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Ln[N(TMS)2]3(μ-C1)Li(THF)3与等摩尔的β-酮亚胺配体反应,合成了中性β-酮亚胺基稀土硅胺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催化丙交酯聚合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两个手性四氮配体,(S,S,S,S)-N,N’-二[2-(对甲苯磺酰胺基)-1,2-二苯基乙基]乙二胺(A)和(S,S,S,S)-N,N’-二[2-(对甲苯磺酰胺基)-1,2-二苯基乙基]丙二胺(B),及其手性镍(Ⅱ)配合物1和2,采用元素分析、1 H NMR、MS和IR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手性配合物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考察了碱量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间位苯基桥联双脒配体1,3-C6H4[NHC(t Bu)=NC6H5]2,其结构经NMR,HRMS表征.利用该配体与三硅胺基稀土配合物[(Me3Si)2N]3RE(μ-Cl)Li(THF)3反应得到苯基桥联双脒基稀土配合物RE2{1,3-C6H4[NCN(t Bu)C6H5]2}3(RE=Er,Yb).配合物经X-单晶衍射,确定其结构为均配型的双核稀土配合物,且脒基均以典型的κ2-N,N’形式与金属中心成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烟酸为原料合成得到了有机配体1-(3-吡啶基)丁烷-1,3-二酮,再同Cd(N03)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一双核镉配合物.采用1H NMR、UV-vis、FrIR等技术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经X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a=15.666(5),b=7.701(2),...  相似文献   

5.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meapma)(amp)Cl][ZnCl4][meapma=N-(2-甲基乙二胺基)-2-呲啶甲胺,amp=2-(胺甲基)吡啶]体系配合物三异构体.能量量子化学计算、元素分析及13C,1H NMR检测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标题体系配合物的三异构体,且其阳离子中可能具有C-H…π结构或C-H…π相...  相似文献   

6.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meamp)(amp)Cl][ZnCl4](meamp=2-[(N-甲基乙基)氨甲基]吡啶,amp=2-(氨甲基)吡啶)体系配合物的一异构体.元素分析及13C NMR,1H NMR检测表明,配合物是标题体系中的一异构体且配合物阳离子中可能具有C—H…π结构或C—H…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PEG-600 为催化剂的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用2-氯苯甲酰氯与硫氰酸铵及胺反应,一锅法制得N-(2-氯苯甲酰基)-N′-[5-(3-吡啶基)-1,3,4-噻二唑-2-基]-硫脲Ⅲ.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IR和MS证实.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镍、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自然挥发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Ni(PBIm)2Cl2H2O]·(C2H5OH)(H2O)1;相同的原料通过水热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Ni(PBIm)Cl2(CH3CH2OH)]22(PBIm=2-(2-吡啶基)苯并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两个配合物都能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对其荧光及热稳定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2比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好且荧光强度高.  相似文献   

9.
经希夫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3),其Na盐与trans-NiClPh(PPh3)2合成了新型中性镍配合物4{[o-(3-Cyclopentenyl)-(5-Me)C6H2--oC(H)=N-2,6-(i-Pr)2C6H2]2CH2}[Ni(Ph3P)(Ph)]2.经Ni(COD)2活化,配合物4的最高活性达12.12×105gPE/(molNi.h),所得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93×104~9.49×104之间.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配合物4可以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1.49×105gPE/(molNi.h),所得聚乙稀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别达到了5.27×104和3.34.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文研究了Fe(CO)_5与all-trans-CDT(Cyclododecantrine)的热反应,分离得到了一种高产率的all-trans-CDT配合物,此配合物通过IR.NMR和MS谱研究确定为[(CDT)Fe(CO)_3],其中1,5,9-all-tran-CDT中有二个非共轭烯键参与了配合,而另一个保持自由烯键.且研究了配合物[(CDT)Fe(CO)_3]与pph_3和Br_2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将苊醌和2-胺基联苯反应,并在硅胶柱分离N,N'-二(2-联苯基)苊二亚胺配体(L),在N2下,NiCl2与L反应,得一种新型苊二亚胺镍配合物NiLCl2,并将其与TiCl4复合负载在SiO2/MgCl2的复合载体上.分别研究了二者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单一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的齐聚具有很高的活性,当[Al]/[Ni]达到60时,催化活性趋于最大;而其与TiCl4复合负载体系在通用烷基铝的助催化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30℃下,TiCl4-NiLCl2(摩尔量比为1:1)/SiO2-MgCl2为复合催化剂时,合成效果最好.此外,还得到温度、助催化剂的种类,[Al]/([Ni] [Al]),[Ni]/[Ti]比例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α-二亚胺配体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2{[(2,4-MePh)2DABAn]NiBr2}/二乙基氯化铝(DEAC)催化体系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各种聚合条件如温度、Al/Ni摩尔比对催化效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  相似文献   

