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组合材料渗透反应墙对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地下水, 开发出适合处理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新型组合渗透反应墙材料。研究了新型组合材料作为渗透反应墙体的使用安全性;拟反应槽对渗透反应墙处理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效果进行 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组合材料的使用是安全的, 经组合材料处理的废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最佳模拟柱条件为铁碳 比5 ∶1, pH 值 4 ~5, 铁屑粒径 0. 1 ~2. 0 mm, 反应时间60 min, 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 94. 2% 。渗透反应墙在最佳条件下对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93. 26% 。  相似文献   

2.
以粉状赤泥为原料制备赤泥基颗粒,施加于模拟铅污土中对铅进行原位化学修复。在修复培养期间分别于第5,15,30,60,90天取土样,通过连续提取不同形态铅并测定其含量。对比空白试验,分析不同形态铅含量的变化以确定修复效果,并对修复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赤泥原料粉相比,赤泥颗粒逐渐释放的游离OH-对土壤pH的影响减小。赤泥颗粒施用量控制在5%,保持22.10%~26.64%土壤含水率,对铅的修复效果好,离子交换态和生物有效态铅含量显著降低,最大降幅分别达94.50%和45.95%,而残渣态铅增幅为48.46%。  相似文献   

3.
电动-可渗透反应墙(EK-PRB)技术是电动修复技术与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组合,可应用于铬(VI)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在PRB中设置一组通过变阻器相连的铁质被动电极,电动修复的外电场在被动电极中诱导出电势差,使得一个被动电极被氧化释放出Fe2+离子,另一个电解水产生OH-离子;Fe2+离子将电迁移进入PRB的Cr(VI)离子还原成Cr3+离子,而OH-离子与Cr3+离子反应生成Cr(OH)3沉淀将铬固定在PRB中;实验还通过改变两个被动电极之间的电阻,利用聚焦现象研究EK-Fe2+-PRB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EK-Fe2+-PRB技术可原位产生Fe2+离子将Cr(VI)有效地还原和拦截在PRB中,且PRB中的沉淀物不能阻止Fe2+离子的释放和迁移;电压梯度阱效应引起的聚焦现象虽然可有效地将Cr(VI)富集和暂时拦截至PRB中,但其单独作用无法实现对Cr(VI)的持久拦截。  相似文献   

4.
在铬(Cr)、镍(Ni)复合污染小型地块种植狼尾草,分别测定修复前后不同污染程度地块土壤中Cr、Ni的含量,以及修复后狼尾草的生长量和体内重金属含量,探究狼尾草对Cr、Ni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r、Ni复合污染会显著抑制狼尾草的生长,Cr浓度较高的2号小区(596.00 mg/kg)其生物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天然物质合成的生物调理剂对贵溪冶炼厂北墙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调理剂,土壤重金属Cu、Cd、Pb被固定,生物毒性降低,其中Cd的固定效果最好,其次是Cu和Pb。生物调理剂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同时,作物的生理指标也有效的指示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种可变换阵列式电极的电动-可渗透反应墙(EK-PRB)装置,以沸石+粉煤灰组合为PRB材料,研究了电压梯度和土壤含水率在EK-PRB修复Pb(Ⅱ)污染土壤的过程中对于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过程中,修复周期定为5 d,设置了不同的电压梯度(1.5,2.0,2.5 V/cm)和含水率(25%,30%,35%),进行了9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电压梯度、增大含水率对于Pb(Ⅱ)去除效果均具有增强作用,由此得出了以沸石+粉煤灰作为PRB材料时,EK-PRB修复Pb(Ⅱ)污染土壤的含水率和电压梯度最佳组合,即在电压梯度和含水率分别为2.5 V/cm和35%时,Pb(Ⅱ)的修复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0.7%。证明了沸石和粉煤灰作为组合材料时,EK-PRB联合修复技术在处理Pb(Ⅱ)污染高岭土时的可行性,可以为EK-PRB在PRB材料的改性和创新上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属于转化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重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骨缺损修复中,BMP-2是参与体内骨修复至关重要的促进因子。一方面,由于BMP-2在体内的稳定性不强;另一方面,如果无载体保护,其在移植处的释放扩散形式呈爆炸式。而骨生长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控的缓释载体。介绍了目前已应用的4种BMP-2控制释放载体,包括水凝胶和微囊、层层自组装(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LbL)、表面微处理的钛金属以及静电纺丝纤维。  相似文献   

