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我国地热能利用目前主要以直接利用为主,间接利用处于研究阶段,但是相应的环境问题是地热能利用研究需要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针对环境问题及我国目前发展状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新型可再生利用能源,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勘查,查明许昌区域内浅层地热能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地源热泵适宜区,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热能潜力巨大,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显著贡献。本文提出中国地热能技术发展途径是“四化”,即多元化、规模化、精细化、绿色化;地热能产业发展道路是“三步走”,即近期——中低温利用与高温水热发电、中期——中低温水热发电、远期——干热发电与利用。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产、学、研、用相结合是实现地热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目标之关键。  相似文献   

4.
地热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世纪的新能源—地热资源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地热能的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太阳能-地热能联合供能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就系统在示范工程上的冬季、夏季运行模式、土壤源温度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冬季、夏季运行工况进行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严寒地区进行太阳能-地热能联合供能在满足室内环境要求情况下不仅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大降低能耗,并且用数据说明了该能克服土壤源温度不平衡的问题,可为严寒地区太阳能-地热能的联合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及京津地区油田地热能利用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学者对地热能发电潜力关注不够的问题,选取华北油田某采油区块进行地热发电可行性研究,从地质条件上分析其地热能资源的潜力,从技术上探讨其使用螺杆膨胀发电机组发电的原理,从经济上计算其经济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方案中的合理装机数量为2台发电机,当年增加的收益即能覆盖前期的所有成本,10 a期地热利用总收入为3.892亿元,因此本项目的可行性充分;渤海湾盆地各油田目前共有上万口特高含水率(含水率大于95%)油井在采油,照此利用地热能,地热发电将成为各油田极具发展前途的新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7.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在“双碳”目标政策背景下,开发地热能在调整能源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现实及战略意义。地热资源勘查是地热能开发利用深度与广度的前提和基础。在论述中国浅层地热能型、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分布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常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单一勘查技术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今后应从地热勘查技术综合应用、新勘查技术开发和高精度探测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从而提升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程度和精度,以期对中国未来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地热能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能是一种洁;争的新能源,福建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点计203处,居全国第五位,以温度计最高121.5℃居全国第四位。已探明水热型地热资源量61522940m^3/年,约相当于35.16万吨/年标准煤,从福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我省东南部蕴藏有大干150℃的高温地热资源,具备地压地热、干热岩地热开发潜在条件;若通过热泵技术加大开发低温地热资源后,我省现已探明地热资源仅占地热总蕴藏量的一小部分,地热能必将成为福建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之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高潮期,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温泉旅游、水产养殖,医疗保健,农业利用、体育训练、地震观测等方面。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原则是:统一规划,科学开发,加强管理,综合利用,集中供热,多能互补,保护环境,讲求效益。建议加强地热资源勘探评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出台具体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做到政策扶持、资源保障,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以加快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9.
<正>在你脚下6000多千米的地方,是地球的核心,温度有6000多度,别说烧开一锅水,连锅都能熔化。这种巨量热能叫作地热能,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比如铀)的衰变产生的。这些元素也被用来制造原子弹。地热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让地下的岩石发烫,乃至化成岩浆,喷出地面变成火山爆发。也是地热能推动板块漂移,让喜马拉雅山从海底升起。最后,它还把地下水煮开变成温泉。要是能利用这些热量,南极部能种香蕉了。  相似文献   

10.
田万生 《甘肃科技》2011,27(16):1-5,51
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内陆,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及工业重镇.区内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制约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着重对区内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效益进行论述,并初步分析了制约兰州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1.
对洛阳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概述了该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根据洛阳盆地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阶段性成果,对区内水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两种方式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洛阳盆地有丰富的浅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经济节能的沼气池加温热源,分析常规沼气池加温方式,提出一种利用矿山开采时出现的地热能作为沼气池加温热源的方法,自行设计地热能沼气池加温试验系统,以矿井地热水作为热源,对沼气池内料液进行加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温后沼气池料液温度可维持在中温发酵温度,产气量有明显提升,与其他加温方式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镇江市节能减排及浅层地热能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镇江市基础地质条件和岩土体热物性特征,结合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开发利用进行适宜性分区.研究区总面积752.4 km~2,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区面积422.55 km~2,主要分布在江心洲、世业洲、高桥、大港及丹徒新区等地区;较适宜区面积116.09 km~2,主要分布在市区、谏壁等地区,两者占全区面积的71.59%.研究成果可为镇江市及其他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分析了太阳能和地热能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结合太阳能和地热能各自的缺点提出了其与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结合的供暖方式。讨论了该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寻找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人类现阶段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作为新能源大家族中的一员,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是地热资源大国,大力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奥运场馆及相关建设将把目光转移到提高奥运的科技含量上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将广泛应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和太阳能光热技术以及地热能;利用先进空气的处理技术;绿色照明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7.
结合浅层地热能、太阳能、深层地热能等几种新能源形式,提出几种解决小城镇建设项目项目中的供冷、供热能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理念的办公建筑节能还必须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利用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和高效利用能源的空调系统,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办公建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新型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热能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全球地热能的储量与资源潜量十分巨大.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但是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因此开发难度很大。由于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储存的地热能量为736亿千焦耳,相当于标准煤25004L吨。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折合每年32847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年利用地热能为100亿千瓦时,并且地热开发利用量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疗养与旅游和以华北平原为代表的种植和养殖的开发利用格局。、但是,我国地热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还很小,因此.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和步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张继武 《甘肃科技》2014,(6):37-39,19
场地浅层地热能开发设计应在确定该场地是否存在浅层地热能资源、是否具有开发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勘查评价,提出适宜的、合理的开发利用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