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状况的分析,阐明了女性文学在经历理想和现实撞击之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其创作观、审美价值和叙述方式自成体系,显示出独特而丰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王小波的创作、思想等方面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颇深,特别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影响.王小波的小说浸透着达利超现实主义精神和历史时空观念理论,在亦真亦幻的梦境书写中体现对权力话语的戏谑和抗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名人写书是当代审美文化中的独特文学景观,这种打着大众化散文的旗号。掀起的“散文热”现象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从中国散文发展的各阶段特征来看,名人创作的自传体散文无法达到精品散文的高度。从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来看,具有广阔市场的大众消费文化契合了当代审美文化中名人自传体散文的走向。对于这样的文化现象要持包容甚至是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跷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说明嘉绒藏族的社会性别理念是强调男女差异的事实而不强调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社会性别规范强调性别差异而不是强调社会性别对立,社会性别实践是男女对生产活动和家庭生活有平等权力。因此,认为以"男尊女卑"概括嘉绒藏族社会性别观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5.
钢琴本是一种舶来品,在中国审美文化与艺术氛围之中,形成了其个性化的美学精神内涵,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艺术创新与审美价值.基于此,文章在简要梳理钢琴本土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其美学精神内涵,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展望.这对深化中国钢琴作品美学精神的认识,掌握其核心内涵与艺术价值,为当代钢琴创作与表演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它的发展来看,有兴旺与更新阶段,不同时代都有其代表作和代表人物。而当代中国花鸟画发展趋向又如何呢?中国花乌画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师古不泥古,并溶汇中、西方文化精华,去大胆创新,形成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这才是当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圆满之趣"是元代戏剧在剧尾处理上呈现出的一道极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其审美生成是我们民族传统审美意向的外化,是创作主体和消费主体审美意向无限趋同的结果。一方面,它是创作主体在"自娱"和"娱人"取向下审美意向行为的主观呈现;另一方面,它还是消费主体在市民口味消费期待下审美意向行为的一种潜在诉求。元代戏剧"圆满之趣"的呈现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审美情趣的一次重大转型,极具民族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词作为"艳科"、"小道",起源于宴乐,流行于舞榭歌场,以艳情柔媚的风格作为叙事方式,取代了诗歌的统治地位而成为鼎盛一时的文学主流.这样一种文学形式的流行和兴盛,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符号系统对欲望的妥协.在这场语言的集体狂欢中,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游戏在社会角色规则、性别规则以及语言本身的规则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一朵盛极而糜的奇葩,也为今世之人带来与众不同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9.
刘国贞 《科技信息》2011,(25):115-116
"虚静"实为创作主体人生、社会态度的反映,对作家本真人格的涵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心地虚静,可以使创作主体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艺术家能够以审美的态度观照万物;可以使艺术家净化掉阻碍自由创造的杂念和俗念。从根本上看,心地虚静,可以涵养创作主体淡泊宁静、高逸绝俗、纯朴自然的本真人格。  相似文献   

10.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到90年代末的繁荣,呈现出曲线发展的轨迹。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女性文学、政治文学与色情文学出现台湾文坛,曲线轨道的中轴是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从对传统女性美学的继承到对性别社会的审美反叛、再从对传统审美的解构到对女性美学的再度重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明显线索,更能看到女性成为"人本体"和女性话语衍进的艰难历程。台湾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对当代文学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男扮女装"剧与"女扮男装"剧相比,没有自觉的性别意识追求,且"男扮女装"剧中的男性性别倒置,无论是外表或内质都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而明代的好奇风尚及传统的表演形式——反串,对"男扮女装"剧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是近年来对国外性别研究集中的一次引进,许多都是海外顶尖学者的著作。①选题的断限从古至今,题材从内闱生活到娼妓生涯,地域由华南到华北、城市乡村,方法则有理论与实证。确实,这套丛书全面展示了海外社会性别界中国女性研究的最新成果,许多著作往往以区域女性为研究对象,从中可以看到海外中国妇女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Gender and Power in Rural North China)[1]就是这样一项当代山东农村的性别研究。