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流扬声器将入射声能转化成电能进行储存和耗散,可作为一种共振吸声体.对界面刚性的长方体封闭空间建立解析模型,分析在顶面布放分流扬声器时布放方式对空间内低频噪声的控制效果.数值仿真表明:在封闭空间本征频率附近,布放分流扬声器可有效降低空间内的平均声压级;当分流扬声器数目有限时,布放在初始声压级大的区域能产生更好的降噪效果;长方体顶角是所有模态响应较大的位置,因此是宽带降噪时布放分流扬声器的较优选择.地面铺设吸声材料后,封闭空间内平均声压级整体降低,但上述分流扬声器布放方式的影响规律依然存在.最后,实验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 .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分流电路的扬声器结构,本文研究了基于频率自适应概念扩宽吸隔声频带的理论机理. 针对扬声器隔声结构模型,揭示了在声波频率和分流电路电感所构成参数空间中存在的高隔声量轨迹,进而设计出控制电路使等效电感参数可以自适应追踪高隔声量轨迹,结果表明在低频区域的隔声带宽获得了显著扩展,将不同工作频率的自适应隔声结构组合可以进一步扩宽隔声频带. 针对扬声器吸声结构模型,发现在频率-电感参数空间同样存在高吸声轨迹,通过设计控制电路自适应追踪高吸声轨迹可以扩宽吸声频带,此外研究了扬声器与微穿孔板构成的复合吸声结构,数值结果表明在自适应吸声与微孔吸声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吸声频带可被进一步扩宽。本研究为扩展扬声器结构吸隔声频带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下一步工程应用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非结构环境下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原理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机器人非结构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探测方法.建立了探测系统的结构模型,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超声波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是运动的,存在由运动引起的动态测量误差.此外,测量误差还包括环境温度引起的超声波传输误差和超声波传感器开角引起的误差,它们的综合作用构成了探测系统的综合误差.研究了综合误差与系统的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补偿综合误差的方法,为提高系统的探测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非结构环境探测误差补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用离子轰击法显露锌单晶体基面上的亚结构。对单晶体中的杂质亚结构;辉纹亚结构及形变退火亚结构进行了观察,并且还观察到一种轰击时产生的崩溅小块,文中对它的产生过程作了初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实际工程中,常常需要在非消声室环境下准确测试扬声器在自由场响应.常用的非消声室测量方法有脉冲FFT技术,时延谱技术和最长序列快速哈德曼变换技术等,但其测量精度都不是很高,尤其是对于低频测量.George and Francosi(2003)[1]WESPACVIII上介绍了一种不使用消声室的扬声器自由场响应的测量技术,即相干平均法,其能够在普通房间里很准确地得到扬声器的自由场响应.其原理在普通房间不同位置测得扬声器到话筒的传递函数,由于每次直达声是不变的而反射声是不同的,因此把得到不同位置的频率响应求平均值就能得到接近在自由场测得的扬声器频率响应.事实上应用这种测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将探讨这种测量方法的偏差大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只有一个反射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在不同频率时的偏差,并给出了测量的低频极限.结论是该方法在低频下,偏差会很大,而且随着频率增加偏差会变小.同时也对此平均法作了一点改进,从而在相同测量次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小其低频误差,从而更加准确得到扬声器的频率响应.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器人未知的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探测方法,建立了探测系统的结构模型,阐述了超声波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机器人与环境表面的接触性工作存在不确定、多变和非结构等特点,将仿人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接触力的控制中.该方法以超声波传感器探测所获得的环境信息,作为系统上层控制策略的依据,根据控制误差的大小与方向变化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可大大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岩石超声波速度频散规律,为解决测井和室内超声波透射实验之间数据匹配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碳酸盐岩的超声波速度频散现象,结果表明:均质型碳酸盐岩不存在速度频散;孔洞型碳酸盐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速度频散,并随着孔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孔洞结构也会导致声波速度的离散,这种离散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对昆虫的生理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是一种环境胁迫因子.研究了在超声波驱虫器LHC20-1的超声辐照下,松褐天牛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胁迫对不同超声辐照时间下和不同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影响,但不存在性别差异.