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经胃镜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胃窦、胃角、胃体,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差分化癌为主,中老年胃癌男性高于女性,好发于胃体,贲门胃底,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两组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于中老年胃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 X线表现 ,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X线征象较典型的胃恶性淋巴瘤 7例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全部经胃镜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病变发生在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1例 ,胃底部 1例。息肉结节型 3例 ,较大溃疡型 2例 ,肿块型 2例。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经胃镜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胃窦、胃角、胃体,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差分化癌为主,中老年胃癌男性高于女性,好发于胃体,贲门胃底,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两组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于中老年胃癌。  相似文献   

4.
残胃236例临床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全部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手术后胃236例.BillrothⅠ式残胃(B-Ⅱ式)24例,BillrothⅡ式残胃(B-Ⅱ式)212侧.结果显示吻合口炎及残胃炎发生率为最多;病理以慢性炎症为最多,其次为不典型增生病变.检出残胃癌12例(其中手术原因不明者3例).残胃复发癌12例.并对残胃癌、术式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术前术式选择宜从严掌握.术后必须内镜随访,尤其对胃癌术后、残胃癌前病变应定期胃镜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正>我院自1991年10月开始应用日本生产的潘大克司EG—2901电子胃镜.共检查患者3900例,现将得结果及初步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900例中男性3128例,女性772例,年龄6~72岁,术前准备及进镜方法与纤维胃镜相同.内镜检查结果:共检出食道疾病285例,占总列数7.31%;慢性胃炎共检出2357例,占总列数60.43%;以胃窦部多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23例,占总列数10.84%,胃癌296例占总列数7.59%,其它胃良性病变约占13.8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病变规律及诊疗对策。方法 :对 2 5例残胃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及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术患者残胃癌发生率高 ,BII/BI式为 2 0 / 5。男性多于女性。发病距初次手术时间 5 .4~ 2 6年 ,平均 11.3年。胃镜结合病理活检对残胃癌的确诊率可达 90 %以上 ,确诊时多属晚期。随访2 1例 ,平均生存 12 .2月 ,15例残胃癌根治术患者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3%、5 3.3%、33.3%。结论 :胃镜结合病理学活检是目前诊断残胃癌最有价值的手段。防治应从初次手术的术式选择开始 ,减少或避免胆汁返流对残胃粘膜的刺激。胃术后 5年以上须定期胃镜检查 ,治疗上尽量行全残胃根治术 ,以多脏器联合切除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结核误诊原因.方法: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结核病例资料.结论:胃结核为罕见病,临床表现酷似胃溃疡或癌,X线检查无特异性,亦无特定的胃镜征象,在术前很难找到确诊的依据,极易误诊,有时在术中被误认为胃癌,其治疗与其他结核治疗原则相同.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1922年由Bacfour首次报告残胃癌以来,文献中记载了大量胃癌发生于残胃的病例.这样,在日本残胃癌已不再罕见,据报导占全部胃癌的0.5%到2.4%不等.另一方面,既往因胃的良性疾病而做过手术的胃癌患者的比例由1.1%到8.7%不等.然而残胃的多发胃癌相当罕见,因确诊时多数癌均属晚期,预后差.继胃空肠吻合术后(毕Ⅱ式)的胆汁返流被认为是残胃癌的病因.我们收治的一名残胃早期三重癌,是在胃切除术后继而施行毕罗Ⅱ式改造术32年后出现的.就作者所知,这是残胃早期三重癌的首例报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并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胃镜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均为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确诊人数为84例(84%),有9例(9%)为疑似胃癌,7例(7%)被排除,两种检查方法胃癌确诊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的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检出分化不良型36例(36%)、分化型64例(64%),胃镜活检共检出分化不良型54例(64.29%)、分化型30例(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胃癌诊断中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胃镜活检诊断准确性虽低于病理检查,但在基层胃癌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南藏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本地区医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来评价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意义.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前行胃镜活检,结果显示20例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20例诊断均为胃癌,其中5例为早期胃癌(占25%),15例为进展期胃癌(占75%).术前与术后的诊断进展期胃的Borrmann分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外科三年来收治胃部肿物病人25例,其中经多间医院各项检查,术前误诊者6例,误诊率高达24%。胃癌、胃平滑肌瘤各1例误诊为胰腺肿瘤,胃平滑肌母细胞瘤误诊为肝癌1例,以上三例均因胃肿物呈腔外性,致胃钡餐检查呈外压性改变。胃恶性淋巴瘤及假性淋巴瘤各1例,则因纤维光束胃镜检查,疑为胃癌而病理活检阴性所致。1例胃内异位胰腺,亦因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误诊为胃息肉所致。胃部肿物治疗问题,如无手术禁忌,应尽量争取剖腹探查手术。对有一定活动性的巨大胃肿物,有可能是良性而可以切除治愈的,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治疗。