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要维持生命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从自然界摄取多种适量的营养素,主要是糖、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六大营养素。人体对有的无机盐,如铜、铁、锌、碘、氟等需要量很少,称之为微量元素。比如碘,成人每天只需要100~200微克,年龄越小,需要量越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量最大,每日也只需要400微克。碘在机体内的总储存量只占人体体重的二百万分之一(约35毫克)。从量上看,确实微乎其微,但对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2.
人体调节微量元素平衡的机制不十分完善,且受环境元素丰度密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相对为多,更易出现微量元素代谢失调,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通过我们的研究,探讨本地区新生儿脐血诸元素水平,对异常者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素...  相似文献   

3.
农村技术转移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转化、推广到应用的系统过程,是农业科技成果传播扩散到生产一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农村技术转移体系主要包括以科技项目、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组织和政府技术推广部门等为载体的转移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技术转移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4.
高校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及其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在农业技术服务过程中普遍遭遇“技术应用性不强”、“风险高收益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发展并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技服务体系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园区示范”模式和“产业关联”模式是该体系中的三大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但所起作用皆不容小觑,我国应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规范技术市场、加强产业关联等方式不断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资源丰富地球上的水作为人类的资源,用于生活、工业和农业三方面。生活用水最重要,但需要量最少,农业用水最多,但每方水的使用价值则远较生活用水为低。工业用水的需要量和重要性则介乎两者之中。例如,北京市用水,农业占66%,工业占27%,生活水量只有7%。在缺水的地区,农业、工业用水应依次让给生活用水,这应明文载于用水法中。所以,所谓缺水是指农业用水。在对给水工程作经济核算时,工程效益也是针对农业用水的。讨论一个地区水资源的数量,主要也是针对农业用水量。以农业用水为主的水资源首先是当地的降水,  相似文献   

6.
农业气象灾害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抑制作用或破坏作用,并造成一定农业损失的天气(或气候),对农作物的生育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四平市1951—2010年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研究得出,四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低温冷害、霜冻害、干旱和暴雨烘涝、大风、冰雹等,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抑制或破坏作用及生育和产量产生的影响.结论给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合理化建议,为提高我市的粮食产量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本质是以新的农业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既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获取与掌握,又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扩散、转移和渗透,还包含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售后服务以及改进创新。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和涉农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  相似文献   

8.
 农业监测预警是现代农业管理的高端工具,农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监测预警与现代农业发展相伴相行。综述了农业监测预警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了农业监测预警过程中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数据应用与服务等主要内容及其难点,提出了农业监测预警中不确定状态下的数据感知、微数据与大数据条件下的参数规律以及复杂系统中的影响力纠缠等主要科学问题,围绕农业监测预警中的标准化技术、先进数据采集技术以及智能分析系统开发等重要技术,提出了未来农业监测预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生性过程和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前沿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深度融合,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正蓄势待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目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以及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依然面临整体发展基础不完善、创新实践同质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农业数据利用低效和效益精英俘获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我国应持续加强智慧农业创新实践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创建区域智慧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智慧农业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提升小农户共享智慧农业“红利”能力,以充分释放智慧农业创新的巨大潜能,让智慧农业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0.
<正>华南植物园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领域科研人员蒋跃明、段学武等经过系统研究和实验,发现NO(一氧化氮)是近几年发现的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公认的六类植物激素的发现过程,分别以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希望在加速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理的同时,能够及时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植物脱毒技术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生物技术最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产业。病毒的侵染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的生长发育,应用植物脱毒技术可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把植物的脱毒快繁技术与现代工厂化育苗技术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是现代种苗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浅析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摩擦学角度,以粘着理论为依据,用数据统计方法,对零件加工表面结构的独立单体-微凸体的峰谷曲率半径的大小;沿高度支承面积的变化,以及接触变形过程中塑性指数的力学性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零件加工表面与技术性能、使用寿命、工作可靠性及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酯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单体)核/壳型胶乳,用TEM、AUTOSIZER、DSC、TG及IR等手段对胶粒进行表征,探讨3种不同交联单体及含量以胶粒结构形态、胶乳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交联单体不同,但胶粒都量核/壳结构;随交联单体含量减少,粒径逐渐减小;交联单体尽可能地分布在粒子表面;热处理过程中功能基团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使得胶  相似文献   

15.
“四位一体”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技术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农业整体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内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模式,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技术。这种技术模式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功能单体、交联剂、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三者配比、分散剂、引发剂、等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各种技术条件方面评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锌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它通过形成RNA和DNA聚合酶,直接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缺锌可致生长发育停滞,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第二性征不出现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锌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从而更易缺乏。本文通过测定儿童发锌来评价分析儿童锌营养状况。1 受试对象 选择兰州地区某幼儿园3~6岁的儿童350人,测定身高、体重,统计家庭经济情况和了解其父母文  相似文献   

18.
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加速农业技术变迁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变迁方向和内容。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速度,其决定因素是农村经济制度特别是农业技术政策。本文所指农业技术政策,包括农业科研投入政策、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农业技术路线政策,以及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物化技术要素供给与价格政策等。一、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和农业技术政策对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的影响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质是提高要素的生产力,即用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其增长的最终源…  相似文献   

19.
微乳聚合制备高吸油性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为单体,DEGDA为交联剂,采用微乳聚合法和热引发技术合成了高吸油性树脂.详细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种类、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工艺因素对合成树脂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出热引发合成高吸油性树脂的最佳工艺务件。  相似文献   

20.
新技术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农业是以节约农业用水为中心的农业,其核心是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方法。充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集高产、高效、优质、节水、低耗为一体的高效节水型农业持续发展体系。它是一项覆盖水利、农业、环保、气象、农机等多种自然学科和有关社会学科的开放、模糊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