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康军 《科技咨询导报》2013,(21):125-126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过程,进而实现污泥减量化和无害化.好氧堆肥过程受环境温度、物料组成以及通风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实时在线监测和反馈控制有利于提高好氧堆肥效率.好氧堆肥技术具有投资低、设备运行稳定、能耗和运行成本较低、产品用途灵活等优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堆肥能耗和减少调理剂添加量以提高堆肥效率和降低堆肥成本.  相似文献   

2.
结合目前国内餐厨废弃物好氧堆肥工艺处理现状,设计一种好氧堆肥处理工艺路线和一整套适用于国内设备化堆肥的成套装置,力争使好氧堆肥工艺路线流程化.流程做到设备化,设备达到自动化,从物料收集,烘干脱水,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及造粒包装一系列过程,使好氧堆肥过程做到可控,生产出有机肥满足相关指标要求.解决餐厨废弃物固相物堆肥的环保...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和16s rDNA为基础的PCR-DGGE技术研究好氧堆肥微生物群落的演变过程.平板计数表明好氧堆肥过程中细菌数量呈现"升高一降低一降低"变化趋势,DGGE图谱表明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优势种群,少数优势种群存在于整个堆肥过程.PCR-DGGE技术为堆肥微生物群落研究提供新的分子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市政污泥产量及无害化处置量均呈增加趋势,污泥堆肥技术成为研究与关注的热点,但传统堆肥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提高市政污泥堆肥腐殖化程度并减少氮素损失,通过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了添加生物炭对市政污泥堆肥腐殖质组分及氨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 d堆肥中,对照组(C1)、添加5%生物炭组(C2)、添加10%生物炭组(C3)3种处理均达到腐熟标准。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添加延长了堆体高温时间1~4 d,提高了堆体pH和电导率,对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富里酸分解更彻底;堆肥结束时,C2堆体腐殖化指数、胡敏酸占有率和胡富比均高于C1,腐殖化效果最好。氨气释放主要在高温期,累计释放量:C1(178.43 g/m2)>C3(151.28 g/m2)>C2(134.97 g/m2),堆肥结束C1、C2和C3总氮含量分别为11.67 g/kg、13.48 g/kg和13.03 g/kg,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氮素保留。可见,生物炭在提高堆肥腐殖质稳定和减少氨气排放中具有良好效果,且5%添加量优于10%。  相似文献   

5.
垃圾焚烧和堆肥技术对应的教学内容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该实验存在成本高、难度大、风险大、周期长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开放设计半实物仿真固废实验系统包括好氧堆肥与垃圾焚烧系统,该系统利用动态数学模型实时模拟真实实验现象和过程,通过仿真实验装置交互式操作,产生和实际一致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该系统包括好氧堆肥与焚烧装置、用于对好氧堆肥与焚烧装置行控制的控制单元、用于显示好氧堆肥及焚烧过程所监测到的数据以及通过控制系统对好氧堆肥与焚烧装置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设置的触摸屏;安装有进行虚拟仿真好氧堆肥与焚烧过程软件的客户端。该客户端通过通信通道和好氧堆肥与焚烧系统实现交互,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污泥堆肥化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调理剂的配比量、通风量、腐熟程度等对堆肥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针对整个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调理剂的配比对堆肥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3种不同C/N对污泥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将脱水污泥与锯末的混合物进行堆肥处理,并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 H、以及碳、氮、磷的含量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好氧堆肥的腐熟度问题,了解堆肥工艺参数及变化规律,最终试验的研究结果将为资源化利用村镇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提供技术和理论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是较为成熟的堆肥技术,在堆肥成效上各有优劣.文章在涪陵城区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的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作了比较实验,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参数以资后续研究参考依据.同时,探索了好氧厌氧交替堆肥实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二步法好氧静态堆肥发酵工艺,其采用简易的恒温仓式反应器,好氧堆肥的前期通气量较少,中、后期通气量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一步好氧堆肥的腐熟菌剂LA502的最适生长温度是55℃,二步好氧堆肥的腐熟菌剂L501的最适生长温度是60℃;试验中的两次堆肥温度充分覆盖了多种高温腐熟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并可根据底物腐熟过程的全碳...  相似文献   

9.
污泥二步法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二步法好氧静态堆肥发酵工艺,其采用简易的恒温仓式反应器,好氧堆肥的前期通气量较少,中、后期通气量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一步好氧堆肥的腐熟菌剂LA502的最适生长温度是55℃,二步好氧堆肥的腐熟菌剂L501的最适生长温度是60℃;试验中的两次堆肥温度充分覆盖了多种高温腐熟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并可根据底物腐熟过程的全碳变化、温度变化、种子发芽率指数实时调整通气量.  相似文献   

