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学生上网情况的深入调查,以班会的形式来教育学生,以"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个主题来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同时我们系教师主动出击,进入网络阵地,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在看到网络文化给我们经贸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与冲击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作为一个新的育人环境,新的教育模式,新的工作手段和新的工作载体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健康的班级文化,独具一格的班级网页,直接快捷的共同聊天室和班主任电子信箱,将网络转化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沿阵地,成为熏陶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崭新领城,正是我们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最佳途径的新目标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深入推广,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德育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工作者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调查并总结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现状,并探索完善网络德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对现有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以及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给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新的便利和契机。利用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上行为规范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拓展德育的新渠道、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网络德育中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上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德育的概念,以及网络德育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邹俊佩 《科技资讯》2011,(7):183-183
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和高职教育的兴起,势必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当代高职学生带来巨大影响。德育环境、德育内容、手段和对象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者应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使德育工作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积极开辟网络思政新领域,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增强高职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所具有的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既充实了高校德育的内容,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主导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教育方法受到冲击,使大量信息“垃圾”得以滋长,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更新德育理念,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建设网络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开辟“网络德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董晨辉  程涛  李长鹏 《科技信息》2009,(22):I0157-I0157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育工作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育工作也应适应时代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努力培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不断赋予职业教育新的内涵。教育创新,大势所趋。德育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各种阻碍与困惑,提出几点建议。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辨证地指出了在这个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发展,报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实践,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阐述了对高职学生教育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把德育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确保和谐校园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境是个虚拟和开放的环境,势必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人文关怀。前提是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基础是培养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者,核心是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同时注重有效的德育方法,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力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58-160
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根据网络文化的涵义和特点,针对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影响,有效地开展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潘伟仪 《科技信息》2013,(9):327-328
本文在探讨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原则的基础上,着眼于德育工作中的细节设计,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为策略,从一个个细节入手去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主题,于细节之处生成;德育活动,于细节之处开展;德育评价,于细节之处体现,从而形成一个个的德育精品。通过对"学生德育工作要注重精彩的细节设计"的探讨和实践,着力构建精彩的德育细节设计,让学生在在动态的德育细节的教育中自我发展,健全人格。同时,教育工作不断地走向全面、走向丰富、走向生活,走向深刻,也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布依族主要聚居地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布依族大学生以及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布依族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体重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为布依族大学生指出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西乡镇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问、专题座谈等方法,对江西部分乡镇中学学生课外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乡镇中学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是好的,但少数学生对体育健身还存在误解,体育知识尚欠缺。(2)学生神体育锻炼时间偏于晚间,晨练者少,主要是受上学路途远的影响。(3)学生在体育锻炼内容选择上,偏向花钱少,不占场地、简便易行的项目为多。(4)课余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依次是学校为主,村里体育场所和家庭与空地。在形式上与同学结合型和自由型为主,而与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在一起活动很少。  相似文献   

13.
李焱 《科技信息》2008,(20):317-318
It is very common to have a class of 50 or more students in Chinese schools, and teaching a foreign language effectively to a large class is really hard work. In order to change the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model into the student-centered one, Teachers should keep students' needs, interest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mind, apply several kinds of teaching techniques, organize different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praise and appreciate both students' success and learning process all the time. If teachers place more responsibility in the hands of students, serve as "presenter or facilitator of knowledge" instead of "source of all knowledge", they can greatly 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 the language in a very active, cooperative and effective way. After all, people learn by doing, not only by watching and listening.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需求,对于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网络心理,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文分别从高校学生网络心理需求及网络心理问题等方面分析当代高校学生网络心理特点,并就如何克服网络心理问题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观点下的程序设计知识应被学生再发明和再建构。教师应根据建构主义原则,采用科学的教学活动,建立起教学内容支架,并通过模拟项目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能力,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程序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安排课余生活的合理性新老学生有别,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男女生有别,不少大学生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知识,学校缺乏安排和老师的指导,影响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目的旨在说明交际法在特定的语境中是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试图将交际法应用于教学精读课实践 ,通过对学生反馈的分析 ,作者得出结论 :教师在选择采取教学方法之前 ,必须将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策略等学习者个人因素有所了解 ,方能对症下药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莹  昌彦君 《实验室科学》2011,14(4):130-132
IRIS软件是一款嗅探工具,能提供良好的监控和分析数据包平台.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教学中应用IRIS软件分析截获的数据包,辅助学生理解诸如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递、协议及报文格式等多种抽象概念,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诚信原则:师德建设中的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诚信意识、诚信践履的导向有利于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培养教师为主的高等师范类院校展开诚信品德教育十分必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立人”、“立业”。教师要有效地践履诚信,一要持有“慎独”、“向善”之心。二要丰富诚信的道德情感和磨炼诚信的道德意志。此外还必须建立高校教师诚信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本文试从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分析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几个误区,即重视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忽视目的性价值;“藐视”学生主体性;“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从而提出在学习活动、班级日常活动、常规管理工作等方面突出学生主体性;加上教师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合理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