8.
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原理,对西安南郊和蓝田不同成因土层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探讨了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料表明,关中地区夏季土壤(厚土层)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负相关,CO2释放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滞后4~6h;而薄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正相关,CO2释放量不存在"滞后性",且释放量明显小于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天气密切相关,温度高、天气晴朗时释放量大,反之则小;厚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小于夜间,白天约占1/3,夜间约占2/3;薄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大于夜间,白天约占2/3,夜间约占1/3.薄层土CO2观测揭示了CO2释放量和变化规律都与土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表层淋洗-深层固化技术对重庆市菜地土壤与蔬菜镉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酒石酸淋洗-硫化钠固化组合对蔬菜降Cd率为48.50%,对表层土壤中Cd的削减率为31.69%,对深层土壤中Cd的固化率为20.16%.而EDTA淋洗降低了蔬菜产量,不宜推荐.本技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同时,降低了蔬菜中的重金属质量分数,既能保证蔬菜的安全性,又能够尽量减少菜农经济损失,是一种适合于轻中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孔雀草修复重金属-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鲜有利用花卉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应用盆栽实验的方法,利用花卉植物孔雀草修复重金属镉(Cd)-多氯联苯(PCBs)复合污染土壤,考察孔雀草对复合污染的耐受性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显示,相对空白对照组,当PCBs初始浓度为100 μg kg-1时,植物量最高可提高27.76%,植物体地上部分对Cd的吸收量超过100 mg kg-1,其植物体内对Cd的吸收有显著性提高,PCBs的降解率也提升了42.72%。孔雀草在复合污染土壤中显示出极强的耐受性和修复潜能。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孔雀草 污染土壤 镉 多氯联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市河段水源水进行了大量的混凝搅拌试验,证实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以将地表水中的锰在混凝沉淀阶段很有效地去除,从而可以避免滤池除锰造成滤料发黑和滤头堵塞.同时,试验对高锰酸钾投加量、pH值、预氧化时间、混凝剂投加量、源水锰含量、源水有机物浓度对除锰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市河段水源水除锰效果最佳时的高锰酸钾投加量、预氧化时间、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12.
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中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草酸钠为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的反应原理,标定操作及温度、酸度、滴定速度等滴定条件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白藜芦醇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甲醛对此体系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测定白藜芦醇的新体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浓度在0.005~1.000μg/m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1.0 ng/mL.对浓度为0.1μg/mL的白藜芦醇连续进样11次,其RSD=0.76%.将本方法用于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并做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81%~116%.同时,在基于化学发光和紫外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钾灭活铜绿微囊藻及胞内毒素释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锰酸钾对微囊藻毒素MC-LR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MC-LR氧化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铜绿微囊藻细胞外代谢有机物(EOM)和细胞内代谢有机物(IOM)背景下,MC-LR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368.3(mol·L-1)-1·s-1和400.2(mol·L-1)-1·s-1.同时,采用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进行预氧化试验,研究不同氧化剂投加量、氧化时间对铜绿微囊藻活性、藻毒素MC-LR的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藻活性、细胞内MC-LR的释放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氧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氧化剂暴露剂量临界点,细胞灭活临界点及毒素释放临界点.细胞灭活临界点之前氧化剂主要与EOM和藻细胞细胞壁上的分泌物反应,藻活性缓慢降低,细胞灭活临界点之后,氧化剂直接与细胞壁反应,导致藻细胞迅速丧失活性,同时藻活性下降速率常数由0.49~2.35(mol·L-1)-1·s-1突变至5.00~19.38(mol·L-1)-1·s-1.毒素释放临界点之前藻细胞基本保持完整,MC-LR释放不明显,毒素释放临界点处藻细胞发生明显破裂和溶解,细胞内MC-LR大量释放,同时,MC-LR释放速率常数在临界点前后由0.55~1.45(mol·L-1)-1·s-1突变至0.96~14.45(mol·L-1)-1·s-1.3维荧光光谱(EEM)分析发现,当高锰酸钾暴露剂量达到细胞灭活临界点时,EOM中类腐殖质峰开始出现,暴露剂量达到毒素释放临界点时,类腐殖质峰显著增加,与藻细胞活性及胞内MC-LR释放规律类似.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锰酸钾作引发剂,引发芋艿淀粉与丙烯酸胺接枝反应.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用量,硫酸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接枝物的絮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高铁酸钾处理钨湿法冶金萃取废水,研究了pH值、高铁酸钾用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初始pH值为5~6或9~10,高铁酸钾与有机物质量比为2∶1,温度为40℃,反应为20min时,去除率达87.3%.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覆土法对三峡大学文思湖底泥中污染物缓释的可行性.通过监测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浓度水平监控底泥中污染物释放过程,发现底泥覆土之后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与覆土材料自身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氮源、磷源和有机质浓度水平相当.结果表明,覆土可以明显抑制底泥中污染物向上覆水体的释放,因此通过覆土以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可行.  相似文献   

18.
对测定土壤速效钾的乙酸铵火焰光度法与M3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3方法测定土壤速效钾,较常规乙酸铵火焰光度法快速、方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和再现性均好,适合大批量的样品分析,且常规方法与M3方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的结果能很好地吻合,有极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