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波斯帝国雄霸之地,诗人名士的故土,美丽与残酷的传说并存。设拉子是伊朗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波斯文明发源的地方。照理说,这个国家的名字,"伊朗"的意思是"雅利安人的家园",该词的意思远比"波斯"一词要深远博大,不过由于伊朗历史上名震海内外的,居鲁士大帝以设拉子所在的法尔斯省(同"波斯")为中心开启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历史,此后在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的统治下国力越发强大,成为了横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史书上称阿拉伯为大食,它的崛起大致与我国唐朝同时.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团结、组织阿拉伯人消除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状态,实现了政治统一.到哈里发欧麦尔(634-644)和奥斯曼(644-656)执政期间,阿拉伯人开始了对外扩张.在灭亡波斯后,阿拉伯人开始了对中亚的人侵.阿拉伯人对中亚的征服可划分为三个阶段,67y-705年的30年间是初期的征服.公元61年群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之后,以巴士拉为基地花了近几年时间(633-671)彻底征服了波斯东部的呼罗珊地区.6D年以后就以呼罗现为基地,派兵越过阿姆河(…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很多,主要有梅花、桂花、菊花、荷花、海棠等。这些花代表了她的心声,代表了她不同时期(少女时期、少妇时期、老妇时期)的人生态度,是她对自身经历的写照。本文从百花图、风韵图、人花合一三个方面讲述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探析李清照的身世、性格,从而得出花即人,人即花,人与花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4.
10月15日,应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及光电子学院的邀请,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李洵教授来校讲学.校长李培根亲切会见了李洵教授,并为其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对李洵教授作为光电国家实验室“111引智计划”专家来校为学生授课表示赞赏.参加会见的还有副校长骆清铭、校长助理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地图上看,伊拉克正好位于中东地区的心脏地带。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来看,这个地带又正是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的枢纽。波斯湾、红海和地中海环绕四周,从古至今,东来西去、南行北往,莫不经行于此。正是这个面积不大的平原,哺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见证了辉煌的历史。但辉煌的历史也沉淀着深重的矛盾和仇恨,引发着纷繁的冲突。伊拉克东面的伊朗,是波斯人的天下。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曾毫不留情地征服过两河流域,灭掉了新巴比伦王国。而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大军又横扫波斯帝国,结束了古代伊朗人的辉煌。此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花在李清照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我们如果仔细品读李清照的这些“花”词,能发现:花在她的笔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相似文献   

7.
魏玩是北宋重要的女词人,其词既有民歌风味又不失文人雅致。虽内容多闺怨怀人,感时伤春,但在意象选用上自有特点,以“花意象”的功用为例可见其一斑。其遣词每驱使前贤成句,其意境营造更是带着作者的性别印记和个人色彩,足见当时文坛风习对闺秀词人的影响。无怪乎其词在当时就颇受重视。  相似文献   

8.
“河湟花儿”异彩纷呈的衬词运用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因此常有:“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提法。不难看出衬词在“河湟花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衬字、衬词、衬句的应用体现了“河湟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语言特征也构成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风格、手段和艺术特征。根据衬词在“河湟花儿”中的应用,可把它们分为虚衬字、词,句首呼唤性衬词衬腔,句中衬词,句尾衬词几类。  相似文献   

9.
黄山 《世界博览》2012,(22):44-45
波斯波利斯,是2000多年前波斯帝国的大流士大帝建造的。春天,他在此居住,每年3月旧历新年来临时接见来此朝贡的、波斯帝国控制下的各国使臣。波斯波利斯是伊朗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伊朗民族心目中的国家象征。  相似文献   

