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固两相流速度及质量流量的静电测量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气固两相流速度及质量流量的静电测量方法,实现了静电法在气固两相流速度及质量流量测量中的应用.通过特殊设计的静电传感器系统,利用气固两相流中固相微粒的荷电信号直接测量两相流的速度和质量流量.速度测量采用互相关分析的方法得到静电信号相移时间,计算出固相速度;通过实验确定静电传感器上静电信号电压有效值与已知两相流质量流量的关系,建立了系统电压一质量流量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静电测量方法可准确跟踪并测量气固两相流的固相速度,实现两相流的在线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
光热反射技术测量材料热扩散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调制光热反射(MPR)技术测量固体材料热扩散率的新方法.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已知热扩散率材料幅频特性的差异,得到待测样品的热扩散率.理论分析表明,在利用MPR频响法测量材料热扩散率时,该方法无需测量泵浦和探测光斑半径的大小,可有效地避免泵浦和探测光斑半径的测量误差对热扩散率测量的不利影响.实验结果说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用热扩散法制备了Ag^ -Na^ 离子交换光波导,对实验所得光波导测量了有效折射率,用逆分析转移矩阵方法得到了它们的折射率分布.  相似文献   

4.
孔板在两相流中的相分离效应与两相流湿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流流过孔板产生相分离。文中用假设的理想化相分离模型和孔板两相流分相模型,论证了孔板的相分离效应产生两相流测量中的孔板差压脉动噪音,孔板差压方根的脉动幅度正比于液相流量。根据这一论证推导了孔板差压噪音法测量两相流质量含液量(湿度)的理论公式。在相比份(干度或湿度)已知的条件下,使用孔板测量两相流的流量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中论述的用孔板差压噪音测量湿度的方法与孔板测量两相流量的方法相结合就有可能用单一孔板实现两相流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取样式多相计量要求取样流体与主管被测流体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基于这点,为保证取样的代表性,根据从时间上对多相流体进行取样的分时分配原理,设计了基于该原理的转轮型分配装置,实现了气液两相流量测量。利用空气-水为实验介质,在气液两相流实验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出现的流型包括波浪流、环状流及弹状流,在实验范围内进入取样回路的气液相流量与主管被测流量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液相、气相流量测量最大误差分别为7.3%和7.5%。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井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对空气-水、空气-泥浆两相流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垂直环空管流实验架、井眼数据测量与传输遥测系统,以及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空气-水、空气-泥浆两相流的流型图,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获取了空气-泥浆两相流泡状流向弹状流过渡的过渡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通道气液两相流段塞流,将常规通道的压力-体积-温度测量法(PVT法)应用于两相流流量测量研究。利用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差压传感器采集上、下游位置的气液两相流流速信号、温度信号和压力信号,然后根据PVT法测量原理实现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实验中采用的小通道内径为5.0 mm。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将PVT法应用于小通道气液两相流段塞流流量测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两相流互相关流速测量最大相对误差在6%以内,两相流液相流量测量最大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孔板差压噪声测量汽水两相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实现稠油热采过程注井蒸汽的在线计量,通过对两相流孔板差压噪声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测量汽水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干度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8098单片机研制的“汽水两相流双参数测量仪”,只需用一块标准锐边孔板,配以合适的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即可实现汽水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干度的双参数测量,其相对均方偏差分别为±9.0%和±6.5%。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油气两相流管线的设计和运行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油气两相流瞬态模型研究提供检验数据,对流量改变引起的油气两相流瞬态过程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实验系统的管路采用管径为29mm,总长为18m的有机玻璃管道,由水平段、垂直上升段和垂直下降段三种管道布置组成;实验工质为30#机油和空气.在垂直下降段、水平段和垂直上升段设置测量段,测量压力、压降、含液率和流型;用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自动连续采集,能得到流动参数快速变化的详细信息.该系统可同时采集16路信号,采集频率为1kHz.实验发现,增加气相流量时压力会陡然增加,超过最后的稳态值,出口流量也会出现瞬间峰值,增加液相流量和分别减小两相流量的操作不会引起超越稳态值的问题,因此在油气两相流管线的设计和运行操作时应考虑气相流量增加过程中出现的极大值超越稳态设计值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相流流量的电容相关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电容传感器和相关分析技术,对常温、常压下内径为62mm垂直上升管中的水气两相流、油气两相流、油水两相流以及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进行测试研究.