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随着超声波辐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超声波辐照30、45和60min时,松褐天牛成虫(1日龄)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39、1.11和1.09倍.不同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对超声波胁迫的应答存在差异.在超声波辐照30min下,1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而5日龄的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超声波胁迫能够影响松褐天牛成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对其胆碱能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超声波安防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利用超声波作为发射源,采用单片机对人移动产生的多普勒信号进行处理,设计并制作了超声波安防系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内部若存在不密实区或空洞等缺陷,必然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不密实区和空洞的原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检测数据处理过程,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不密实区和空洞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弦扫频信号激励扬声器,并获取扬声器的响应信号,其波形曲线的最大值即为扬声器的谐振频率.利用方波信号激励扬声器,通过扬声器的振动方向判断扬声器的极性,极性合格的扬声器振动方向为正,极性不合格的扬声器振动方向相反.将一个电阻与扬声器串联,检测扬声器接线柱和盆架之间的电压,通过电压值判断扬声器的绝缘阻抗.上述实验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均是可行的.通过上述原理,扬声器三参数集成检测系统由计算机软件实现,并通过了100 个扬声器检测样本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集成检测系统可行、高效.  相似文献   

12.
室内声学测量中扬声器瞬态响应的影响及消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数字化球面声源进行测量并运用相关技术进行分析 ,得出房间内实测声压信号与扬声器的激发电压信号间的互相关函数为扬声器与房间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卷积 .阐明了扬声器脉冲响应函数在消声室与在现场条件下的测量方法 ,借助反卷积技术消去扬声器响应的影响可获得精确的房间脉冲响应函数 .测量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可靠性与可操作性 ,具有在声学测量技术中推广应用的前景 .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音箱分频器计算公式将扬声器作为纯电阻,得出了平坦的电压频率特性曲线,实际中广泛使用的电动式扬声器具有一定的电感,且为电流驱动器件,其输出声压与电民正比,为了得到符合实际的音箱声压频率特性,在考虑扬声器电感特性的前提下,分析了音箱分频顺的电流特性,得出了不平坦的频率特性曲线,并提出了进行频率补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无源体扬声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无源体扬声器系统的声学类比线路出发,导出了该系统的声压频率响应函数,并用Rosenbrock算法,求出系统的基本参数,以达到所期望的性能。实验表明,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的吻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双低频超声辐射对碘化钾溶液碘释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用碘释放分析了24kHz,31kHz超声的声化学产率随声强的关系,进而研究了由24kHz与31kHz喇叭型及24kHz喇叭型与31kHz阶梯形变幅轩组成的相向辐射系统的声化学产额.结果表明,双频辐射增强的声化学产额与辐射端面积有关,本文对此现象给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运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扬声器系统分频网络的方法。使用实测的扬声器阻抗、频响数据,模拟扬声器接入分频网络后扬声器系统的响应,并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系统响应进行优化设计,使系统的多个响应达到预定的目标。给出的实例表明,设计结果和实测的曲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薄板扬声器的声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扬声系统的音质评价标准,研究薄板扬声器相对于动圈式扬声器声辐射特性的优劣.建立了四边简支矩形薄板在单点激励下受迫振动的力学模型,根据有限元理论,利用Matlab将薄板划分为318个三角形单元模拟薄板的弯曲振动,利用Matlab对可听声频段内的50个点的声压级进行数值计算,得到频率响应特性,薄板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曲线比动圈扬声器平直,没有明显的辐射指向性,非线性失真和瞬态失真小,可实现双向同相位辐射,音质特性优于动圈扬声器.  相似文献   

18.
封闭式扬声器系统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纸质喇叭盆体和盆边的弹性模量是不同的,喇叭整体厚度比较薄且厚度不均等,所以通常的静态测试方法并不合适.利用动态测试获取试样的固有频率,然后结合有限元分析和数值优化方法识别弹性模量.算例表明这是一种简捷、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