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新沂县新石器时期古陶器的产地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厅遗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遗址.迄今为止,唯有花厅遗址发掘出土的新石器陶器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一种属大汶口文化,另一种与良渚文化相近.利用岩相和X射线定量法对花厅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其结果有利于不同风格陶器产自不同地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城址。温江鱼凫古城是其中一座。经对鱼凫古城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石家河古城资料比较分析后,发现鱼凫古城的建筑特点与石家河古城的建筑特点相似,不仅如此,在鱼凫古城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陶器,形态、制作风格、镂孔纹饰等都与石家河古城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相似。不过从时代上来讲,江汉平原石家河古城的时代稍早。此外,在长江三峡地区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多有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特征的典型陶器。据这些考古发现的材料,我们认为:当时成都平原原始居民们在筑城时曾受到三峡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筑城的影响,或许是石家河文化时期,生活在江汉平原的部分居民迁徙到成都平原,向他们传授筑城方法。  相似文献   

3.
藏族史前文化中的几何图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从西藏考古出土的石器、陶器等,对藏族史前化中的几何图形进行了研究,认为藏族先民在长期使用制作和改进石器和陶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某些几何图形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乐器和绘有舞蹈图案的陶器,还发现舞蹈岩画。那时人们的音乐,舞蹈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乐理的了解已达相当高度,发现了七声音阶,舞蹈反映战争,狩猎劳动等活动,动作整齐,节奏一致,达到较高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5.
从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那些形状、用途各异的石器等劳动工具的造型上,我们已能看到闽西古人类最初创造美的萌芽。而从闽西先民新石器时代陶器纹样图案到商周战国时代的青铜器装饰,都反映了上古时代共同的表现手法——装饰实用的器物,并寓审美意识于器物造型及装饰纹样之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临潼零口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圆陶片”的分析,结合以前对这种“圆陶片”的研究,从“圆陶片”可能为收割用生产工具、玩具、计数工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认为这种先前不为学术界所重视的小件陶器可能有多种用途,而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用途存在。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测定二里头遗址的一批陶器样品,对其主量和微量元素作了聚类和因子分析.结合XRD分析,发现二里头遗址不同发掘区域的陶器各自聚为一类,且同一出土单位的陶片尚能聚为同一亚类.这一结果表明,各个区域的出土陶器应由专用陶窑供应.由此推测,二里头遗址的不同区域聚居着不同家族或氏族,并拥有各自的制陶作坊.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物工作者在发掘古遗址或古墓葬的工作中,发现有大量的纺轮,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内纺轮的发现最为集中。如:河姆渡遗址在第一次发掘中就出土了对件纺轮;大汉口出土了引件纺轮;庙底沟仰韶文化出土了85件纺轮;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336件纺轮;蒲城店也发掘出了上百件纺轮等等。目前,我国最早的纺轮是在中原地区裴里岗文化表沟遗址和河北磁山遗址内发现的。以上出土的纺轮质地多种多样,不仅有陶质的,也有石质的和木制的,甚至还有骨质的;从形制上看有扁圆形的,算珠形的,截头形的等等;在重量上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悠久,科学文化源远流长。新石期时代中期(距今约6000—7000年前),随着制陶技术的产生,人们制成了一些生活用具,诸如陶瓶、陶钵、和陶罐等。这些出土的陶器,丰富了人们对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认识,证实了先民已具备一定的科学实践知识。仰韶文化遗址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一种小口尖底瓶(《西安半坡报告》4654号,见图1),可以说是有陶文化的一棵明珠。近年来,一些科学史文献对小口尖底瓶已有专门论述,在阅读这些文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双墩文化遗址的陶制器皿与安徽蒙城尉迟寺出土的相关酒神、滤酒图像刻划纹,证明淮河中游地区的陶器文明在距今7 000多年前就已出现,而酒文明则在距今5 000多年前开始萌芽,酒与陶,美食与美器,二者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这和现代包装设计所崇尚的原始自然、绿色环保、富含文化品位等宗旨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论述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的造型特点,阐述了原始陶器的造型体现着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完美结合,并对现代陶器设计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EDXRF spectromerty was applied to provenance studies of Neolitic Age(from 6000 BCto 2000 BC)pottery sherds excavated from Gansu Province in north-west China。Major and trace components analysis of te pottery specimen was carried out,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has been used to classift the trace com-ponent of these pottery。The results shown that pottery exchange had been existed during 3000 BC in ancient Gansu Province,China。  相似文献   

13.
陶器原料的组成之一—长石,其种类和在粘土中的含量与粘土母岩的特性有关。因此,研究古陶中长石的种类和含量便可得到与古陶产地有关的信息。本文分析了安徽薛家岗、凌家滩和南京北阴阳营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古陶残片,发现陶片的钠长石含量与其发掘遗址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山南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辉 《西藏大学学报》2001,16(4):50-51,56
邦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现存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呈条状形分布,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30米,海拔3900米。该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由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时发现。2000年9月至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博物馆及山南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田野考古考察与发掘,获得了重大考古发现。邦嘎遗址是继拉萨曲贡遗址、山南贡嘎昌果沟遗址在西藏腹心地区雅砻河谷地带发现的另一重要的史前遗址,其在西藏考古学的学术地位和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为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对遗址的性质、绝对年代、分布范围、地层堆积、出土物类型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科学认识,联合考古队于2001年5月至6月进行了第三次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在此,本文将对此次发掘情况做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陶瓷彩绘的历史很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器加彩,使用的色料为红色和黑色,这为后来陶瓷彩绘开启一个伟大的序幕。千年瓷都,陶瓷文化氤氲而深沉;沧桑红店,瓷器色彩斑斓而琳琅。自明代起,景德镇就呈现了"匠从八方来"的繁荣制瓷局面,出现了以专门在白胎上进行彩绘的行业,经营这一行业的店铺被称为"红店",而在瓷器白胎上进行彩绘加工这种繁杂的工作被俗称为"画红",可以说,对"画红"进行历史性考察,可以对景德镇彩绘发展史管窥一豹。本文通过对景德镇"红店"的考查研析,探讨景德镇"红店"现象对景德镇陶瓷彩绘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藏传佛教建筑使用的陶质饰件的分类出发,探讨了这些陶质饰件的起源、特点和发展。指出由原先的陶质饰件装饰的寺院屋顶以及土石结构灵塔过渡到金银灵塔,既是由于民间陶质陶艺绝技,也是藏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标准和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到顶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藏传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目前,国内外学对传统绘画作品进行断代研究主要以经验断代分类法和自然科学手段断代分类。章中作结合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对西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已经发现的距今约4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前文化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八角星图案的"暴发"。在这个时期的多达20余处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八角星图案。这些遗址分布广泛,北至内蒙古,南至湖南,东至山东半岛,西至青海;已发现的最早的八角星图案出现在距今约7800年前,在湖南洪江的高庙遗址。鉴于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的古人类之间,没有或者极少有通用的文字、语言等文化交流的媒介,而在他们的文化遗存中却都出现了八角星图案,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八角星图案是对一种发生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广大地域的人类都能看到的非常引人瞩目天象的写照和反映。与同时代出现的类太阳图案比较表明,八角星图案很可能与一次史前的超新星爆发事件有关,是对超新星爆发后一段时间内的该天体形状的摹写和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中银河系内超新星遗迹的观测资料,考虑超新星遗迹的距离、年龄和方位等因素,认为船帆座超新星或天鹅圈超新星的二者之一,可作为与新石器时代八角星图案有关的超新星爆发事件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讼法,测定了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期的三个遗址古陶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出土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由此,本文提出可用分析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探讨古陶产地及古文化交流的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