同时考虑物性和流型对流量测试的影响,利用漂移流动模型提出了对以上两相流及三相流流量计算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证实了电容相关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喉径文丘里管的双差压湿气流量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湿气气液两相流量的在线非分离测量,提出一种基于长喉径单文丘里管的双差压湿气流量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揭示了湿气液气质量比和气相流速与长喉径文丘里管收缩段差压、扩张段差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变化规律及物理本质.为有效提高测量精度,针对传统虚高模型的缺陷,提出了虚高模型的优化原则.建立了基于单文丘里管的气液两相测量模型,并通过迭代运算实现了气液两相流量的分相测量,对于压力P为0.10—0.16MPa,气相弗劳德数0.4~0.7,液气质量比0~1范围内,气相流量测量的相对误差优于±3%,液相流量测量的满度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用微波法对煤粉流量进行测量的原理、测量仪器及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用微波法对煤粉流量的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空气-水两相流试验台上,对水平放置集箱的U型和Z型并联管系统中的两相流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着重对水平并联管中两相流流量分配规律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推导,得到了计算各支管流量的计算式,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其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对两相流并联管束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光声技术结合调频锁相技术测量薄膜热扩散率的一种新方法,将锁相分析仪用作相关和矢量分析,测试样品在调频范围的光声信号的相位可快速而准确地测出,用计算机对相位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样品的热扩散率,用几十微米厚的钛膜检验了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测量薄膜热扩散率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科氏质量流量计测量单相流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在气液两相流工况下,科氏流量计测量性能下降,质量流量测量误差急剧增加.为减小测量误差和量化气体体积分数,本文对液相质量流量测量量程0~1 000 kg/h的科氏流量计,结合差压变送器,进行了含气率0~30%的气液两相流实验,并设计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PSO-SVM)数据驱动的质量流量修正和含气率预测模型.PSO算法提高了模型构建的速度与预测精度.其中,差压可提供流动形态、相含率等信息,是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包含该变量构建的模型对质量流量修正的相对误差为±1.5%,预测含气率的绝对误差为±3%.由于差压变量需外接差压变送器获取,存在安装不便、空间受限的问题.为实现一体化测量,利用科氏流量计自身动态信号来替代差压变量,并保证模型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合实验数据分析,设计了另外一种去除差压变量、输入变量完全基于科氏流量计自身信号的两相流测量模型.采用质量流量测量值方差替代差压,修正质量流量,对含气率预测设计了两级SVM模型,将质量流量修正的绝对偏差作为含气率预测模型的输入,以替代差压.结果显示,该模型对质量流量修正后的相对误差为±2%,...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非线性参数估计方法来确定硬硅钙石型微孔硅酸钙绝热材料的热扩散率.首先将绝热材料夹在两个金属片之间制成夹层结构试样,采用激光脉冲法测量试样背面温升;然后通过理论温升曲线与实验测得的温升曲线的拟合,来估计绝热材料的热扩散率.采用非线性参数估计可同时估计出热扩散率、散热系数以及试样吸收的能量.通过实验确定出进行热扩散率测量的绝热材料最佳厚度为1.6~1.9mm;由试样厚度精度和接触热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在5.8%以内.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气-固流动系统过程中确定运输特性,证实理论预报和使设计程序公式化,必须对气-固两相流的各相质量流量、密度和局部地区的流速进行测量,对于某种相(诸如一群固体颗粒)的密度进行直接测量量需要有一种基本测量标准。激光多普勒相测定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测定局部地区的瞬时密度,因而可用作基本测量标准。其它光学方法及中子束方法由于需要用质量流量进行标定,因而只能用作间接的测量标准。本文对无干扰测试设备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各向异性材料热扩散率的光偏转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考查了测量各向同性材料的热扩散率的调制光热技术在各向异性材料上的应用,讨论了光偏转法测量各向异性样品的热扩散率的模型.比较了两种等价表述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节流装置噪音测量两相流流量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相流流过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差压测量噪音是人们熟知的现象。这一噪音是由于相浓度在空间的随机分布所引起的。当流动遇有阻挡体(例如孔板)造成扰动时,噪音的临度将进一步增强。假设分散相浓度分布的方差正比于其平均相浓度,在不考虑阻挡体扰动的条件下,应用两相流分离流理论模型论证了节流装置差压方根噪音的方差近似正比于分散相流量。进而推导出利用噪音测量两相流流量的理论模型。这一论证预示了可以根据简单的理论模型用单一节流装置实现两相流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新型径向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能够代替金属基板,并能与大功率模块一体化设计的新型径向平板热管结构.相对于金属基板,该热管基板的优势在于利用两相沸腾换热对功率模块内的集中热源进行扩散,因此其热扩散能力大大高于以导热热扩散的金属基板,从而能够提高模块的功率密度.对径向平板热管进行了稳态和瞬态传热性能实验,并与铜基板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铜基板相比,径向平板热管具有更高的热扩散能力,可降低模块的结壳热阻;热管冷凝面具有良好的等温性,当芯片功率密度为176W/cm^2时,热管冷凝面的温差在3℃以内;热管模块启动过程中芯片达到相同温度需要的时间长,有利于克服功率“飙升”和提高功率器件抗热冲击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