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物品存在问题: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用钢笔吸墨水时,总是先旋下笔杆后才能吸人墨水,吸完墨水又要旋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是让动物无痛苦死去的方法,要确保时间短,无痛苦。药物吸人是将有毒气体或挥发性麻醉剂,由动物经呼吸道吸人体内而致死。此法适用于小鼠、大鼠、沙鼠、豚鼠等小动物。药物吸人常用的气体、麻醉剂有:CO2、CO、乙醚、氯仿等,现以CO2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3.
针对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聚脲钢板复合结构,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利用CONWEP算法对聚脲复合钢板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ONWEP算法能够很好的模拟聚脲钢板复合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在相同钢板厚度条件下,聚脲钢板复合结构的最大变形挠度要小于裸钢板结构.从吸能特性来看,聚脲弹性体有良好的吸能特性,聚脲钢板复合结构中钢板的吸能要低于裸钢板,使得复合结构中钢板的变形要小于裸钢板.  相似文献   

4.
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理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达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提高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第一,为了尽量减少雷达波在涂层表面的反射,要使得吸波涂层的相对复介电常数(εr)和其相对复磁导率(μr)尽量接近;第二,为了尽可能多地使进入到涂层内部的雷达波受到衰减,要尽量提高吸波材料的εr″和μr″.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轨道车辆车体垂向振动,建立包含多重被动式吸振器的轨道车辆垂向振动模型,讨论一重被动式吸振器对轨道车辆车体的减振效果,指出一重被动式吸振器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出多重被动式吸振器的优化算法,明确多重动力吸振器的重数和目标频率的选取,从而提出适用于城市轨道车辆在全速度区间内车体多重被动式吸振器的减振方法,最后分析多重被动式吸振器能够实现全速度减振的原因,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多重被动式吸振器能够实现全速度减振的关键在于吸振器重数和目标频率的选取,其中,吸振器重数要选取三重以上;目标频率的选取要包含最小峰值频率和最大峰值频率,并兼顾典型频率,使其发挥共同协调作用。多重被动式吸振器在全速度区间内都能减振的原因是多个固有频率不同的动力吸振器能够针对不同振动频率点进行减振,从而拓宽了动力吸振器的吸振频带。  相似文献   

6.
也许你不知道,很多人像吸大麻一样,早已经有了网络毒瘾。就像吸毒一样,一天不吸就会浑身不自在,一天不进网络,不跟电脑神魂颠倒地泡上半天,这一天等于没过。你中毒到底多深?要不要去戒毒中心?看了下文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烧结青铜粉末吸液芯—水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这种吸液芯结构的蒸发热阻比常用的其他吸液芯结构的蒸发热阻要小得多。对热管蒸发区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对烷基电子效应要辩证理解。烷基既可以作为给电子基,又可以作为吸电子基,要视其所处的体系而定。烷基电子效应的方向,给电和吸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研究致密砂岩渗吸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及岩心压汞测试数据,研究致密砂岩储层自发渗吸过程,定量表征不同级别孔喉对自发渗吸作用的贡献;结合伪彩图像处理技术,对岩心渗吸过程进行可视化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自发渗吸不只发生在岩心表面,对深层孔喉也有作用;渗吸过程毛管力起主导作用,重力与浮力作用微弱;识别出测试岩心的渗吸孔喉范围,0.1μm是区分提供渗吸动力喉道和主要泄油喉道的界限;整个渗吸过程可细分为渗吸前期、渗吸中期、渗吸后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滤嘴卷烟的吸阻是烟支吸阻与滤棒吸阻的迭加值,所以滤棒吸阻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卷烟吸阻和化学指标的稳定性。因此减少卷烟滤棒吸阻的波动的研究工作对稳定卷烟内在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设计高效和宽频的微波吸波体,本文研究了吸波体对吸波材料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要想设计得到高质量的吸波体,要求材料的复数磁导率(包括其实部和虚部)具有适当高的数值。本文还研究了Ni铁氧体系列。首先研究了Co对Ni的替代对复数磁导率的影响,其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数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Co含量和烧结温度,可以得到较高的磁导率。  相似文献   

