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与鲁迅     
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确立了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地位。茅盾比鲁迅小15岁,但也早在50年前,王若飞同志在重庆祝贺他50寿辰时就首次称他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1981年,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又高度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赞誉“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是鲁迅最接近的一个同伴”(史沫特莱语),他和鲁迅在新文学运动中结成了最亲密的战友。早在1921年他们就开始了书信往来。当时茅盾任制、说月报》主编,为了借外国的进步文…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所用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余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的。对于“可以窥见他思想”的笔名,自先生逝世以来,多有学者予以研究。先生的好友杨霁云说:“豫才先生所取笔名,皆有深意。大概他早年的笔名,含希望、鼓励、奋飞等意义。”还有人说,他的笔名“是一个战士的荣衔,是中国救亡群众的路碑。”鲁迅先生的笔名的确“皆有深意”。其中有一部分包含有鲁迅先生对人才的探求、爱护和培养之意。如:树人、自树、索子、索士、树、周树、孺牛、周玉材、晓角等。“树人”、“自树”、“树”、“周树”等笔名取义于“百年之计,莫如树人”。鲁迅一生就致力于树人的伟大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的文化巨人都重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的介绍和吸收,鲁迅就是这样的文化巨人。他一向重视吸收和引进为本国所需要的域外优秀精神产品。他在这方面的许多独具识见的论述,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智慧和真理的光辉。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进程中,我我们重新学习这些论述,倍感亲切,将会从中得到巨大的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鲁迅先生是文化界杰出的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一直到今日还深入人心,对青年一代还起着教育作用,令人景慕、令人怀念。他—生要求前进,与恶势力战斗,指引青年走向进步的方向。他不仅在文学上有了辉煌的成就,对中国革命也做出不可没灭的贡献。毛泽东主席在讲到五四以后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时说:“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个以儒学为本的文化环境中,孝是深深影响中国人心理特质的一种文化。因此,探讨中国现代文化巨人鲁迅对孝道的理解和践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鲁迅对封建孝道进行了猛烈批判,呼唤中国的新人从封建孝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达到思想的觉醒与解放及行动的合理与自由;鲁迅对家庭中父与子、母与予以及几代入之间情感关系有着清晰的论述,其意在主张建立合理的家庭伦理思想观念体系。他认为爱是家庭维系的动力,同时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作为家中长子,鲁迅于行动中尽力履行孝道,其孝行反映出鲁迅作为成长于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心灵危机以及行孝之艰难。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何正确理解鲁迅这一宝贵的创作经验之谈,也就是给什么是“画眼睛”的手法作了回答。文痞姚文元在他的那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中谈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时,在“画眼睛”上胡诌了一通,罗列了鲁迅不少对人物的眼神的描写,把“画眼睛”的手法,当作一种实体的概念。我们有的同志也有类似的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7.
鲁迅改诗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鲁迅先生认真修改诗文的经验时曾赞扬说:"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中国民主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并且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前后我国思想政治战线上尖锐激烈的斗争。在辛亥革命发生期间,鲁迅抱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他故乡绍兴的光复活动。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对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妥协退让,致使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篡夺而告失败。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了鲁迅一个很深的刺激。他的理想和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迎来的一线光明立即被乌云遮住,这使他感到很失望。一九一二年五月,鲁迅到了北京。在那里,他“耳闻目睹”了“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明确表达了他的“人才观”:一、全面均衡的发展力,二、独立自主的思考力,三、积极自觉的实践力。鲁迅先生强调的知行并重、德才兼备、通专结合、文理渗透的人才观,不仅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而且至今放射着异彩,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一部知名度很高的小说,它的问世,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曾这样高度评价——“《呐喊》集中较长的一篇当然是《阿Q正传),它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盏誉的作品”。连素与鲁迅对立的陈西滢看了《阿Q正传》后也不得不折服,论断“阿Q不仅是一个典型,而且是一个活泼泼的人,他是与李逵、鲁智深、刘姥姥同样生动、同样有趣的人物,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为大家所熟悉。有些学者认为,《故乡》之所以被选为教材,是便于教课,因为闰土的形象容易理解。特别是用一种类似于自叙小说的阅读方式,将小说《故乡》的内容和现实中鲁迅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直接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快捷地接近和了解鲁迅。真是这样的吗?在数次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后,对此产生了疑问。成功的作家往往跟他童年的记忆和早期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这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证实。鲁迅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强烈地流露了他的“怀旧”情绪。创作是一种理想的追忆和愿望的升华,理想是创作的逻辑起点,人们常称之为乌托邦,鲁迅自己称之为“梦”。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轻时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梦”与现实有效地联系成为作家创作的原初动力。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创作或“梦”是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越。这“梦”或乌托邦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家的“世界”,这作家的“世界”才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本质,尽管它已在现实中失落了,可是却在创作中不断回归与呈现。这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故乡”,灵魂的“故乡”。它也许仅仅存在于作家的...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西方文学向中国日渐浸透,终于击破中国旧文学的封建壁垒,达到中西合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从内容、形式的凝固模式中挣脱出来,自觉地走向世界的时期。鲁迅则是这一时期中成长起来的思想文化巨人。他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根柢,而且很早就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极大兴趣和关注,阅读过大量西方科学和文学书籍,译述过《斯巴达之魂》、《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外国文学作品,撰写过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时候,对鲁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五四”作为思想文化运动来说,也是一次思想精神的解放运动。在这场文化革命中,从文化角度探索如何解除  相似文献   