10.
对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废物进行好氧和厌氧堆肥实验,以了解不同堆肥方法的降解条件和降解率,并对比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好氧共堆肥时总有机物和各生物质降解率都高于厌氧堆肥的降解率,同时蔬菜废物共堆肥时的降解率比单一蔬菜好氧降解时低,但降解效果明显高于与水果共堆肥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机理,促进好氧堆肥技术在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餐厨垃圾堆体温度、pH值、可溶性碳氮比、含水率和有机质等好氧堆肥过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制过程中,餐厨垃圾堆体温度先升后降,升温阶段较短,高温期维持了6 d,基本可以满足灭菌要求;堆体pH值产生一定波动,但总体仍保持在4.5~8.0;堆肥初期,堆体碳氮比相对较高,随着生物反应的加快,碳源消耗较快,碳氮比开始正常下降.另外,堆体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和控制对于堆肥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餐厨废弃物产生量巨大,好氧堆肥是其肥料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但传统好氧堆肥往往存在辅料供应不足、臭气排放量大等问题,为了减少辅料添加、保障堆肥进程、降低臭气排放,探究了不同比例(0%、25%、50%、75%、100%,分别记为CK、R25、R50、R75、R100)餐厨垃圾堆肥熟料(回料)替代辅料锯末对餐厨废弃物堆肥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好氧堆肥过程理化性质、腐熟程度、臭气排放和细菌群落动态变化来评估熟料回用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超过50%的回料替代,可促进堆肥升温、含水率下降、pH上升、发芽指数(GI)提高,但增加了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排放,有助于细菌多样性的提升,其中回料替代50%辅料的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R50处理堆肥产品含水率为42.17%、pH为7.49、GI为88.30%、NH3和H2S累计排放量分别为0.57 g/kg和0.28 g/kg,与对照堆肥相比,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  相似文献   

13.
好氧堆肥和蚯蚓堆肥相结合处理有机废弃物能够获得更好的堆肥产品。不同好氧堆肥阶段堆肥产品质量和性质差别很大,这必然将影响蚯蚓堆肥产品稳定性和质量。对此,将好氧堆肥与蚯蚓堆肥相结合,以能够指示堆肥产品质量和腐熟度的碳氮比(C/N)、胡敏酸比富里酸(HA/FA)和胡敏酸的E4/E6三个指标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对蚯蚓堆肥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并且在此指标体系基础上,得出将好氧堆肥高温期阶段作为蚯蚓堆肥的前期处理可以获得更加稳定和高品质的蚯蚓堆肥产品。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高效好氧堆肥过程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环境温度、初始含水率、通风量和填料量等因素对餐厨垃圾堆肥进程的影响,分别选用3组卧式反应器进行了4因素3水平完全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堆料温度、水溶性COD和pH值等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过程参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通风量、初始含水率和填料量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过程均具有显著影响.环境温度、通风量、含水率和填料量等4因素对堆肥减量化率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含水率>环境温度>填料量>通风量.  相似文献   

15.
污泥好氧堆肥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生态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重庆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反应器内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污泥好氧堆肥过程是微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因子(有机物、温度和pH值)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机物和温度在污泥堆肥过程中是影响微生物类群结构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pH值则显示出非主导性环境因子的特点,堆肥过程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与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初始C/N比对高温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初始C/N比的高温堆肥效果,结果表明:初始C/N比在20~40范围内可成功地进行好氧堆肥,最佳C/N比为30.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高温期,应采取保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好氧堆肥的代谢酶变化和生物毒性物质的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个堆肥试验,监测堆肥温度,测试p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脲酶、纤维素酶、磷酸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等指标,探讨了畜禽场废弃物好氧堆肥的代谢酶变化特征和生物毒性物质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pH值较堆肥前有所提高,进入高温期后明显上升;堆肥初期脲酶、磷酸酶和β-葡糖苷酶的活性均明显上升,在中后期下降并趋于稳定.而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种子发芽指数则随着堆肥进程的推移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后期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好氧堆肥是目前国内外成本低、效益高、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有机废物资源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大量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问题,但堆肥过程中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碳素损失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堆肥过程中含碳有机物含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其与腐殖质形成的关系;总结了影响堆肥过程碳素演化的主要因素;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低碳型堆肥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卢寰 《安徽科技》2006,(9):25-26
本文论述了以植物性生活垃圾为原料,采用连续通风自动控制-静态立式发酵系统,通过酶活力、发酵反应温度、有机物降解度等多种实验途径对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或相近的结果,得出好氧堆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阐述了"多途径实验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堆肥小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反应机理,优化堆肥工艺,用餐厨垃圾和锯末为原料,以质量比为3∶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小规模高温好氧堆肥研究.通过测定堆料中的水溶性C/N、pH值、温度、含水率和总有机碳下降率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试验表明,本装置可使堆肥顺利升温,最高温度达到60.5℃,并且高温期(>50℃)持续6 d,所得堆肥产品的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堆肥环境温度为40℃,初始堆料含水率为5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