10.
崔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10-112
花意象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百花或悲或喜,或怒放或泣咽,或含苞或凋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与婉约词高度的暗示性、含蓄性相吻合;婉约词词境细腻、精致.花的细蕊、暗香、轻盈、娇嫩以及凋落时的忧伤,无疑使之成为婉约词人创造词境的绝好意象;纤巧柔美是造物主赋予花的美态,深深地迎合了婉约词人在意境创造上的需要;婉约词产生于花间樽下,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而花正是暗示爱情的最佳物象;婉约词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以花暗喻美人,以花暗示女性的命运、情感、幽怨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拟除虫菊酯的发展概况约在15世纪波斯(今伊朗)人发现一种雏菊植物的花具有杀虫作用,便将这种菊花称之为“除虫菊”。人们加以栽培,繁衍,用它来与害虫作斗争。后来,除虫菊传入欧州和日本,在日本除虫菊的生产得到迅速地发展。本世纪初日本成为除虫菊干花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伊朗     
伊朗王国是国际上对波斯王国的一般称呼。它拥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位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的伊朗高原,面积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七十二万。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是波斯人,约占全国人口一半,波斯语为国语,其次是阿塞拜彊人、库尔德人、巴赫蒂亚里人、卢尔人、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等。伊朗是伊斯兰教十叶派教徒占绝对多数的唯一国家。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世纪的波斯人对爱的看法以及波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苏菲派对于真爱的定义以及寻找真爱的途径。由于苏菲思想对整个波斯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中世纪波斯大诗人的诗歌中或多或少都带有苏菲神秘主义思想。在苏菲思想的背景下,本文将分析苏菲派大诗人萨纳依(Sanā’ī)的作品片段《关于爱》。1了解苏菲派关于爱的定义及理解将有助于对该类文学作品的赏析。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作为女性词家,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抒情大胆直率,而且所抒之情,真挚健康,感伤却不沉沦,她的词中洋溢着浓烈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她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抒情过程中浓淡得宜,而且,她的词风刚柔相济、雅俗共赏,得花间之精髓而又脱出了花间的范域。  相似文献   

15.
突厥汗国向西扩张中与嚈哒发生了冲突。西部突厥首领室点密率军西征嚈哒,并联合波斯人消灭了嚈哒。由于东西方史料记载简略且各不相同,西突厥与萨珊朝波斯合击嚈哒这一事件的时间及过程都很模糊。本文依据东西方史料及研究成果并综合其它学科辨析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波斯语中,中国的发音是“秦”,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秦朝。但尽管中伊相识已久,尽管电视媒体、网络、纸媒上每天都会有伊朗的新闻,但这位“老朋友”的模样却如同隔着一层面纱一般总也看不清楚。在听到我要赴伊朗采访之前,有人忍不住流露出诧异的表情,毕竟西方媒体口中的“邪恶轴心”论太深入人心,有人则无比神往,因为神秘的波斯古国,乃至《倚天屠龙记》里的小昭给人留下了太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8.
冯延巳词对花间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延巳词对花间词的发展张毅冯延巳是五代初词中大家,与晚唐的温、韦鼎足而立。他的词作虽仍有花间之余绪,却对之有明显发展,正如《人间词话》中评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词跟大多数的文学体式一...  相似文献   

19.
李莹 《科技信息》2009,(15):118-119,113
向子諲是两宋之交创作《浣溪沙》词最多的词人。《浣溪沙》也是其《酒边词》中使用最多的词调。在内容上主要有歌妓词、伤怀词和咏花词,开拓了咏歌妓和祝寿两类题材。艺术上大量使用题序并拓展其表现范围,上下片之间叙议结合并大量使用典故,加速了《浣溪沙》的诗化进程。体制均为42字齐言体。在《浣溪沙》词调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20.
塞尔柱帝国是游牧民族于1055年在原波斯帝国境内建立的游牧帝国.该帝国统治者依靠波斯人实行行政管理,特别是宰相尼扎姆·莫尔克.他在治理国家中总结出经验,于去世前写成书,即<治国策>,目的是为帝国以后的统治者们借鉴.<治国策>一书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波斯遗产丛书"之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