责记忆和空间思维的海马细胞受损的可能。据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健康成人年龄的增大,人体内主要紧张激素--皮质醇,有使海马组织退化,导致人体识别能力下降的能力。研究人员曾对年龄在63至80岁之间的11位老年男女受试者进行过长达5年的试验。在试验期间,他们每年都要测试每位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结果发现,同皮质醇浓度适中或稍有下降的受试者相比,其中6位含高浓度皮质醇,且浓度还有升高迹象的受试者,在实际生活中更易激动和紧张。而5年后通过…  相似文献   

18.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1,36(3):220-220
8-精加压素(Arg~8-vasopressin,AVP)是一种内源性神经肽。曾报道它不仅具有加强记忆的作用,并且还能促进主动迥避行为和明暗分辨学习。我们过去的工作还表明它对海马神经元的活动有调节作用,因此提出了海马可能是AVP促进学习过程的中枢作用部位之一。由于海马伞和穹窿是海马的主要传出和传人通路,于是又提出了海马伞-穹窿切断后AVP是  相似文献   

19.
一只小小的蜗牛赢得了人们的目光,尤其是获得了不少网民的称赞,因为它向往光明,奋力地爬向阳光灿烂的洞口。这幅名为《奔向光明的蜗牛》的摄影作品,获得了2010年欧洲摄影大赛“其他动物”类冠军。匈牙利摄影师冈耶·克萨巴为拍摄这张难得的照片.采用特殊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7,(8):10-11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五毒教弦是一大江湖教派,出现在《笑傲江湖》及《碧血剑》中。“五毒教”得名于五种动物:一蛇,二蜈蚣,三蜘蛛,四蝎子,五蟾蜍。中国民间将这五种动物称为“五毒”。在很早以前,我国的中医药先驱就开始应用“五毒”来治疗特定的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