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潮》2004,(3):55
北京古观象台 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约公元1442年左右),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因体系完整、保存完好而驰名世界。从明朝正统年间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500年,保持着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这在世界现存的古观象台中是一个奇迹。 北京古观象台遗有明清时代的巨大台体和台上清制的8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台下是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殿堂内布有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展览。一楼展室主要展出中国古代的天象纪事;二楼展室主要介绍我国古代的宇宙观,盖天说和浑天说,以及古代的星图;四合院中紫微殿…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一直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而超过90%的自然灾害都与天气气候现象相关。天气气候观测及灾害预瞽可以有效预防自然灾害损失,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包括地面气象观测站、探空站、雷达站以及闪电探测网络等在内的完整气敷观测体系,其网络系统与无线电频谱资源相结合,完成了地面及高空气象观测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观测是基础,预报是窗口,服务是宗旨,做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是气象工作的最终目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就是把预报产品和气候分析、气候评价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及时送到用户手中,针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及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教人们如何巧用天时,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对一些灾害性天气进行人工影响和干预,驱利避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使之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4.
徐阳 《科技潮》2000,(2):46-47
能源、交通、人口、环境、粮食、气候等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几大问题,气候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因为这诸多问题无一不与气候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已能利用高新技术对气候进行某些人为控制,特别是现代微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把气象科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人类正试图借助高技术来实现千百年来要驾驭天气的梦想。目前,载着各种气象探测仪器的气象卫星能够将所拍摄的云图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周密分析,作出综合天气预报,并及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甚至连龙卷风等短时间的天气现象也能及时预报。气象学家正在联手,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完善的全球性卫星观测系统。这样,就能够通力合作,监视观测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卫星上的遥感装置,可以随时反馈出云雨区的形成、消散,以及温湿度、气压、风力等数据,根据这些信息,专家们就可利用电脑预报出短自一二天,  相似文献   

5.
穆穆 《科学世界》2010,(10):1-1
气象涉及天气与气候,天气是指较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而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与统计状态。马克·吐温曾说过,“人人都在谈论天气,但是没有人对它做任何事”。在马克·吐温的时代,他也许是对的。  相似文献   

6.
聊城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频发,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频发且灾害加重的趋势,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聊城市气象局开始进行灾害性天气应急管理相关业务的体系建设,该体系主要包括灾害信息的监测、综合观测资料显示、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灾害信息接收及传播、气象协管员、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任建玲  徐梅 《天津科技》2021,(2):77-79,85
地面气候资料在2004年自动观测仪器使用前多以纸质记录为主,很难对其进行统计加工处理.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视以及极端天气的增多,历史地面气候资料的需求与作用凸显.20世纪70年代末,气象部门开展了地面气候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工作,形成的A文件系列信息化资料在气象业务科研和决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解信息化地面气候资料的整...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51-1998年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对图书馆室内环境影响较大的恶劣天气所出现的频率问题,结果指出:低温天气、高温酷热天气、高湿度天气等,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文章还提出了不同气候环境下,图书馆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的具体措施。所得结果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图书馆”提供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09,(4):18-18
光污染使世界上有利于天文观测的地方越来越少,而新疆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天文观测净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新疆大学日前共同组建了联合天体物理中心,将推动我国天文天体物理研究的发展。新疆大学一国家天文台联合天体物理中心依托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南山观测基地和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平台,将联合培养高层次天文研究人才,开展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破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学和博物系、气象气候与地理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