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的经验研究进行回顾,简述中国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行政主体的演化博弈特征. 在此基础上,借鉴斯宾塞的劳动力市场信号博弈模型,构建一个基于信号博弈的城市群行政主体建立协作机制、增进协作收益的模型.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案例分析表明,行政主体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博弈均衡结果表明,行政主体间协作知识的积累水平和协作信号的传递效应有助于加速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立了风险投资公司、银行与创业企业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比例存在一个临界值,并分析了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风险投资公司监督努力对各参与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三方参与约束条件下,当风险投资公司监督比例小于临界值并且监督对投资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增值服务的作用时,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努力会提升创业企业和银行参与投资的意愿;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行为会提升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投资的意愿。在双向道德危害情况下,当风险投资公司监督比例小于临界值并且监督对投资成功的影响作用大于增值服务的作用时,风险投资公司的监督努力会提升其最优努力水平与权益分配比例;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行为会提升其最优努力水平,并会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权益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3.
企业能够利用IT运行成本作为传递信号,来实现企业战略匹配.通过Harsanyi转换,将不完全信息下的Stackelberg博弈转换为完全信息下的Stackelberg博弈,证明了在分离均衡中,均衡IT战略能够成为传递均衡企业战略的信号,并分别讨论了供应商、分销商均衡IT战略函数为IT运行成本系数的单调递减凸函数的条件,最后证明了通过IT运行成本系数匹配,双方可以实现企业战略匹配.  相似文献   

4.
军事威慑中试探策略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标准两阶段军事威慑博弈基础上构建了带有挑战者试探策略和含有信号传递子博弈的三阶段威慑博弈模型,分析了该博弈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提出了军事威慑博弈中试探策略有效运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多阶段风险投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收益不确定性的特征,在考虑投资策略组合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动态规划方法,构造了股权债权混合投资时,目标函数为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效用最大化的退出决策复合模型.该模型合理分配了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比例,有效解释了风险投资投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的选择,可以作为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退出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做出风险资本的投资组合决策对提高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效率乃至加速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给出了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相对投资效果水平的衡量模型,然后运用平稳过程理论提出了风险投资公司向各企业下期投资的相对投资效果水平的预测模型,进而根据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类型,利用二次规划方法建立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为风险投资公司确定其向各企业下期投资的最佳比例提供理论参考.最后,用算例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证券与风险投资 --可转换债券的信号传递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一个可转换债券契约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创业者拥有信息优势,他们在开始签订投资契约时已知投资项目的状态信息,而风险投资者不知道,创业者可以通过转换价格向风险投资者传递项目的状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创业者会选择较高的转换价格,而低水平的创业者则会选择较低的转换价格,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将不同水平的创业者区别开来。可转换债券的这种甄别功能能够减轻风险资本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 ,研究了风险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风险企业 IPO的影响。由于风险投资者重复地参与到资本市场 ,将两阶段博弈扩展至无期限重复博弈 ,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若风险投资者的持股比例 e大于一定阈值 ,风险投资者将选择高质量的风险企业进行 IPO;若 e小于一定阈值 ,风险投资者将选择低质量的风险企业进行 IPO。  相似文献   

9.
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了企业家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问题,并对博弈双方的均衡投资决策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引入融资契约中常用的"激励因子",分别建立了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支付函数以及Stackelberg博弈模型;然后通过逆向归纳法分析该模型,讨论了作为领导者的企业家的自有资本和"激励因子"对作为跟随者的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的均衡投资决策,给出了企业家激励风险投资家提供风险资本的必要条件,从而解决了企业家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由债权"激励因子"和其边际投资机会成本决定,而股权投资水平由其"激励因子"、主观收益率的参数以及绝对风险厌恶因子决定.尽管风险投资家较企业家风险厌恶,但是后者可以通过激励前者,使前者对于新创企业前景较自身乐观.  相似文献   

10.
从创业企业角度出发,研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出现的中途退出行为对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对应的激励性风险投资合约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混同均衡下,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出售股份的收益应与其在第1阶段的投资金额相等。在分离均衡下,如果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不退出,当在第1阶段投资状态不好而进行清算时,其将获得全部的清算价值;在分离均衡下,当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退出时,其在第1阶段末对所持有股份的出售总值与第1阶段投资额呈正相关关系,与清算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而第2阶段新进入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持股比例随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均衡时对应的投资合约能够转变混同均衡时投资合约带来的低效率水平,前者对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具有更大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