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界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以来坚持严肃思考现代人的命运和精神世界的现代悲剧大师之一,其笔下的女性也具有无限挖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深度。本文将从三个视角解读其笔下的女性形象。第一,从社会历史背景视角来解读,其塑造了在男权社会下形成强烈反差的两类女性,一类是扭曲、消极的"泣者",一类是坚强、抗争的"歌者"。第二,从创作原型视角来解读其剧作中自传色彩下的"圣母"与"妓女"形象。第三,从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其笔下女性人物的心理特征及其蕴藏的原始情结。 相似文献
2.
刘洋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189-190
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基督教中关于上帝和人的关系的思想。首先用创世纪中有关上帝造人及亚当堕落的描述为铺陈.接着从三个大方面讨论了上帝和人的关系:人对上帝的依存关系:人和上帝的一种直接交往关系以及人与上帝之间的一种动态关系。最终得出“上帝中心论”的结论,即上帝居于中心地位,人必须服从上帝。 相似文献
3.
李顺春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65-70
奥尼尔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剧意识的剧作家。以奥尼尔的生平为线索,分析了剧作家的生活与其悲剧艺术创作的相互关系。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既来自于其一生悲剧似的经历、他与家人以及家人与家人之间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因素,因为这些为其悲剧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积淀了深厚的悲剧基础;同时其悲剧意识也深受叔本华、尼采、古希腊悲剧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等的影响。生活是艺术之本源,而艺术则反映现实生活。奥尼尔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在其悲剧艺术创作中,他把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上升到人类悲剧意识的高度,从而赋予人生一种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4.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要真正实现和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完善和落实各种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永恒的实践主题。在当今时代条件下,通过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必将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慧荣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57-61
人神关系的探讨不仅是基督教的文化概念,也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上帝对于人的关系绝非静止不动,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结合《红字》中A字象征含义的变化,揭示人神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以及这种变化对于理解作品主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玲青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3)
张爱玲和紫式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无论是人生经历、创作思想,还是其小说的主题指向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以女性为中心,关注女性命运,较好地从女性自主意识的失落和泯灭、生存的困顿和生命无常的苍凉、女性的异化和内心的悲哀等方面真实地再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遭遇,其主题具有极丰富的悲剧性,但张爱玲的深刻和思想高度是紫式部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8.
徐渭《四声猿》题名寓有悲意,以浓深凄凉的悲剧意识为主线连成整体。《狂鼓史》为现实悲剧:祢衡向曹操复仇是作者利用传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众心理作幻想式的精神安慰,非现实可行之路。《玉禅师》为人性悲剧:以清修廿余载的玉通禅师无法摆脱“情”和“复仇”两大人类普遍心理暗示尘世凡人更难以摆脱,而“情”和“复仇”恰是悲剧的根源。《雌木兰》为妇女悲剧:特定条件成全了女英雄花木兰,但除去特定条件,木兰就像广大封建社会妇女一样成为悲剧的牺牲品。《女状元》为官宦悲剧:徐渭以女子自比是基于传统文人心态,但官宦的终点是禁锢个人的聪明才智,成为奴才。 相似文献
9.
陈建飞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6):23-26
"人的觉醒"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反对封建旧文化的一个重要收获.这一思想成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这便是"人的文学"的诞生.但是,时代、个人与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觉醒"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文学"的复杂面貌. 相似文献
10.
11.
着重论述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传承。文章首先分析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在主题的确立、题材的选择、风格的树立、艺术形式及创作手法的采用等方面如何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接着进一步探讨奥尼尔在这些方面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继承和变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天与人、人与神以及人与英雄等范式的哲学研究,揭示了蒙古族哲学的思维路径,历史地展示了蒙古族在形而上等问题上的哲学智慧以及道德思考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3.
14.
高丽静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67-268
高等教育"大众化"打破了旧格局、旧体制,催生出发展高等教育的新思路,教育的主客体及其教学中介也体现出新的特点、产生新的价值冲突。传统的师生伦理受到挑战,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亟待建构。 相似文献
15.
国家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和谐”。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城乡差距还可能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可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关系,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摆脱了中世纪神本主义宗教观和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人本主义宗教观,表达了新型的和谐的神人观。人文主义神人观消除了宗教与世俗生活的对立,激发了人们对今生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推动了西方世俗精神的形成;为宗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促成了服务于世俗生活的新教精神的诞生;推动了科学精神的塑造,促成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与独立发展。人文主义和谐的神人观为构建近现代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9-92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亘古未绝。人与自然的双向异化,根源于人与自然愈益疏远的分裂,显示出现代文明的悖论:人追求自由,必得陷入不自由,人追求理想的家园,却又破坏了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最终各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东晋南朝两性关系在继承以往的风俗之余,在男女定位、婚姻以及妓女产业和通奸方面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士人也在情与礼中挣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早已形成的礼教继续扩散其影响,影响着社会的运转;社会观念的变迁,审美之风的转变;时人耽于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中,困惑于人生的短暂、人事的无常,因而更加注重追求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相似文献
19.
詹祥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145-146,106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体育本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联系。庄子的天人合一观昭示体育的发展应该在其自身规律之内进行,体育的发展应该顺应天。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带有浓厚的政治性,现代体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其政治手段的一面。而大众体育的本真是使人达到与自然身心和谐的目的;竞技体育的本真是追求人类运动极限之天,现代体育应摒弃古代天人合一观自身的狭隘,做到真正的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