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给日寇以决定性打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而且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支援了盟国,粉碎了德、日法西斯的全球战略计划,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转折的一年,在苏德战场、北非一地中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反法西斯联盟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战略主动权已完全转入同盟国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作战,以便尽快击溃德、日法西斯侵略者,筹建战后保卫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国际机构,罗斯福和丘吉尔渴望和斯大林会晤,同时也希望和中国政府首脑会谈.通过外交途径安排,美英中三国首脑先  相似文献   

3.
编辑室     
在这两周里,一方面由於苏联的英勇抗战,一方面由於英苏军事协定的成立,我们在国际间已经可以看出两个阵线:一个是反侵略阵线,主要是德义日三国,尤其是德国;一个是侵略阵线,主要是中苏英美四国,现在在东方是以中国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柱石,在西方是以苏联为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柱石。显然的,一切反法西斯的国家与人民,迟早都是要站在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以内而反抗他们的共同敌人的。这个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以及酝酿这个阵线  相似文献   

4.
核疑云使朝鲜半岛风云骤起。朝鲜重新启动核设施,美国嘴硬,但话中带软,一方面扬言要压朝鲜放弃核计划,同时又声称“朝鲜与伊拉克不一样”,不会对朝动武。个中缘由众说不一,且将政治考虑(两国四方:朝、韩、美、中、俄、日)、经济因素和形势使然(美当前要打伊拉克无暇旁顾)撇开,单就半岛军事态势分析一下美国的顾忌。50多年前在朝鲜半岛爆发的那场战争最终以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而停止。但朝鲜停战协定只是一个军事性质的法律文件,为的是确保交战方彻底停止各种敌对行动,直至达成最终的和平安排。半个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是在二次大战末期建立起来的,它是战时盟国为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为维护战后和平与促进各国友好合作而共同创建的新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的诞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早期酝酿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的思想,是战时盟国在同法西斯国家进行艰苦战斗的岁月中孕育出来的.1941年8月美英两国公布的“大西洋宪章”最初提出了建立  相似文献   

6.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到今年七月二十七日,已是一周年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进行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的结束,是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一个伟大的胜利,证明了英雄的朝鲜人民和  相似文献   

7.
凌胜利 《世界知识》2020,(24):53-55
近期,美国大选已基本尘埃落定,拜登即将入主白宫。对于拜登的当选,美国的盟国反应不一。相比于亚洲的日韩等盟国而言,欧洲盟国的反应更为积极。在美国主流媒体11月7日宣布拜登当选之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基本上在第一时间送上祝贺,并就各自与美国的联盟关系阐述了看法。出于稳妥考虑,日韩等盟国对拜登的祝贺则相对要晚一些。  相似文献   

8.
自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以来,美帝国主义与李承晚集团千方百计地破坏停战协定,使停战陷于不稳定的状态。下面是美李集团破坏停战协定的事实的一部分: (一)制造挑衅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53年7月27日到1957年底,美李军所制造的挑衅事件共达七百一十八件。包括:1、美李飞机侵入民主朝鲜领空五百七十七起,一千二百一十五架次。2、非法通  相似文献   

9.
古巴事件后,肯尼迪得意忘形,硬是不惜“冒犯盟国”,力图加紧对西欧的控制,要法国放棄自己的独立核力量和接納英国进入“共同市場”,并且积极拉攏西德、意、荷、比等国,力图拆散法、(西)德軸心、孤立法国。但結果是:适得其反。戴高乐予以猛烈的反击:  相似文献   

10.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二战期间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2001至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先后6次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 以上两件事,集中反映了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罪态度.那么,对他们自己所发动的那场罪恶的战争,德、日两国的态度为何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战时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但由于两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关两国的抗战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产生了许多分歧与矛盾,对战时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认真分析双方产生这些分歧与矛盾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抗战时期的中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1,(20):22-24
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由法英美葡德五国提出的、针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谴责决议,因俄罗斯与中国行使否决权而未能通过。除俄中两国外,巴西、印度、南非、黎巴嫩均投了弃权票。  相似文献   

13.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如何依照盟国旨意处置日本的军国主义,铲除远东战争策源地,并在民主化基础上实现对日本的重建和改造,是世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排斥盟国独占日本早在战时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盟国便对处理战后日本的有关政策作出了决定。其中最为全面系统阐述盟国对日政策的国际文件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其政策要点如下: 盟国对日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盟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战后必须解除日本武装,严厉制裁战争罪犯,铲除日本的  相似文献   

14.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战时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但由于两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美两国的抗战合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产生了许多分歧与矛盾,对战时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认真分析双方产生这些分歧与矛盾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抗战时期的中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建两国联军意在使其成为日后“欧洲联军”的核心。美国对此深怀戒心,法德同床不同梦。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5月22日在举行两国第59届例行首脑会晤时正式宣布,两国将组建联合军团。法德联合军团的产生是西欧走向防务独立的第一步,将对北约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法德在一项联合声明中说,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局势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次战争是以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失败、反法西斯的民主和进步力量的胜利而告终的。这种情况不能不极为强烈地影响战后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一的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和建立的伟大功勋,使它在国际上和在各国人民中间的地位和威望空前地提高了。在反法西斯的残酷斗争中经过了锻炼的各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进步的力量和信心大大地加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亲身经历了这样严重的时刻:在遭到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时候,宗主国的老爷们卑怯地不战而逃,使得抵抗侵略、争取解放的重担落在这些国家的人民身上。战后,他们决意保卫英勇抗战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最亲密的圈内人士开始,然后是本半球盟国,其次为欧洲和亚洲的盟国,在这之后才是同俄罗斯和中国进行认真的接触”普京办公桌上的热线电话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是他的美国新同行——小布什,时间是1月31日。在15分钟的通话中,双方都表示两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发展“密切而又富有成效的关系”。两国元首还讨论了两国外交、安全等部门和其他政府机构进行接触的时间表,以为两国举行最高级会晤作准备。美俄首脑的这次通话也是布什在过去的十多天中,同14位其他国家领导人——从墨西哥、日本,再到菲律宾等——电话交谈的继续。正是通过首脑热线,布什一步一步地将自己  相似文献   

18.
4月21日,麻生太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献祭祀品,成为第三位在任向靖国神社奉献供品的首相。麻生太郎的举动引起了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07年底时,福田康夫曾冒着严寒造访北京,期望中日关系在破冰、融冰之后迎来春天,看来中日"春天"的到来并不是那么顺利。而在德国方面,自默克尔上台后,曾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总理府会见达赖,中德关系也是波折不断,时时透出股股寒意。中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如何,这与政府政策和态度密切相关,毕竟涉及到国家立场、利益方面的问题,我不想在这上面做什么言论,但是这却引发了我对德日两国的探究。下面我主要从德日两国政治、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的原因,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3日至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亚洲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访问,先后出访了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并出席了在越南岘港举行的第25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在菲律宾举行的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这是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访问亚洲,也是他就任以来出访时间最长的一次,显示了特朗普对此次出访的高度重视。在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和对外贸易战略尚不清晰并引起盟国疑虑的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美、英、法、德、日六国高师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教育实践具有四个共同特点,而我国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却存在五个主要问题教育实践内容单一、教育实习时间偏短、教育实践缺乏规范的管理、教育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教育实践缺乏严格的考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