对晚期胃癌病人,如身体条件许可,应进行姑息性切除,以改善全身中毒情况,有可能延长病人生命。本组有三例外院放弃手术治疗病例,均经手术治愈出院,其中有两例属于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胃镜下取异物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胃内异物取出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胃镜22例胃内异物成功取出。结论:医护密切配合,胃镜下取异物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胃镜下治疗胃内超长异物的方法技巧。方法:分析成人胃镜下取出3岁男性患者胃内长25cm异物一例成功案例。胃内异物为一根已被胃液腐蚀变脆、易碎的小儿橡胶胃管,取出过程不能耐受胃镜异物钳抓取,极易断碎,且使用的是成人型号的电子胃镜,治疗操作增加了难度。结果:成功取出小儿胃内超长异物,且未产生并发症。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尽可能的减少治疗的不利因素;操作技巧在于首先不急于一次整个取出,分段分次,异物钳夹取力量适中以刚能夹住即可,治疗过程操作动作要轻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女性胃癌病人的认识水平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了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10年间的青年女性经病理确诊的40例年龄≤35岁的胃癌病例,对其临床胃镜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岁以下的青年女性胃癌患者中,以低分化腺癌及粘液细胞癌居多,borrnann分型Ⅲ~Ⅳ多见(68.4%).结论:青年女性胃癌病人,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缺乏特异性,与胃的其他疾病症状类同,检出率低,出现临床症状已到中晚期,且恶性程度高,细胞分化异型程度大,预后差.对于青年女性胃癌病人早期减少误诊,及早确诊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胃癌与胃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组与胃癌相关性胃炎组(包括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P的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前为一位结肠癌广泛转移的患者进行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赵红立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32-232,162
总结胃癌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对174例胃癌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实施综合外科治疗.经过积极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外科手术治疗胃和结直肠癌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可能达到治愈胃和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因此,对手术切除的胃和结直肠癌标本进行详细全面的病理学检查,由此而获得令人信服的各项数据,为胃和结直肠癌的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将打下坚实的基础.1984年夏威夷会议(资料于1987年公布)由日本和美国提供的近两万例胃癌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的完整资料表明,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预后的判断及预测生存期等方面提供了可信度高的数据,就是最好的例证.国内,除少数单位外,在胃和结直肠癌病理学检查,尤其是术后病理学检查上整体水平不够高.从临床病理角度来看,按传统的形态学检查模式,注重肿瘤性质的判断和形  相似文献   

19.
测试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将转染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人胃癌传代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于裸鼠,7 d后分别使用NIRF染料IR-783和荧光素酶底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测定肿瘤部位ROI(region of interest)值,连续检测并绘制NIRF强度与生物发光强度相关性曲线;选择前期建立的胃癌PDX(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s,PDX)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EA与CK8/18的表达,确定移植瘤与原发肿瘤病理学一致性;将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分别培养24 h,分别加入线粒体示踪剂(mito-tracker)或溶酶体示踪剂(lyso-tracker),30 min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在胃癌细胞中的结合部位;将正常胃上皮细胞分别与转染GFP的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共培养24 h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活体成像结果显示,IR-783染料能够特异性的聚集于人胃癌裸鼠移植瘤部位;NIRF强度与luciferase强度的相关性达99%以上;PDX肿瘤与原发肿瘤中CEA与CK8/18表达均呈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NIRF染料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传代胃癌细胞,同时也能识别来自PDX模型的肿瘤细胞,并优先集聚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与溶酶体中。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特异性识别胃癌细胞,可用于胃癌模型的成像研究,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潜在工具。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探讨LRP-5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比分析了26例高分化、35例中分化、48例低分化胃癌及15例正常胃组织中LRP-5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LRP-5在中分化胃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与正常胃组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表明,LRP-5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胃癌组织(P0.05),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因素无关.提示LRP-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恶性程度相关,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分级和预后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