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一场重要变革,电子政务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衙门"的工作方式,而且对每一位公务人员的行政信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信息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靠书本"灌"出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呢?实践证明,培训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胡源 《科技潮》2009,(5):54-55
"你穿我穿大家穿",这是网络最新的流行语。它不是某个服装品牌的宣传语,而是一帮热衷于阅读网络小说的网友的口头禅。这个"穿"不是"穿"衣服的"穿",而是"穿越"的"穿"。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和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量词"位"的使用是一种礼貌的言语行为,与人们给对方"提供位子"这一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您几位?"中的"位"不是量词,而是名词。该句省略了量词"个",并且通过转喻,以"位"指人。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一位游走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过渡时代"的"士"。《论世变之亟》,显示了严复作为当时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化学者的远见卓识。但是其根深蒂固的"士"的情结,导致了他后来精神世界贯穿一生的矛盾。他终究不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学界有关海子的研究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通过"赋魅"的文学批评,将海子"诗化"、"形而上化",甚至"神化";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海子及其诗歌的鄙弃和指责,最终将海子"妖魔化"、"简单化"。这两种批评方式都是反历史的,都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本质"一词经历了从"形成"(from)到"共相"(universal)的变化,逐步接近现在的"本质"(essence)概念。反思本质思维如何进入对于文学的认识(理论),也即是重新从源头上认识"诗"入"哲学"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考察给当今的"反本质主义"文学理论书写予以提醒:"反本质主义"并不是反掉事物的"本质",也不是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思想来源具有多元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宋韶勋 《科技信息》2011,(13):195-195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可以说是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概括和升华。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给予了他笔下的老人圣地亚哥——勇敢、自信、自尊,永不屈服的性格特征。笔者从此角度出发,探索了"硬汉"精神这一主题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犯罪构成在理论上存在这"法定说"与"理论说"的争议,"法定说"认为犯罪构成有着刑法的规定为依据,"理论说"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理论,不是法律条文。本文拟在分析了两种学说之后,提出了仅作为法律概念的犯罪构成,即犯罪构成不应该有属性,而仅是一个工具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的"江河"包含着"长时段"、多层次的人类生产活动与文化创造,也是观照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的尚佳范式。文章在珠江水系—百越古道的整体性背景上,以"水""域""人""家"为文化结构维度,对右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考察,分析探讨了右江流域文化的地方性、走廊性、交融性和共生性。右江的江河水系联通了"水"—"域"—"人"—"家"的文化生发脉络,生动诠释了"江河文化"作为"家园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9月5日,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陈光标说,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1.
王华林 《科技信息》2010,(29):184-184
"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实战中顺势借力的一种形象化艺术性的比喻,顺势借力是符合力学中合力、重心、杠杆、惯性等基本原理的。它不是虚无缥缈、高深莫测的神技。它是中华武术"尚巧善变"最重要特色的体现,是千万太极拳爱好者持之以恒,努力奋斗的目标。只有明确了太极拳中力的运用,且勤加练习,"四两"拨动"千斤"就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章治 《科技信息》2009,(2):314-315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使读者被动"接受"的服务,而是一种使他们能够"享受"的服务、"快捷"的服务、"安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郦道元在《魏书》中被列入酷吏一列,后人多认为是由于郦氏实行暴政和魏收人品等原因造成。从"酷吏"一词的语言文化角度看,应该是"严正冷酷"之吏,而不是"残暴"之吏,郦氏并非后人认为的暴吏,魏收亦没有丑化郦道元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不是我说你"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语用标记语,其中的谓语动词"说"和宾语"你"有着相互制约关系。"不是我说你"在句中一般有句首、句中和句末三种位置,其语义不能简单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语用功能主要有提示、显现、强化和委婉。"不是我说你"语用标记语的形成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强 《世界博览》2012,(1):35-36
年终焦虑症在蔓延,张铭是重症患者之一,病根无外乎"礼物"二字。张铭忘不了在卡地亚首饰店里陪女朋友试钻戒时那种手足无措的窘迫感。他并不是不想买,也不是没钱,只是想不明白一件事:"明明可以少花几千元买一模一样的东西,为什么非要到专卖店里来?"他心中的最佳选择,就是美国代购。  相似文献   

16.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是大家的共识,新闻主要是一种展示,而不是评议(新闻评述除外)。因此,新闻写作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忠于事实,叙述准确",要能"把真实的情形描写出来"以引起读者深思并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领悟、去得出结论。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排斥一切必要而恰当的议论。"用事实说话"固然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但文无定法,  相似文献   

17.
走马楼吴简中的"复民"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复客赐客制中的"复人",而是简牍中所说的"尪羸老顿贫穷女户"和"老顿穷独女户"。他们的身份是平民,不是依附民。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英文"历史"一词的意思是"他的故事"她花了十年时间,游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和记录沿途接触的女性故事。"‘历史'在英文里为什么是History(他的故事),而不是Herstory(她的故事)?"从走入台湾大学历史系的那一天起,彭怡平就没放弃追问这个问题。在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中,  相似文献   

19.
论述"美"是屈原的人格和全部作品的思想核心与最高理想。屈原的"美"有形成的过程和"外美—内美—美政—美人—美"的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屈原第一次将"美"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他以"美"争鸣于诸子家,因而完全可以成为"美家"。屈原的美与诗同是他的创造,美与诗是屈原的两座高峰。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不是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来看《水浒》中的潘金莲,我们实在看不出她有多么的恶,多么的淫。相反,她倒是一个虽然出身低贱,但却天生丽质且不为淫威所屈的大写女子的形象!她之后来一步步沦为"淫妇",全是张大户、西门庆、王婆等恶人的迫害以及"合谋设陷"而导致。当然,潘金莲自身婚姻的不幸为上述恶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