13.
将苊醌和4,4′-亚甲基-二(2,6-二异丙基苯胺)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采用硅胶柱分离得到双核苊-二亚胺配体[H2NC6H2-3,′5-′d i-R-CH2-3,5-d i-R-C6H2-N=C(Nap)-(Nap)C=N-3,5-d i-R-C6H2-CH2-3,′5-′d i-R-C6H2-N=C(Nap)-(Nap)C=N-3,5-d i-R-C6H2-CH2-3,′5-′d i-R-C6H2NH2],Nap为1,8-naphthd iyl;R:CH(CH3)2}(L)。在N2保护下,L与(DME)N iB r2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双核苊二亚胺镍配合物N i2LB r4。通过1H NMR,13C NMR,EA等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以通用烷基铝,而不用昂贵的MAO为助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其对乙烯的聚合具有很高的活性,最高可达1.76×106g.mol-1.h-1,聚合条件如:温度、助催化剂的种类、n(A l)/n(N i)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邻苯二甲醛与取代苯胺的缩合反应,合成新的Schiff碱配体-邻苯二甲醛缩N-吡啶基-3-甲氧基-4-羟基-5-氨基苯甲胺(H2L^ )及其Cu(Ⅱ)、Co(Ⅲ)、Ni(Ⅱ)、Pd(Ⅱ)、Zn(Ⅱ)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1H NMR和^13C NMR谱、质谱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5.
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与苯胺缩合得到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胺配体1a;配体1a的钠盐与TiC l4.2THF反应得到相应的水杨醛亚胺钛配合物1;以色谱-质谱联用(GC/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中间化合物及配合物1;在三异丁基铝助催化下,钛配合物1高效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本体聚合;在反应温度为60℃,BMA/三异丁基铝/钛配合物1(摩尔比为2 000∶20∶1)反应18 h,84.28%BMA转化为粘均分子量为12.80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种单核双吡啶吡咯Cu(Ⅱ)配合物[Cu(PDPH)2] (1),其中配体HPDPH为2,5-二(2′-吡啶基)吡咯.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39.1242(16) ?,b=8.6574(5) ?,c=33.7687(14) ?,β=123.0305(16)°,中心离子Cu2+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等方法,分别研究了单核配合物[Cu(PDPH)2] (1)、双核配合物[Cu2(PDPH)2(NO3)2] (2)和多聚配合物{[Cu2(PDPH)2(N3)2]}n(3)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个Cu(Ⅱ)配合物均以沟面键合方式与CT-DNA结合,其结合强弱顺序为3 > 2 > 1.此外,采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3种Cu(Ⅱ)配合物对超螺旋pBR322 DNA的切割作用.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能将pBR322 DNA切割为开口缺刻型或者线型DNA,表现出良好的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17.
水杨醛分别与2-氨甲基吡啶和4-氨甲基吡啶通过亲核反应,得到2种双席夫碱2-{1,2-二[(E)-2-羟基苯亚甲氨基)]-2-(吡啶基)乙基}苯酚,其还原产物与甲醛发生关环反应,得到2种结构新颖的多酚羟基咪唑啉化合物2-[1,3-二(2-羟基苯甲基)-5-(2-吡啶基)-4-咪唑烷基]苯酚(2a)和2-[1,3-二(2-羟基苯甲基)-5-(4-吡啶基)-4-咪唑烷基]苯酚(2b),用~1H NMR、~(13)C NMR、IR等对2a、2b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2a的晶体结构,2a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46 0(4)nm,b=1.477 1(4)nm,c=1.202 7(5)nm,β=100.490(1)°,V=2.351 1(14)nm~3,Dc=1.281 mg/cm~(-3),Z=4,F(000)=960.439 0,μ=0.08mm~(-1)。  相似文献   

18.
阴离子聚合理论新见解应用于聚异戊二烯结构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在40~70℃下进行异戊二烯(Ip)阴离子聚合的研究。考察了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结构调节剂P-配合物对异戊二烯聚合特点及聚异戊二烯(PI)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GPC、~1H-NMR以及~7Li-NMR对P-配合物、引发剂以及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远高于聚异戊二烯的玻璃化温度时,转化率-时间曲线仅出现加速拐点而不会出现转化率停滞平台。用先前提出的缔合引发剂引发聚合并崩解,以及通过控制离子对之间距离可实现对聚异戊二烯结构进行控制新见解,解释了以往在阴离子聚合中难以解释的问题。当把P-配合物加入到以n-BuLi为引发剂的聚合体系中,由于锂被P-配合物和n-BuLi共享,从而强化了两者之间的结合。而P-配合物较大的空间体积封堵了部分的离子对通道,使得聚异戊二烯中3,4结构链节显著增加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三脚架配体-钴(Ⅱ)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了水解催化4-硝基苯酚醋酸酯(NA)的研究.在pH7.5-9.4范围生成钴(Ⅱ)金属配合物(配体∶钴离子=1∶3),在25℃和不同的pH值条件下(pH7.5-9.4),通过观察4-硝基苯酚的释放速率研究了钴配合物催化4-硝基苯酚醋酸酯的水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钴(Ⅱ)配合物可以作为有效的亲核试剂催化NA酯水解,水解速率v=(koMbsL[ML] kOH[OH-] k0)[NA],二级水解速率常数为0.197 mol-1.dm3.s-1.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N-[4-(2-羟基苯亚甲基亚胺基)苯甲基].单氮杂-12-冠-4锰(Ⅲ)配合物(MnL1/2).研究了MnL1/2Cl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紫外光谱变化,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中性、碱性和室温(25℃)条件下,MnL1/2Cl能够有效地催化水解PNPP.在底物浓度大于配合物浓度10倍以上时,PNPP催化水解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遵循方程kob=kK[S]/(K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