12.
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特别要考虑蒸馏操作、试剂提纯、4—AAP溶液的保存对吸光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操作技术,分析关键技术的变化对吸光度值产生的影响,以期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喷发成岩的强非均质性火山岩气藏渗吸机理,综合使用气水驱替、核磁共振、X-CT成像等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山岩实验样品自发渗吸含水饱和度增加主要发生在渗吸初期的2 h,渗吸24 h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储层渗透率越小渗吸水饱和度越大.自发渗吸过程中微小孔隙渗吸速度和渗吸水分布比例均大于较大孔隙,约有80%的渗...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吸能盒在汽车低速碰撞下无法更加有效地吸收碰撞能以保护车身和减轻乘员伤害的问题,提出利用铝合金吸能盒结构有限元模型优化其吸能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碰撞理论和变量参数法,采用吸能量、变形量和碰撞力峰值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吸能盒壁厚、截面形状对吸能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V型诱导槽对吸能盒吸能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对吸能特性影响更为突出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吸能盒壁厚,可提高吸能盒的吸能特性和吸能潜力;与圆形截面相比,六边形和八边形截面吸能盒的吸能量分别提高了6.2%和19.3%,正方形截面吸能盒的吸能量下降了5.44%;与普通吸能盒相比,分别添加1V、2V、3V型诱导槽的吸能盒可提高吸能量约16%,而诱导槽数的变化对吸能盒吸能特性的改善并不明显。与壁厚和诱导槽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相比,吸能盒的截面形状和有无V型诱导槽对吸能特性的影响更为突出,与原吸能盒相比,带有V型诱导槽的八边形吸能盒的吸能特性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多层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优化设计,建立了多层吸波材料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多层吸波材料的最大吸收反射率与材料厚度的成单调递增关系,同时频宽却向低频方向发生偏移;反射损失(RL)-10d B的频宽随着厚度增加而减小;双层吸波材料的吸波频率范围比单层吸波材料的宽,三层吸波材料的吸波频宽进一步增大,且在C波段和Ku波段有最大反射损失吸收峰.各单层吸波材料具有不同的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经过优化设计复合后,多层吸波材料中各层吸波材料的优异性能的合理叠加使吸波频宽增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的吻合度很好.  相似文献   

16.
吸波材料的物理机制及其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隐身功能材料,其机理本质上是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入射的电磁波通过介质最大限度地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评价吸波效能的主要参数是损耗因子、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作者用简单的等效电路分析了材料吸波机制,阐明了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定性地给出了吸波材料的设计方向.分析结果表明吸波材料的电磁损耗机制分为3种类型,即电阻损耗型、介电损耗型和磁损耗型;设计吸波材料时要综合考虑损耗吸收和波阻抗匹配2种因素;多元复合尤其是纳米无机物与有机聚合物复合,将3种损耗有效结合,并尽可能阻抗匹配,这是实现轻质、强吸收、宽频、微波红外隐身兼容且综合性能好的吸波材料的有效途径;研究材料的吸波特性还必须从微观层次上用量子理论分析材料对电磁波的基本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现有油烟机类型有欧式油烟机、中式深罩油烟机、近吸式油烟机及下排式集成灶,其中欧式油烟机、中式深罩油烟机吸油烟效果较差,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小,下排式集成灶安装困难,安全性低,不能广泛得到应用。近吸式油烟机由于吸油烟效果好,外形设计美观,不碰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但是现有近吸式油烟机由于噪声源离人距离近,噪声较大,影响用户体验感受;同时近吸式油烟机一般风压较小,在高层建筑中处于较低层次的房屋中,吸油烟效果就会变差。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近吸式油烟机,对吸油烟效果进一步大幅提升,特别是提升高层建筑用户中吸油烟效果,同时大幅降低噪音,美化外观。  相似文献   

18.
水性吸波涂料具有高效吸波和环保健康的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水性涂料的亲水机理及吸波涂料的制备工艺方法,进而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电损耗主导型和磁损耗主导型2类水性吸波涂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水性吸波涂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UV聚合新型功能吸油性树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高吸油性树脂 ,探讨了主要组分、合成工艺对吸油性能的影响 ;它能吸收 1 7 8~ 2 7 5倍的油溶剂 ,对农药乳油有 1 4倍的吸油率并有缓释功能。该产品可用作油吸收剂及农药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20.
一种六沟盘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观察六沟盘虫(Hexabothriidae gen.sp.)发现,该虫个体较小,口吸盘外周由肌细胞包围,可见生殖孔及两个阴道孔,后吸器有6个吸铗,吸铗大小相等且对称排列.每个吸铗有一弯曲、末端带钩的铗片.尾突由后吸器的边缘伸出,尾突端部有两个大小相等的端吸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