朱的研究在国外中国学界引起巨大…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中国陶艺创作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国艺术进入一种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被不设防的带入一个这样的时空,技术理性、消费主义和权力话语共同控制的世界,一个后殖民生产和重建民族文化记忆的年代.中国艺术家所面临的是一个前现代、后工业社会,本土化、全球化、民族化、世界化等各种因素共时共存的复杂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特有的文化、社会问题。而值得中国陶艺界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陶艺究竟应谊以什么样的文化品位面世,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呈现?是以西方社会审美标准和兴趣为基础,还是以中国传统审美习惯为基础,或是以现实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审美心理为基础呢?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艺术也进入了重新认识与重组的过程。当下艺术状态的观念更新与表现的多样使得传统工笔不得不思考与新创作空间寻求并存的问题,如何做到保留工笔本质而又能适应当代艺术的审美,并能确切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本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工笔"创作面临困难与挑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指出了"新工笔"的发展趋势:突破材料界限,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融合中西方审美文化,利用传统带动创新,突出观念的表现。当代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新工笔"即是借助"观念"这一形式,在艺术创作主题上关注当下的生存体验;在形式上展示着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新工笔"是艺术家的另一种世界观的呈现方式,另一种表达语言,其改变了传统工笔的固有创作思维,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是主体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国古代剧论家以主体心灵和主体情感审视戏曲艺术真实,强调审美主体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相对忽略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等审美客体的再现,偏重于创作主体内在心志和情感的表现。同时,他们依据戏曲艺术代言体的文体特性,主张剧作家细致体味戏曲人物生活的环境和遭遇的事件,做到因事造形,随物赋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是在生理差异基础上社会后天建构的一套制度安排,是代代相传的社会期待的建构。女性性别的建构背后藏匿着对于女性的权力限制,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凝视使女性性别的建构得以完成并持续。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在对男性凝视的抗争中出现了"男色消费"与女性凝视现象。但女性凝视是一种戏谑化的对抗,如何在抵抗、拆解父权制建构的具有限制性的性别秩序之后,提供一个有别于父权逻辑的新编码与架构,以发挥出女性主体的生命经验及真正的女性力量,依旧需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爽 《科技信息》2009,(34):I0263-I0263
现代数码科技对当代绘画,特别是对当代油画创作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油画创作实际出发,探寻现代影像技术对油画创作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在此局面下油画创作者应如何适应,进而如何创作出既有自己特色而又顺应市场潮流且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8.
壮剧是壮族代表性的民间戏曲,其中的北路壮剧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感情的各个方面,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壮剧堪称是了解壮族人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北路壮剧使用壮语演唱,其唱词具有音韵美、节奏美、修辞美、意境美等审美特征。壮剧唱词英译应遵循"力求传神达意,确保合乎习惯"的原则,并采取准、整、创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笑飞 《科技信息》2012,(21):224+243-224,243
在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曾掀起中国动物小说的浪潮,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在沈石溪的早期创作中,主人公虽然是动物,但其实是人格化的动物,而在其后期的创作中,小说的主人公———动物是更具备生物学特性的动物,沈石溪对动物的描写精确,并通过动物的习性、动物的生活、动物的环境等等来表现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清宫造办处发端于康熙朝,是清代宫廷最重要的工艺美术品制作机构.面对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宫廷技艺分散,清宫造办处作房不甚完善、各门技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清世宗登基伊始着力改革清宫造办处.这些措施包括收权于清宫造办处、定"内廷恭造之式"、管理事必躬亲.通过上述"改革三部曲",一方面清宫造办处在制作和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自主化,奠定了清宫造办处在内廷制造部门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理清了清廷技艺的官制和御制体系,实现了皇权对技艺的控制.清世宗对清宫造办处的改革是基于对精美器物的渴求和利用双重原因.对于清世宗而言,清宫造办处是他舒展个人审美情趣的大作坊,更是他在前朝伸展治理手段的大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