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活性污泥模型2D号(ASM2D)建立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计算模型,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对模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模型对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硝氮和总磷的模拟值与测量值基本一致.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甲醇投加量和回流比对出水总氮和硝氮的影响,结果发现表明,当甲醇的投加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可...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更加贴近实际的环境下研究D2D用户的工作模式选择,提出一种新的异构小蜂窝网络中的D2D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D2D链路的传输功率和信道开销,给出了D2D链路的传输代价函数表达式,以D2D链路传输代价为标准并使用联合决策算法对D2D链路的模式选择进行控制,使得系统D2D链路的传输总代价达到最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系统传输功耗。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联网中节点高速移动性特点,以及信息传递低时延与可靠性高的需求,多网络融合已成为部署车联网架构的必然趋势。由于车联网的信息传递往往只需在一定范围内的车辆之间发生,将D2D技术的通信模式引入车联网中进行消息传输,在车辆的覆盖范围内联合完全自组网与混合车联网两种通信模式,提出了一种中断模式的信息传输机制,只有当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改变时才向其他车辆发送,其他时间只需一定时间间隔向其他车辆发送一个确认信息,以此来判断车辆是否仍处于保护圈内或链路是否通畅。仿真数据显示:该中断传输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互传信息的车辆数目,节省了信令开销从而避免网络堵塞,也提高了覆盖圈内所有节点的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4.
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直通技术通过复用蜂窝系统的频谱资源来提升频谱利用率,已经成为5G候选技术之一.然而,资源复用带来了干扰管理和通信模式选择等难题.为此,文中结合干扰管理研究D2D通信模式选择问题,与现有研究仅考虑D2D链路对蜂窝链路的干扰管理不同,文中同时考虑蜂窝用户和D2D链路的干...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以电力线路及终端电力设备为基础,并与大量传感设备、信号发送及接收设备构成的信息交互系统相连接而构成。当前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接入的密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交互系统无法保证电力设备的时延对称性。随着第五代(5th Generation, 5G)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将5G通信网应用于智能电网成为可能。文中针对电力设备间的时延差最小化问题,利用5G通信网中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技术和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 to Device, D2D)技术,提出了基于时延对称优化的计算任务比例和功率联合分配方案,将复杂的原始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分别求解,对终端电力设备的发送功率以及任务分配比例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分析证明,文中所提方案有效降低了信息交互系统的时延差,提升了信息交互系统的时延对称性。同时,相较于其他方案,所提方案具有更好的时延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基于模型的六箱一体化工艺的优化控制.针对六箱一体化工艺周期运行的特点,提出了两种阶段时间控制策略:Fix_time策略和NO3_control策略,前者的阶段时间是固定的,后者的阶段时间是通过在线检测缺氧池中SNO3及其变化速率自动进行控制的,Fix_time策略包含7个待优化参数,NO3_control策略包含6个待优化参数.在同时考虑出水水质和运行能耗两个目标的前提下,对两种策略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分析.结果显示:NO3_control策略相比于Fix_time策略更具适应性,在不同的进水条件下依然能够满足缺氧反硝化的时间要求,因此出水水质更好,同时运行能耗也较低.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六箱一体化工艺设计的NO3_control策略能够进一步提升六箱一体化工艺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_2EHDTPA)在硫酸体系中萃取锌的性能。测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探讨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通过EHMO法计算了D_2EHDTPA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与锌形成的萃合物,以实验及计算数据说明了具有不同键合原子的烷基磷酸萃取剂对锌的萃取能力,得到了与HSAB(硬软酸碱)原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KP=L2D2S2分解的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频增益矩阵Kp=L2D2S2的分解,通过重新定义新的规范化信号,对多变量的MRAC方案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误差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矩阵分解的多变量自适应控制,提出了具有噪声与未建模动态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问题.在高频增益矩阵分解的基础上,得到等价自适应控制律,通过重新定义虚拟规范化信号,对多变量的MRAC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考虑天然水流模式的多目标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考虑水流条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水流模式作为河流生态要求的重要目标进行量化。根据水流模式与常规水库兴利要求对水流的不同利用方式,从天然水流模式和水库的配水方式2个方面设立目标函数,建立兼顾水库兴利要求和河流生态环境要求的多目标水库调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丹江口水库中,采用非劣解分类遗传算法(NSGA-II)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对河流水流模式进行仿天然性优化后,可以有效改善水文模式中变化较大的指标,使其值尽量贴近天然流量的变化范围,进而降低河流生态环境所受水库调蓄作用的负面影响。优化结果对水库兴利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大,偏好于生态环境目标的调度方式更有利于南水北调实施调水。  相似文献   

11.
A_mO_n一体化工艺的脱氮除磷功能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的原理设计出一体化脱氮除磷工艺.通过小试试验运行反应器并利用活性污泥2D模型对其进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Cr,NH3-N,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40%,93.15%,73.35%和33.20%.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工艺数学模型较好地模拟出了该反应器的功能,模型通过对反应器内厌氧、缺氧、好氧区的灵活组合可以实现对反应器的优化设计.该工艺占地面积小,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优化后能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使用适合的优化算法,并依靠计算机的不断模拟执行,企事业过程模型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简要介绍了最优化方法和常用的优化算法,着重阐述了企事业过程模型的参数优化问题中所采用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流程仿真模型的复杂化工过程优化,往往需要较长的优化时间,效率低下,因此提出了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Kriging建模法构造流程仿真模型的代理模型,建立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多目标优化策略。将该策略应用于PX氧化反应过程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Kriging代理模型的3个目标的输出精度都控制在1%以内,建模精度高。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此Kriging代理模型进行优化,不但能收敛到全局最优解,而且与PX流程仿真模型优化相比,优化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优化效率。因此,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Kriging代理模型可以代替PX流程仿真模型来进行优化,并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和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胜男  杨建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8):1605-16071612
给出了柴油机工作过程理论建模和工作参数优化的方法,基于BOOST软件,建立了6110ZL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计算模型,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功率提高了4.7%,燃油消耗率节省了2.7%。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设计,研究了三维装配工艺模型的数字化建模方法. 根据装配工艺设计过程的特点,将三维装配工艺设计过程分为粗装配工艺设计阶段和精装配工艺设计阶段. 针对不同的工艺设计阶段,为三维装配工艺模型提出了3种阶段工艺模型,分别为拆卸工艺模型、粗装配工艺模型及精装配工艺模型,建立了不同阶段模型及辅助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和模型信息间的映射机制,详细阐述了3种阶段工艺模型的建模过程. 基于上述建模方法,开发了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工艺设计系统,以一个发动机模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二维视景构建低成本空管塔台模拟系统的解决方案,重点研究了该模拟系统的视景建模方法和管制模型的建立,并设计了系统实现的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地研究食品安全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加工、销售和食用四个环节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诱因,简化比较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比较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定量给出各因素的权重,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模型,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ADEPT模型具有分布式对称控制结构, 可以对控制流、数据流建模. 但由于ADEPT模型未被形式化描述, 所以无法判断过程模型及其实例的正确性.对ADEPT模型进行了形式化定义, 并结合实例状态机给出了过程实例的形式化描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验证过程模型正确性及过程实例一致性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