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家宇 《科技信息》2011,(26):415-416
引申是指从原词的内在含义出发,结合语境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译文中对某些词作一定的语义调整,以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英译汉时常常会遇到许多单词,按词典上给的词义来翻译,译文就会生硬难懂,甚至造成意思上的曲解。因此,需对词义进行必要的变动,引申出能表达词语内在含义的新的表达方式。如何正确得当适度的应用英汉翻译中的引申,使译文更忠实、更通顺、更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义,本文从英汉翻译词义引申,比喻与典故习语的引申以及句子含义的引申等方面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2.
词汇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在记忆中活用词汇,用准词汇,扩大词汇量?笔者常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词汇的引申比较,即引申出两个以上的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英语中的词汇十分丰富,词义涉及广泛,但这里所说的引申比较,指的是从一词语的课本中的基本词义出发,进行引申比较,用常见的句子作为例句进行辨析。笔者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词自身的引申比较词自身的引申比较就是指在一词的基础上引申出其他词,进行比较,辨析。例如:1)1。。n。Is。h村拍dwl山山ework.从…  相似文献   

3.
词义引申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义引申进行研究,但对词义引申在原型范畴理论层次上的研究不多。文章立足于原型范畴理论借助语料对词义引申进行浅析研究,并分析汉语中常见的四种词性在意义引申过程中发生词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词义变化是词义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词义的研究,不应侧重于变化的外部原因,更重要的是变化的内部原因——语言内部规律。语言系统对其自身内部词汇的价值因素积极进行选择和限制,从而使词汇价值发生变化,进一步词义开始演变;同时每个词在词这级语言单位中,也会通过自身所形成的价值平衡系统来进行价值因素的选择,从而使词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孙慧芳 《科技信息》2007,(8):215-216
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不同于英语句型教学、语法教学和单一的词汇教学。引申比较教学是先引申出两个以上的词语,然后进行比较。通过引申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英语中的词语复杂,内容丰富,词义涉及面广。我们不可能一次将一个词的各种词义都引申出来进行比较,这样反而会造成复杂化,使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这里所谈的引申比较,是从一个词语在课文中的基本词义出发,进行引申比较,用较常见的例句进行辨析。在教学中,常用的引申比较方法有以下六种:一、词自身的引申比较词自身的引申比较就是在一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词义引申是对词义变化过程的分析 ,就古汉语来讲 ,对词义引申的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 :从修辞角度入手 ,对词义引申的方式进行探讨 ,分析不同的修辞手段对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影响 ,可以深入理解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谈修辞手段对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是对词义变化过程的分析,就古汉语来讲,对词义引申的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从修辞角度入手,对词义引申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不同的修辞手段对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影响,可以深入理解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理解词义的基础,难确判断词义是我们进行话语交际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当词语进入具体的言语活动后,词语所具体的词义常常是丰富而又复杂的,这既有语言本身的意义,也有语言特征即语言的时间性、空间性和人物性给予词义的意义,只有把丰富而又复杂的词义与语境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词义。因此,词义对语境的依赖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对词义的理解就是在语境所允许的各种因素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词汇也发生了变化。一个词原有的词义即本义已不能满足各种语言环境的需要,为此,原有的词义得到了引申,甚至词性也发生了变化,辨别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提高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词义引申研究方面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段注》中千余条有关词义引申的材料,说明段氏以本义与余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观点为指导思想,以许证许,以许书与群书互证,以古代训诂为依据,有时还以古书用例为书证,注意形音义的发展变化,从语言实际出发,从本义出发,揭示了许多常用词的引申义,从多方面揭示了词义引申的规律,对词义引申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们研究词义引申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合乎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直译和意译是中外译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争论的实质是对直译和意译存在着主观性和模糊性的认识。直译和意译并不是两种对立的翻译方法,翻译的过程也不是在直译和意译之间选择的过程,而是寻求译文和原文的无标记性对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主流英文媒体在英译中国特色词语时,主要采取完全音译、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直译加解释或音译和直译加解释这些方法或策略。从外宣的角度讲,音译或直译加解释即解释性翻译的方法是外宣英译中国特色词语的有效方法。解释性翻译给"不折腾"的英译提供了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商标的翻译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对商标的翻译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翻译的目的论,浅谈了目的论体现的三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并列举了几种商标翻译的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混合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和翻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认识到翻译的本质,弄清了可译性和确切性,了解了直译和意译两种不同的倾向,以及国内外对于翻译标准的不同看法后,便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语言学理论在哪些方面对翻译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娜娜 《科技资讯》2012,(18):210-210,212
伴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服务行业英译公示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变译理论为服务行业公示语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基础,适用于服务行业公示语英译的变译方法有摘译,编译,缩译,改译,译写等。变译法的应用真正体现了服务业公示语的功能,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目的决定具体的翻译策略,不同的文本类型影响着翻译方法的选择。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两个不同的领域,有其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旨在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以便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详解翻译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关系,指出各主体间最终的视域重叠部分决定翻译形态.在译者与作者视域重叠部分不变的情况下,与特定读者群视域重叠部分越小,译文越接近原文,越大,越偏离原文,由此产生从全译到变译的各种翻译形态,没有视域融合,就不具翻译性质,视域融合是翻译的绝对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文化转向使文化翻译勃然兴起,在文化的多元性不断丰富的当今世界,文化翻译观对比语言学翻译观具有现实的进步性,语言学的对等论已束缚了翻译的进一步发展。多元系统理论及解构主义理论为文化翻译的第三空间提供了理论解读,文化翻译的第三空间是不同于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文化交融和冲突的空间,译者作为这一空间的操控者应该尽量以第三者的视角,客观、不偏不倚地审视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翻译教学现状指出,在今天这个大量需求社会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时代,翻译教学应与时俱进,改革培养目标和过于偏重文学翻译的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翻译理念——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应用型翻译教学,并针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大力培养社会应用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