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已有5年,但就总体而言,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商业化倾向严重,偏离了合作制发展方向。本文认为,农信社不能真正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现实的理论、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进行合理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作为面向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对于支持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不应以牺牲或损害本来已经处于弱势的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至少不应制造损害农民权益的制度漏洞。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的分析,从法律角度揭示了农民入股农村信用社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应注意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罗进童 《科技信息》2011,(16):79-81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农村地区商业性资金供给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不但促进中国农业发展,还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为经济产业的调整打下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推进,选择何种模式成为我们讨论的焦点。全国一部分地区的农信社都选择了商业银行的模式,农信社经过股份制改革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模式是否适应当地的经济状况、成效如何、对其他地区有什么借鉴作用,都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以农信社发展的历程为背景,选择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对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银行将合作制与股份制相结合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结果。文章采用9家浙江农村合作银行2007-2011年的数据,运用相关性检验、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合作银行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银行规模、经济周期、不良贷款率、资本担保价值和总资产增长率与资本充足率是负相关并存在显著的影响;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监管压力、通货膨胀变化、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核心负债依存率与资本充足率呈正相关并存在显著的影响;资本成本和所得税对资本充足率产生的影响是负相关且不显著的。根据结论提出浙江农村合作银行应实现普通股股东结构和股权占比结构的优化,特别注重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等。  相似文献   

5.
本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优点于一身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它不仅不同于股份制、合作制,也不同于合伙制。认为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和存在能够解决部分乡镇企业和国有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竞争乏力、产权管理及职工对企业资产淡化等问题,同时预测了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去的管理体制已经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要加快我省乡镇的发展,必须深化农村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特点与合作制特点相结合的新机制,既有资本的联合,又有劳动者、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联合。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成果,也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创造。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农村实行过合作制,对当时的生产力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仅偏重于劳动者的联合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引进了先进发达国家的股份制,在工业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主要表现为资金的联合。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7.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股份制与合作制优势互补而孕育成的独立的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具有的优越性在改革的实践中已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予以审视,其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使股份合作制更趋合理和完善,应当加强股权设置、产权关系、分配标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及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省联社模式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紧迫的改革需求,另一方面其改革本身也面临许多因素的制约,最后就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份合作制经济是80年代从农村到城市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的深入,股份合作制经济在中小企业特别是公有制中小企业改革发展中得到普遍应用。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与合作制的结合,即由劳动者全员入股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按资分红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以企业财产独立承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提升核心竞争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不断放开,金融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股份制银行的崛起,邮政储蓄的迅猛发展,以及民营银行的“诞生”,对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作为“金融业的弱势群体和发展上的后进者”的信用社,其生存发展步履维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在时目前信用社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培养和提升信用社核心竞争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金融正值的资金融通,具有相当可比性,因此本文拟从我国农信社最近的发展来发掘对民间金融发展的几点启示与政策建议,说明只有正确处理信用制度、产权制度和利率调整三大问题,才能真正让民间金融的发展纳入正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大背景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总结了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和分析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着重对影响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的多因素进行了整合分析,提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方向,认为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制度能力、科技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外部环境培育,以提高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系统的协调能力和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创新路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晓辉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5):10-12,24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经济制度经过60年的变迁,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改革中还存在产权关系模糊等诸多问题,因此应从立法、产权制度创新以及人才培训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从改革伊始至今,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大大增强。但作为农村金融组织的支柱,农信社并未发挥好其对农村金融供给的作用。农信社的改革到底应走向何方?文章对此问题,从金融法的角度提出一些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立法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着风险监管能力偏弱、经营业务遭受冲击、信息化建设滞后、复合型人才短缺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本文探讨了相应的突围路径,以促进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实现互联网转型,助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创新性改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职务犯罪行为频发,其手段多样,危害严重,其中,既有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原因,也有法制不健全的原因,应从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监督机制、稽查制度以及增加惩罚面和惩罚力度入手,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客户信用评级系统是银行业为规范授信业务、降低贷款风险而采用的内部评级系统,用于对被评级对象履行还款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信用评级体系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违约概率,用于测算违约概率的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系统有效的关键。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虽然同样面临信用风险,但由于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评级指标体系应有所差异,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方法不能直接适用于农村信用社。本文综合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及Logit模型对农村信用社内部评级系统进行了探讨,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系统总体可行,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分析了当前存款市场份额下降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曾发生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欲挽救"农村破产",农村经济却愈加衰落;欲使农民得利,农民却几乎是"被得利";欲使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农民却是"被合作";欲遏制旧式高利贷,却产生了"集团高利贷"。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异化是由于其陷入"囚犯困境"的漩涡所致,这对于当前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