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纺织新材料有绿色环保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等,本文简述它们的特性及其在针织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新型纤维材料的层出不穷,新型纤维制品也成为市场新宠。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纤维材料,并指出了纺织产品标准对纤维含量规定的不兼容性,并对纤维含量规定的不兼容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成功制备了ZnS/PVP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知,纤维的直径大约在400 nm,纤维中的无机物为立方ZnS晶体,从荧光光谱图中可以知道,发射峰的位置在415nm。  相似文献   

4.
早期普通的维纶纤维性能与植物棉类似,应用不广。随着技术不断的革新与发展,维纶纤维发展出了水溶性维纶纤维、阻燃维纶纤维以及高强高模维纶纤维等,应用领域扩大。本文就当前维纶纤维的种类、特点以及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天然纤维显微图像中所有纤维对象的正确分离和提取,是棉麻纤维特征分析的必要前提.针对纤维图像中图像背景、纤维边缘和纤维内腔的灰度分布特性,提出基于区域填充的纤维图像提取算法.该算法以各个"纤维内腔"为图像分离提取的标准,采用膨胀区域填充的方法,并通过距离变换自动确定填充起始点,对经过二值化处理的纤维图像中的背景和纤维进行了区分,从而得到各个纤维对象的正确提取.该算法能够有效处理纤维图像间的黏连问题.  相似文献   

6.
纤维与纺织是一个高度密集型的学科领域,集中了机械、化学、材料、生理和艺术等学科.历史上很少有材料对人类的影响能与纤维和纺织品相比.纤维材料将持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它们的作用正扩展到其他非纺织领域.本文选择性地列举了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材料与纤维创新中心的多学科研究活动,主要强调纤维和纺织中的新兴研究,包括纳米结构表面功能性涂层,用静电纺超细纤维,天然纤维的新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滚筒辅助动态水接收装置,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研究了滚筒转速等因素对纳米纤维定向性的影响,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滚筒达到一定的转速后,可以得到定向性极佳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SEM-EDXA)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以及木素在细胞壁各层中的分布.TEM结果表明,黄柳纤维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及次生壁内层.CLSM图像显示木素在纤维细胞各个壁层中分布不均一,细胞角隅区木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胞间层,次生壁最低.导管中的木素浓度比纤维细胞中的高.SEM-EDXA研究表明细胞角隅区、胞间层、次生壁中层的木素浓度比为2.15∶1.32∶1.  相似文献   

9.
服装面料是满足服装设计要求的物质基础,随着新型纺织纤维的不断出现,服装面料品种得到极大地丰富,根据新型纺织纤维的性能,对改性型天然纤维面料、绿色环保型服装面料、保健型服装面料和功能性服装面料等新型服装面料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过程,并对该种纤维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JSM-56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石膏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耐水机理和物理力学性能.结合弯曲载荷变形曲线,分析了维尼纶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结果表明:石膏基复合材料实现了单一的结晶到晶胶共生的结构转变,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改善;维尼纶纤维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断裂能、断裂韧性和冲击韧度;维尼纶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断裂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基体断裂、纤维脱粘和纤维拔出;纤维和基体间界面结合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12.
纤维弱节的力学特征与判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纤维弱节是造成纤维力学性能退化和纤维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这里采用单纤维拉伸和形态轮廓观察结合的方法,对羊电纤维弱节的力学行为进行表征。提出了用纤维细节处的平均断裂应力σ^-和断裂应变ε^-,作为纤维弱节的判断的依据。并对羊电的细节断裂、弱节断裂,非弱节(正常)断裂的概率作了实到和理论计算,其结果分别为印%、奶%和印%。这征明作者采用的单纤维性能分析仪(SIFAN)法和显微图像加单纤维强力仪(OM XQ)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PPTA fibres have high axial tensile strength,but the transverse links at the macromolecularlevel of the fibres are low.The high orient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PPTA fibres leads to alow resistance to bending fatigue.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tigue behaviour of PPTA fibres and modified PPTA fibres weremade by rotating fibre over a pin.The resistant properties of the PPTA fibre to the bending fa-tigue are low,but can be improved by modification.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the de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 PPTA fibres and modi-fied PPTA fibres as they are tensioned in a monofilament from after being knotted are shown.The properties of resistance to bending fatigue of the different PPTA fibres can be evaluatedby comparing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tensile broken ends of these fibres after knotting.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维多取向X射线小角散射(SAXS)方法研究二次拉伸温度对聚丙烯腈碳纤维(PAN)原丝中微孔洞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定温度(2T0)加热拉伸时, PAN原丝中微孔洞的相对体积分数(V/V0)较低温时有所增加, 但其取向角()最小, 长径比(L/2R)最大, 两者均有利于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当拉伸温度过高时, 微孔洞形状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 不利于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多光谱检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有效检测棉花中与棉纤维形态、色泽极其相似的异性纤维杂质,提出一种利用多波段光谱信息融合成像检测的新方法。针对6种肉眼极难识别的异性纤维:无色塑料、黄麻、编织袋、白头发丝、白羊毛、猪鬃在7个离散波段光谱中的反射特性,获得不同波段光谱图像中异性纤维与棉纤维的图像特征差别,由此确定检测各异性纤维的最佳光谱波段。采用基于区域信息相关度权值小波分析算法将多个波段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具有完整异性纤维特征信息的单幅杂质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多波段光谱融合图像中,异性纤维灰度、形态特征明显,可有效识别棉花中异性纤维杂质。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张国宝  赵根锁 《河南科学》2000,18(2):170-172
本文讨论了纤维的鉴别方法 ,并利用付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光谱法对 2 0种不同纤维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 ,用红外显微镜光谱法鉴别纤维的种类 ,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不损坏样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Three dimensional lattice materials are made up of in- terconnected lattices of straight struts. These materials are optimized as light-weight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can be synthesized from polymers or light-weight met- als[1-3]. As struct…  相似文献   

18.
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人造膨胀珍珠岩作粗骨料 ,同时掺入随机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 ,配制成一种新型的多相材料复合的混凝土——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 .对新型混凝土材料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弯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试验 ,研究其强度、变形等力学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轻骨料和加入钢纤维后 ,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等力学性能的改善 ,效果十分显著 .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分布式计算和集群服务器的架构提出一种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该结构将M-IDS(Micro-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分布在受保护子网内所有节点机上,各个节点的M-IDS不仅可以独立检测直接入侵,而且可以和中心处理节点合作检测协同入侵。为了使入侵检测系统在具有误用检测优点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误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形态结构及生理代谢角度论述了人体骨骼肌中的快慢两种肌纤维的生理机制及运动能力,并揭示出了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可分别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同时也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