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围绕人口增长问题而设计的传统人口控制战略是一个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已经带来了比我们当初预想更为严重的人口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的和普遍的失调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问题家庭的增多上,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家庭养老功能的缺损只是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表现而已。根据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夭折率大概为0.8%,规模已达数十万。城镇地区也有一定的比例和规模。不少家庭在遭遇大龄独生子女意外伤亡的毁灭性打击时丧失了再次生育的可能性,陷入了老无所养、老无所亲的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独生子女人格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培养独生子女健康的人格,已成为每个家庭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当前独生子女的人格缺陷及其成因,提出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方法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应遵循的教育原则,旨在为独生子女的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教育独生子女的水平,从而促进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执行,中国目前有20%以上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庞大的群体的出现不仅给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还给人类生命史带来了重大课题,使得教育工作者面对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显得非常重要。该文主要分析了独生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参加运动训练的人群中,独生子女的人数正在日趋上升。文章对影响独生子女参加课余训练的家庭、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个性和心理特征与非独生子女的进行比较,提出课余体育训练针对独生子女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校372名独生子女及1252名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压力事件及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总体压力及落伍感等一些具体压力事件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家庭经济状况、对专业的满意度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关于失独家庭法律扶助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生子女家庭为我国人口政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风险社会中,失独家庭的产生无法避免。大多数失独家庭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养老、医疗等问题。虽然这一现象已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目前有关失独家庭的扶助法规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将失独老人比照三无老人进行扶助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应强化自身责任和义务,多层次、全方位地及时对失独家庭给予扶助,失独家庭也应努力进行自我调适,以实现自我救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在小学生中已占有较大的比例,可以说,小学尤其是城镇小学逐渐成为独生子女的世界。因此,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上好体育课,不仅是小学体育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优生优育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大问题。独生子女一般都有着比其他孩子更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他们天资聪明,活泼可爱,然而,不管是不是家长主观上的原因,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里都居于过分“受宠”的地位,尤其是在那种“四二一阵容”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无形中就造成了独生子女的一些天然弱点。由于大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角度切入进行分析,阐述城市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形成的问题行为并且分析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而提出本人对于走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的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整合他们之间的力量,切实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使独生子女接触社会,使之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家庭、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应对“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影响贵州省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因素多方面的,也面临多种挑战,要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关键要根据地方实际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此外,对农导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也有着非常意义。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障各种因素,详细分析其对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影响,提出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医疗保障是我国政府当前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对策思考入手,指出现阶段应当立足于我国现实情况,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借鉴国内外经验,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宁省农村的现状,分析了其医疗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医疗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扩大其覆盖面和不断完善其体制的结论.对辽宁省农村医保工作及其体制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取得农村医疗保障状况的第一手数据和材料,采用与村干部座谈和走访农户方式,实地调查了辽宁东部某县的三河村的自然、基本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和生活保障情况。调查发现,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在偏远农村存在抗风险能力不够、大重病和长期患病保障水平低、保障延伸难和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和医保制度宣传以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是当前的焦点问题。由人社部门来负责管理,遵循医疗保险制度的自身发展规律,有利于深化“大部制”改革,是推进医保城乡统筹的科学抉择。  相似文献   

16.
刘洪英 《江西科学》2014,32(4):564-567
进入21世纪后,政府在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农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在享受医疗卫生福利方面受益面不广,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由于财政经费投入的不足,硬件软件建设的缺失、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仍然是影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文章从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现状及其问题、现状背后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个方面展开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在我国老龄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是农村老人,农村老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医疗保障等方面来看,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解决农村老人老有所养问题、加大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成立农村老人协会鼓励老年人自助、深入贯彻《老年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成为当前农村老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新时期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教育、医疗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辽宁,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目标,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针对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教育、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发展性和特殊性要求的同时,应加大国家财政对民族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解决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状况,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湖北省宜都市的调查发现,宜都市新农合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成效显著,部分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是全国性制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借鉴洛川试点的经验,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寻求道德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是一条重要举措.完善数据资料、资金投入、药品市场管理及法律等条件,也是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