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流露出浓厚的后殖民主义倾向。本文试从作者对印度的风景描绘和人物刻画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作品中渗透的殖民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文坛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所有的英国学者都觉得他是个谜.对于他的研究被搁置几十年之久后,在后殖民主义话语下又热乎起来.吉卜林本人的特殊经历和他的作品是其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契合的主要原因;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中心是对"东方"的界定,而吉卜林笔下的东方形象与这个界定不相吻合,甚至是背离的;同时,后殖民主义话语本身具有过于浓厚的政治批评色彩,基于这些,后殖民主义框架下的吉卜林研究仍是激进的和缺失的,对他的全面评析仍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知国 《科技信息》2011,(22):I0050-I0050,I0053
《印度之行》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反映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分析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对立、冲突和交流。象征意象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重要性,而且富有哲理,起到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曲静 《科技信息》2013,(16):20-20
《印度之行》是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代表作。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与人关系的探索是福斯特最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印度之行》中人际关系异化的分析,揭示了福斯特对当时社会的深入观察以及对当时人类所处困境的忧虑和思索。  相似文献   

5.
穆尔太太是福斯特《印度之行》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物,在经历了马拉巴山洞之后,她与儿子伦尼的最后一次谈话时的独自流露出她的精神困惑。她提出一系列的质疑都被回声反射回来而没有作答,因此她对自身的观念的质疑、对基督教思想意识的质疑、对爱是否存在的质疑都在独自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穆尔太太的精神最后在回声的影响下崩溃,并最终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6.
东方主义是西方虚构东方的一套思想体系,其话语霸权阻碍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岳之秋》中意象的分析,体现了英国现代诗人燕卜荪对东方主义的话语成见的有意识纠正,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思维定势,并探寻了燕卜荪在后殖民语境中再现真实中国的思想根源。同时,阐述了东方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揭示了超越东方主义需要东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要挣脱东方主义的桎梏,就必须具备回归历史客观现实的有意识纠正。  相似文献   

7.
张之薇 《科技信息》2007,(18):205-205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在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的创作技巧,赋予作品强烈的现代主义意味。本文通过分析《印度之行》标题的含义以及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意象,探讨了象征手法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他又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公民的身份,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矛盾的心理,并用两种声音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爱·摩·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探索了英印之间建立友谊的可能性与沟通的艰难性。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道思想,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融合,人类与神、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对爱的渴望和对友谊的追求,揭示了该小说的主题。尽管阻碍友谊建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依然存在,完美的和谐、统一尚未完全形成,但他们在通向英印互相沟通、理解的路上都努力走了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10.
张琳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66-16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理论百花齐放,学术研究层出不穷,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向世界敞开友好的大门,因而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加真实而深入了。本文对张喜华教授所著的《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研究》一书进行了详尽分析和研究,对希尔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认识的逐步向前发展以及东方主义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做了深层次的解读。作者以希尔作品为线索,让我们了解了跨文化背景下东方主义现今的发展趋势,以及以后的研究导向和努力方向,让我们对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跨文化交际中西方融洽以及富有成效的交流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1.
E.M.福斯特的小说富有一种浓郁的母性情结,小说《印度之行》中所孕育的母性情结主要源于福斯特现实母爱的影响及其对女性之爱的追求和渴望。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所营构的阿巴拉山洞意象是其母性崇拜的文化表征,圣母形象穆尔夫人的建构则是其表现神性之母爱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2.
《黑暗的心》和《奥斯卡和露辛达》分别是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和澳洲杰出作家彼得.凯里的代表作。本文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探究了两位作家对揭露殖民历史中的创伤所作的贡献;也指出并分析了由于写作时代的不同所展现出的不同的文本:《黑暗的心》不可避免的带有东方主义色彩,而《奥斯卡和露辛达》却能在颠覆历史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反观殖民历史。  相似文献   

13.
黄哲伦是一名美籍华裔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他的《蝴蝶君》是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剧作,成功地塑造了在幻想和现实冲突中煎熬并最终走向自杀悲剧的伽利玛形象。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伽利玛这一心理悲剧式的人物,可以发现,造成伽利玛心理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伽利玛自己的幻想,还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即西方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14.
在印度,殖民地时期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阶级——现代知识分子阶级在塑造该国现代化模式的历史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正是这个社会阶级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取向对印度工业化制度结构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使印度独立后迅速建立起一种民主威权主义体制.印度现代化模式因而可以称为民主威权体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社会伦理学入手分析传统的观念造成的宋丽玲的双重身份和两种伦理模式,以及伽利玛西方男权政治在全球的扩展。在新的文化交流的形势下,固守传统的男权政治的伽利玛选择自杀地必然归宿,而在双重身份和两种伦理模式中生存的宋丽玲最终会觉醒,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构建新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并以此评判东方人和西方人所扮演的角色。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6.
古典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英译本也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英译本中在处理文化意象是各自所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由此体现的文化意识,指出两个译本呈现出一种"殖民化"与"反殖民化"的对峙,而前者的翻译更有利于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17.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翻译既是殖民化的途径,也是解殖民化的工具。翻译中的杂合是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彰显文化差异、消解文化霸权。赛译水浒对异质性话语的保留使译本呈现出明显的杂合特征。本文拟在后殖民理论视角下,分别从字词、句法、篇章和文化四个层面对赛译水浒的杂合特征进行系统的阐释,旨在发掘赛译水浒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并阐明其对当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都》所呈现的自我东方主义特征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体现了东方人的东方与东方学家的东方两者经验上的差异性。小说中对前宗主国和前殖民地重叠历史、文化和经验的描述,是通过台北对京都的模仿来实现的。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符码的表述,显示了前殖民地主体身份的存在,是台北文化抵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福斯特是吉普林之后涉及印题材作家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印度之行》中因大量存在殖民和反殖民意识,成为后殖民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本论文将通过两个方面来探讨《印度之行》的殖民意识和反殖民意识。一方面是根植于西方人内心深处的霸权意识,即他们的殖民性,另一方面是印度人民逐渐觉醒的反抗意识,即他们的反殖民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是美国文坛上近几年出现的后起之秀,她的处女作《骨》成功地塑造了四位鲜活的女性角色。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文中处于父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社会“双重边缘”的美籍华裔女性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展现了她们从沉默到抵抗再到对话的独特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