14.
中日现代文化交流史上,鲁迅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论对日本了解之深,与日本文化人交流之广,在日本知识界影响之大、声誉之隆,现代中国没人能够超过鲁迅;也正是在日本,受“弱国子民”的屈辱和愚昧麻木状态的双重刺激,鲁迅弃医从文,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转折。据一名日本汉学家考证,鲁迅最后的墨迹是用日文写的便条,最后访问的是一个日本青年的家,最先赶到他临终床前的是三个日本人,由此可见鲁迅与日本关系之深。  相似文献   

15.
杂文,是鲁迅战斗的一生中同反动势力搏斗的主要武器。毛泽东同志在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曾经这样赞美说:“他用他那一枝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这是对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直译”翻译观进行历史的、辨证的反思,认为:在文化全球化即将到来的今天,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寿裳说:“鲁迅的作品这样伟大,其原因何在?我敢说,这是由于他的人格的伟大”。下面就鲁迅的伟大人格与其创作之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孤寂的个性与文学的悲剧性“孤寂的个性”是鲁迅人格的表现之一。鲁迅个性内向,特别是在痛苦时,“他就沉默,沉默得要死”,甚至“跑到空地去躺下”。他具有哲学家所特有的孤独感和悲剧感。大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旧体诗,流传中外,脍炙人口,郭沫若就曾作过极高的评价:“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鲁迅诗稿〈序》)。深厚的古典文学的修养,是使鲁迅旧诗创作取得杰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旧体诗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而在灿若繁星的我国古代诗人中,屈原给他的影响,无疑是最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对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近些年来有些鲁迅研究者为了对此有所“突破”,提出了“两个鲁迅”论:有人说:“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存在着两个鲁迅),一个是公开为群体存在而积极行动热情呐喊的鲁迅,一个是私下为个体存在的‘黑暗’和‘虚无’而默默探索且只在自己身上实验的鲁迅”,即“为个人”和“自私”的鲁迅。“这两个鲁迅虽然同为一身,却始终矛盾着”,“未实现统一”,即使是辩证统一观.也无法使其达到统一产关于第一个鲁迅,他们认为多年来鲁迅研究界已将其简化和神化了,“…  相似文献   

20.
谁也不能否认,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甚至超过了爱自己。但当我们细案《呐喊》、《仿徨》时,便会发现:其中大多数人或者麻木不仁,或者狡诈虚伪,人们彼此隔膜,人情薄如冷纸。鲁迅对其则或“哀”或“怒”,看不出些许赞美和崇敬之意。这个“反差”表现了鲁迅“富热于冷”的写作手法。显示了小说深邃犀利的反封建主题,也为我们了解社会,认识了解人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1 项退结先生说,中国人性格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因素:“一方面他非常敏感,另一方面他对于情感的表示又极端的矜持。”人们的情感太脆弱,就筑起一道高墙来保护它,所以在社会上人们不轻易把真相表示出来,“凡是与内心生活有关的一切,只能够间接地或者以暗示方式说出”,“既使是在生离死别时,中国人一般也没有西方人那样露骨的表示。”①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假象:中国人情感麻木、迟钝。但鲁迅写作的目的显然不在于诠释中国人性格中的这种矛盾,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