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推进,以及"节水优先"战略的落实,面对紧缺的水资源问题,开发利用海水、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已成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对比地表和地下传统水资源,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且问题关键在于水质。本文针对四类非传统水资源从处理工艺入手,采用可视化技术和流程管理方式,把非传统水资源的收集、处理、利用等过程流程化描述,使过程中的节点、工艺以及关键技术能够清楚展示。在过程中分阶段对水量和水质进行控制,并计算可利用量。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状况,开展了检验和应用案例分析,建立了基于平台、组件、知识图及可视化工具的非传统水资源过程化管理及可利用量计算系统,进一步为区域水资源配置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雨水集蓄利用的定义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规范》中,对雨水集蓄利用作了如下定义:"雨水集蓄利用是指采取工程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从定义中可看出:●雨水集蓄利用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形式。地球上一切形式的水资源都源自雨水,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所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对雨水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同市水资源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充分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是解决大同市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危机的缓解依赖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水工业,建立系统完备的水工业体系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现。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1.城市水资源的概念 一般说来,城市水资源可定义为“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海水和可再生利用水。 按水的类型,可分为雨水资源、土壤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海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资源等6类。 按水的地域特征,可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危机的缓解依赖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水工业,建立系统完备的水工业体系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现。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1.城市水资源的概念 一般说来,城市水资源可定义为“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海水和可再生利用水。 按水的类型,可分为雨水资源、土壤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海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资源等6类。 按水的地域特征,可分为当地水资源和外来引水资源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寇宝峰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21-22,26
秦安县属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化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秦安县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为基础,以广泛调查研究为依据,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效益,为今后继续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中地区水资源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水资源潜力的概念、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途径,指出水资源潜力开发较之单纯开源优势明显,是当前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关中地区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主要应立足于节流潜力,其中雨水资源化、污水回用、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改造等措施是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杨晓明 《甘肃科技》2008,24(7):94-96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是全球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应大力提倡开源节流,节约用水;同时研究和探索中水回用、雨水、海水、空中水的利用技术,以确保长期水供应的可持续性。为此必须加强环境教育,使全民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珍惜爱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林  李莹  毛国柱 《天津科技》2009,36(2):21-23
对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规划,分析了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着重强调了应合理利用非常规水源(再生水、雨水、海水),实现供水多元化,为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雨水是天然的淡水资源,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可以减轻洪涝灾害,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扬州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中,在老旧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建城区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并且采用下凹式绿地、下沉式广场、渗透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渗渠等措施加强雨水收集利用。文章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的雨水利用技术,对国内雨水资源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扬州市雨水利用的挑战与前景,提出了扬州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雨水资源的利用及其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常规水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内外雨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通过在某单位大厦所建立的雨水利用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降雨量与集雨量,及降雨强度与集雨量的关系,并按有关标准对降雨过程进行了采集、处理和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集雨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且在降雨量大于20 mm,或平均降雨强度大于0.04 mm/min的情况下,该系统才有收水的可能.雨水经处理后的水质优于有关国家设计标准,完全可用于城市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12.
将水权理论引入雨水利用的政府管理中,分析研究在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水权是指能区别于其他水源的由集雨设施收集的分散型降雨的雨水水权;在雨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不仅具有立法、执法和行政司法的传统职能,同时还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职能;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集雨设施的管理、雨水水权转让管理、雨水水权交易价格管理来实现.在雨水水权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雨水利用水权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雨水资源的有序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将水权理论引入雨水利用的政府管理中,分析研究在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水权是指能区别于其他水源的由集雨设施收集的分散型降雨的雨水水权;在雨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不仅具有立法、执法和行政司法的传统职能,同时还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职能;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集雨设施的管理、雨水水权转让管理、雨水水权交易价格管理来实现.在雨水水权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雨水利用水权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雨水资源的有序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城市小流域雨水资源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化进程水循环受阻和水资源短缺现状,以锦州为背景,选取城市小流域的雨水资源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雨水资源积蓄利用测算分析,探讨雨水渗透技术方法,并且设计了雨水资源积蓄和渗透综合利用流程.研究表明,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为大流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雨水资源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城市水利学的理论和观点,本着使城市雨水资源化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先进科学的目的,探讨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方式和过程,提出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原则,归纳了城市雨水资源化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城市化和城市雨水资源化与城市水文的关系、城市防洪与雨水资源化的关系、城市雨水资源化规划模型等问题.其结果为城市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城市雨洪和减少雨洪灾害损失提供了研究的思路、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3种水源灌溉土壤并进行实验研究,对测定结果做模糊聚类分析,从而为我国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水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肥力,而雨水相应的使土壤肥力大幅度降低.自来水与再生水大部分指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弱,而雨水则正好相反.关于再生水和雨水的回收利用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某小学雨水利用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某小学为例,进行了雨水利用和水景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校园内汇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冲洗、绿化和水景用水;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输送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水景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保德县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阐述了非传统水源的开发潜力,提出了若干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太原市目前的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介绍了中水回用、雨水综合利用等节水工程,探讨了在缺水城市中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雨水资源是总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其派生资源.雨水资源利用是水资源的直接利用,是减少蒸发和渗漏等水量损失的有效利用.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是湿润气候区内的特殊干旱缺水区,该区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过程有别于非喀斯特区,水资源利用开采应按其水循环规律和水资源过程,采用不同利用模式及其系统组合,提高雨水资源直接利用率,缓解干旱缺水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